雷晓晨

雷晓晨自我激发——邵明路先生导读-系统学管理

雷晓晨自我激发——邵明路先生导读-系统学管理

雷晓晨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对《管理》修订版第47章,自我激发、七段亲身经历,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这七段经历,提出的是一个知识工作者如何为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负起责任,让自己的知识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力和保持生产力,产生改变他人生命,或者说改变他人生活的影响。

德鲁克的人生七课,我在20年来读了很多遍,每一次都很有感动,每一次也都能够激发我自己去做我的尝试和努力。
今天我想着重分享第二个故事,就是古希腊的雕刻家菲迪亚斯,还有第七个故事,也就是德鲁克深受他的影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这两段儿故事。
在第二个故事里,菲迪亚斯反驳当时雅典市政府。因为他雕像雕的是美轮美奂,惟妙惟肖,但是,雅典市不认为应该给雕像的背面付钱,因为背面是谁都看不见,因为这个雕像的位置太高了。
菲利亚斯反驳的回答是,你错了,众神看得见他。
德鲁克的回应是,哪怕只有神注意得到,我也必须继续努力。
一个追求完美的例子。
当时读了很多很多次,有一个疑惑。
我我很受感动,这是肯定的。
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到最好,我觉得这是对的。
可是,后来我跟别人分享的事儿,有人也提出疑问,而且这也是我自己曾经提出的疑问,就是说既然管理是注意注重绩效,那么如果没有人看得到他,他有绩效吗?
没有绩效肯定没有回报。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不给钱也是对的。
但是如果说没有绩效我还要做,只是因为我们觉得应该做,这个到底是谁对?
是菲利亚斯对呢?还是这个当时的雅典市政府对呢?

后来有人告诉我,因为今天有飞机了,而去雅典观光浏览的人,可以乘坐直升飞机环绕这个神庙,在最高的山顶,也可以看到他的背后,欣赏到当时的艺术,而且让这个当时的这个艺术水平能够产生影响力。
但是这是2000多年后了,这个2000多年后才有的绩效,周期也太长了。
而且也不会在2000多年后,再有人为这个而付给菲迪亚斯他的成本或者价格,他也收不到。
所以这是一个让人深想的事情。
我想了很多很多年,我是在自己的实践当中去想。
在这儿呢,我也想讲一讲德鲁克他也曾经做过一些没有人认可的事。
我举个例子。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录影课程是德鲁克亲自担当,做这个其中的管理顾问的这样一个角色。
而且大家,到今天就在我们中国大陆,这个课程我们引进以后是很受欢迎,而且它的效力经久不衰。
尽管有人投诉说拍的当时的这个工厂的场景那个环境是太过时了,可是大家还是受到了很深刻的启发。
我想讲一下,德鲁克很早很早就拍了,到现在应该已经将近60年。
这个东西并不是卖的很好。
在当时的这个美国,不论是学术界学术界,根本就看不起这点东西。
在企业使用这些录音带当中,也没有引起像后来在中国这么大的影响力。
我就记得20年前,当我购买它的使用权,然后我告诉德鲁克。
那个时候,刚刚开办管理学院,到底用什么教材?没有什么教材。
我们是第二年2001年,引起很大的反响,大家都觉得特别好,我就向德鲁克报告了这个反应。

他回了一封很长的传真信,他说,我真高兴。
这两个课程一个是有效的管理者,一个是经理人与组织。
他说,找到最好的归宿了。
因为他知道中国欢迎这个录影带,而且他也能想象到中国有很大市场。所以他说,我真高兴他们到你手里了,你把它买了,那可是到了最好的地方。
他给我写这个信的时候,是他已经拍了这个录影带40年,那个时候他已经91岁。
这其中的德鲁克得到的版权费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今天他都去世了这么多年了,15年了差不多,这个课程还在卖,我们还在给人用它上课,大家还在受他的感动和影响。
在这件事儿上我看德鲁克跟菲利亚斯是一样的,得不到报酬,甚至有很有可能根本看不到这样的后果绩效,但是这件事儿呢,他做了,而且他用他最好的努力去把它做到最好。德鲁克非常认真。
他的认真,在我们交往的过程中,其实我是经常深受感动。
2000年,我们刚刚开始办德鲁克管理学院前身光华管理研修中心时,我想请德鲁克给我们拍一个很短的视频,就是表示给个鼓励,给我们未来的学员讲几句话。
那天上午,我是十点钟到他家,这个时候摄影师已经在布置场景,打灯光。
德鲁克穿了西装,打着领带,他是很认真的。而且那个稿子虽然不长,他是写下来的,大概五分多钟就读完了。
当时拍了很多遍,而且这中间还改,,他觉得哪里不对就改,改了就重拍。
所以十点钟左右,我去了他们家,已经就差不多开始拍照。
五分多钟的视频拍了了两个钟头。
结束后开始收拾那些家伙走了,德鲁克就站在那儿发愣,好像若有所思。
他突然那就转过来对我说,他说不行,还要重拍,赶快叫他们回来。
那些人都已经开了门了要出去。

我说为什么呀?
我说我真的都觉得很好了,而且我也觉得他很累了。那么一个大师,为我们这事儿亲自来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我是很满意的。
他说不对,我最后一遍,听这个效果有两句话我讲的不连贯,而且其中有一句话我漏了,一定要重拍。
我想他是像威尔第或者菲利亚斯一样是非常认真的人,在每一次做事儿他都是非常认真的。他得凭自己的良知做。
他总是比我们这些客户所期望的,做出更好的质量,他要做得更好。
人看不见,但是神看得见。
有一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他凭借《雨人》获得金球奖终身成就奖,发表获奖感言称,他年轻时凭《毕业生》拿到最佳新人奖。回到酒店打开电视机,还沉浸在获奖那一刻的光荣里面,想重播获奖那个场景。可是无意中出来的不是获奖的那个场景,而是一个记者在访问当时很出名的一个白俄罗斯的钢琴家。
记者问他的问题是,你这么成功,受大家的爱戴,获奖无数,可我想知道,你在一生当中,生命当中,感到最幸福满足的时刻是什么?是你得到某个著名的音乐大奖吗?还是你被什么皇家怎么授予什么东西吗?
这个老人家就说,都不对。
当我坐在钢琴边想做新的曲子,有一个音符,我总是觉得不完美,总是找不准。
当我已经是一筹莫展,非常沮丧,接近放弃,我想糊弄糊弄的时候,无意中触到某一个琴键,发出的那一声,这是一个偶然,但是就是我要的音符。这一刻,就是我生命中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刻。
达斯汀霍夫曼说,从此不论我后来得到多少的人的拥戴,在多少场合上被欢迎,我再也不会去重新回温那些场景,我一心一意想的就是当下我选择的这个令我感动的角色,这个角色,我怎么样能够让看到它的人感动。

所以一个艺术家也好,一个管理者,或者社会生态学家,学者,包括我们作为企业家,我觉得能够回答他,就是什么是绩效,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绩效。
绩效并不总是当时能看到,甚至不是我们在世的时候能看到。
有一些非常有价值,而且这个价值意义深远,它是有历史性的,深远的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他们的效果不是及时出现,可能会是几百年后出现,可能是在你身后出现,甚至可能是2000多年出现,甚至他是隐藏的,他是深藏不露的,并没有多少人可以发现。
某人说的某件事情对我们今天享受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事情没有当时的绩效,不会有回报,不会被人赞美或者得奖。
但是这样的事情是值得我们做的。
所以,当我读到不断的读到菲利亚斯说的,众神看得见。
哪怕只有神注意得到,我也必须继续努力去追求完美。
这个时候我才能够理解。
而且已经变成我的内在的激励。
我去选择那些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努力把它做好,而不管我得来的是批评,是嘲讽,是漠视,轻视,还是当时有人赞美我们。
另一个,在这7段经历里面对我听着感触的,就是熊彼得。
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他放在最后,我觉得这是非常合适的。
特别是第4、5、6段,如果结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可以看到他都是经过反省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如何反思并变成纪律。

问一个人贡献是什么,你的工作是什么,对企业来说你的事业是什么,对个人来说工作职责是什么。
第五六段都回答了这些问题。
如果确定了自己的贡献,就比较容易去界定哪件事儿是重要,而且必须优先去做,要事优先,我能贡献什么?这些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原则,第五第六段故事是很呼应的。
还有用人之长,我相信第六段那两个教会的经验,其实就是把用人之长放在了自己身上。
首先要发现自己的长处是什么。
两个教会的神父和牧师,给德鲁克这一个教训,就是怎样去不断的检讨自己的工作中的表现能发现自己的长处。
当熊皮特已经到了生命最后时刻,他在去世前五天,德鲁克和他的父亲去访问他,结果他回答了一个最重要的就是:
你现在觉得你最重视的是什么?
他回答,以前我的那些追求的东西都不重要了,所以一个人如果不能够改变他人的生活,那么他无论做了什么事情,或者得到了什么都是不足道,那他就什么也没能改变。
这一段话我觉得跟那个刚才菲利亚斯所说的,“你错了,众神看得见”,我觉得是互相呼应和联通。我想这也是儒家他们强调的修齐治平,格致诚正。

诚意,是菲利亚斯的故事,然后特别折射出来;
而这个正心,就是我们在这看熊彼得的故事。
而这两件事互相关联。
他的心,是一个善良的心。
熊彼得所做的,是希望能够对人的生命,对他人的生活带来好的改变,这种善意就是正心;
如果你没有像威尔第或者菲利亚斯的那种追求完美的诚意,这种诚意不是取决于外界对你的褒奖,发自内心,你这个正心是不会产生效果的,产生价值的,尽管不是当时能够被人看见。
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前提是什么?
是格物致理,也是致良知,诚意正心。
而心不正就不能修一个圣者之身,心不正不能修身。
身休不好,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位追求完美的基督教徒,坚持自己的信仰,做正确的事受了很大伤害。
他讲一段话,在他写的一本书里。
那本书别的记不住,但这句话我是牢牢的记住了。
他说:
上帝给我们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就是在不可能达到的完美境界,和可能做到的更好之间。每一个人都有不断努力,不断改善的无限空间。改善,不但是改善我们要做的事,要做的是绩效效果,而且也是要改善我们自己,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事物,也没有完美的社会,或者说世界。但是,有一个最完美的礼物,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有限的生命期间,在我们有限的个人的天赋能力,都有不断努力,不断改善的无限空间。
分享丨邵明路
整理丨DeeVan

本文致力于推送“管理经典”、“管理案例”......
目的:推动和帮助中小企业管理者系统学习管理,成为为高效负责任的管理者。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联系我们丨druckeeyang [顺波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