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灭蚊药为什么这样爱大连?-大连晚报

为什么这样爱大连?-大连晚报


由大连市文明办联手大连晚报社举办的“写大连”活动已经结束,共收到来稿500余篇,大连晚报先后刊登了5期共计56篇征文。
经过网友投票,30件优秀作品已经诞生。由市文明办与大连晚报社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专家评审,从30篇优秀作品中评出10篇一等奖,10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分别给予500元、300元、200元奖励。
请获奖作者于6月20日—29日之间(工作日每天9时—16时)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至大连晚报社一楼读者信息部领取证书及奖金。
联系人:徐记者
电话:84306689
一等奖作品名目
我用大连焖子招待老外
我家的旅游团
陌生的“美丽姑娘”
10元钱给了我一生的温暖与感动
与有轨电车相濡以沫42年
宜居城市大连
4岁小女孩感动了我
小时候的味道
大连的早晨
大连地铁让我自豪

二等奖作品名目
我爱你呀,大连!
大连,我真正融入了你
高龄老人绿化忙
我的诺言实现了
普通老夫妻身上闪着光
远亲不如近邻
恍如隔世
我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哪儿都不如大连
大连地铁开通了!

三等奖作品名目
我爱大连的海
我的城,我的家
百年老街带给我童年欢乐
谢谢你们,陌生的司机
大连的高度
大连,一座不冷的城市
广播结缘,十八年的母子情
乐享“天然气”
为搬迁村庄留个纪念
幸福 自豪

获奖作品展示
我用大连焖子招待老外
@郭义海
表弟在大连的一家外企工作,在他们那个企业里有两位英国技术人员,来了以后都想了解大连百姓生活。有一天他俩冒出一个想法,说是想去大连的家庭串个门。于是表弟给我来电,因为他知道我家人多好客。
那天傍晚,表弟领着他们来了,从见面握手的分量中就感觉到了老外的豪爽。宾主落座,先为他们端上一大盘焖子宋嘉豪,话题也由此切入。这是大连著名的小吃,从原料制作到在大连受宠的历史,我讲的是口若悬河,告诉他们我爱人做焖子是拿手绝技,保证比大饭店的焖子还好吃。没想到他俩也不顾斯文甩开腮帮子狂吃起来,一边说ok,一边频频举杯。一个愉快的夜晚在宾主尽欢的喜悦中度过,俩老外说没想到大连焖子真是好吃,若这东西回国能携带就更好了。他俩边说边笑,这让我们领略到东方色彩的中国味道。

我家的旅游团
@小小莹
2000年,我来大连上学,毕业、工作、结婚……时光荏苒,戴景耀18年匆匆流过。
在这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生活的外地人,可能都有一个幸福的“烦恼”,就是接待。来自家乡的亲朋好友,他们向往大连,想去滨海路漫步,想在傅家庄游泳,想去老虎滩与海洋世界亲密接触。2012年,我迎来了10人旅游团,团长是我堂哥,团员包括妻子、朋友、同事。这是我的“导游”生涯中带过的最大团队,当时我负责定酒店,旅游季的大连真是火呀,酒店是一屋难求。后来,只好分流了几个人来我家住。接待频率最高的一年是2013年,三个团先后来连。
在陪玩的同时,我也走遍了大连的景点,但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感受,每个地方都散发着属于自己的魅力,沙滩上的火热,海底世界的奇幻,发现王国的疯狂,温泉里的舒适……无一不让人向往。
现在的大连日新月异,旅游业快速发展,如今,这样的小幸福还在继续,在享受和家人朋友间快乐出游的同时,我这个“导游”也越干越专业,景点、酒店推荐如数家珍,幸福感不断增加,大连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而这个家还在不断发展,我也伴随着它的脚步走在前行的路上。

陌生的“美丽姑娘”
@刘文臣
大连“最美新娘”曾让我感动,而我也亲自见证了一位大连“最美姑娘”的真实故事。
2013年12月20日晚7点,刚下过小雪,寒风飕飕,我从新秀街刚拐进新日街口,一位留着短辫、着红羽绒服的姑娘挽一位老人趔趔趄趄地走来,额头上的汗蒸腾腾的。她实在累了,把老人扶靠在墙下秘密的校园,见老人的腿立刻颤抖并整个身子慢慢下坠,我赶紧搭一把手。
情景十分危急,幸遇老人的一位相识挂通了电话,他的儿子闻讯赶来,异常感激地说:“谢谢,我的父亲是脑中风复发了……”“要谢,就谢这位姑娘吧,要不是她及时相救,后果真不堪设想啊!”我说。
可我仨刚一转头,那位姑娘已经不见了。在灯光下,隐隐约约,只看见她的一个背影。
霎时,我的心里感慨并且自信:当代的雷锋还在,伟大的雷锋精神在大连的“80后”身上已经生下了根……
打那以后张效铭,我确实忘掉了许多事情,但这位“美丽姑娘”的背影在心里却从没消逝。

10元钱给了我一生的温暖与感动
@王忠鹏
记得那是12岁的夏天,炙热的天气让人喘不过起来。我到城里姑姑家,见远处驶来一辆公交车,我便上了公交车。路程过半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坐错车了,匆忙下了车,想到对面的站点坐车返回上车地点时,才发现身无分文。
这时我看见一位中年妇女,便问去往启新街的方向怎么走?这位中年妇女很热情,又是比划又是告诉,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走去,毕竟人生地不熟,我迷了路。随后,我又碰到一位老人,向他问起了路线,老人说了不少,可我听的却晕乎乎,继续往前走。
走了5分钟,我来到了一个岔路口。正犹豫时,看到一位中年男士,不高,四十岁左右,圆圆的脸上架着一副茶色眼镜,看上去像个知识分子。他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从口袋拿出10元钱让我打车到姑姑家。我一个劲地推脱不要,中年男士干脆把我送上了出租车,把钱给了司机师傅。随着出租车渐渐驶离,那个叔叔的身影也逐渐模糊,但他的一举一动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年过去了,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挣了多少个10元钱了,但那个夏日里10元钱的温暖却让我难以忘却。

与有轨电车相濡以沫42年
@阎正喜
1950年,我18岁,进了大连电车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于是,日复日,年复年,修车造车,一干42年,直到退休。但至今令我难忘的是,曾一度当电车检修工那段往时的记忆。
其实,当电车检修工看似平常,但责任重大,每当夜幕降临,将对数十辆末班入厂电车做检查维修,先是打开轴箱注油,然后换闸铁,测刹车,用敲打的锤声听听某部件是否磨损松动。尽力查出潜在的隐患,哪怕一颗松动螺钉……仔细查,不疏忽,只要确保行车安全,就算苦点累点,我也无怨无悔,甘心情愿。
一晃60多年过去,如今有轨电车在其他城市早以退出历史舞台,唯独大连仍保留两条电车线路在运行。我永不忘记与有轨电车相濡以沫,42年间那难以忘怀的历史情缘。

宜居城市大连
@史向前
2014年,老伴退休了,我们来大连定居。没来大连之前,就听说大连气候宜人,适合居住。至今,已在大连生活三年多了,亲身感受大连,果不其然。
定居大连后,我最直接感受,大连连着山和海,满目蓝天、碧水、绿地、花木。城市和气候条件甚觉宜人,说白了,是养人的地方。2016年8月18日,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发布,大连列88位,中国内地城市8城入围中,排在第六位。
冬天在大连生活,简直是一种享受。大连,冬无严寒,你不用穿戴厚重,减少了臃肿感,使人行走轻松自如。
我在黑龙江生活了55个严冬,那真是冰天雪地,三九严寒,在室外停留时间过长,手脚会冻得发木,似猫爪抓挠感觉。一入冬季,我的手脚冻疮就犯,鼻炎和前列腺炎就发作,痛苦和无奈如影随形。来大连后,手脚冻疮再没复发,各种炎症消失了。身居大连几年,切身感受大连是座宜居城市。
选择大连定居,我们选对了。

4岁小女孩感动了我
@杨喜清
周五从医大二院回来,匆匆赶到8路车站,人们都在排队候车,我自然走到后面排在那里。不一会车来了,人们都有秩序的上车。上了车发现座位已经坐满,奔波一天了,我这70多岁的人只好站在一个角落里。
“那位大爷——”我循声望去,哦,是在叫我。
一位年轻的女性领着一个小女孩摆手示意我过去。我走过去一看,是有一个空位,我意识到是小女孩让给我的。望着只有三四岁稚嫩小姑娘,怎忍心去坐?“让孩子坐吧,”我推让着。孩子妈妈说:“是她要求让给老爷爷的。”我继续推让,孩子妈妈说:“您坐吧苑玉宝,我们几站就到了余晚晚。”望着小女孩欣喜的脸蛋和诚恳的眼神,望着母女俩善良的面孔和周围人赞许的目光,我无语了,抱起小女孩说:“我们一起坐吧,爷爷给你讲故事……”
一路上我想了很多。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为4岁小女孩的道德、礼义之心所感动,但我更敬重给予她这些的妈妈。

小时候的味道
@由维新
难道,是记忆的沉淀吗
难道,是味蕾的奢望吗
哦,小时候的味道
至今仍时时令我魂牵梦想
初春,爷爷的香椿拖鱼
那是酥脆中的一丝清香
盛夏,奶奶的醋拌马齿苋
那是消暑的一抹清凉
深秋,妈妈的罈酱茄子土豆
在绵软中令人味觉绽放
寒冬里,爸爸过年时给我最爱
那是一锅萝卜干炖猪肉血肠
揣着小时候难舍难忘的味道
我终于学业有成,也慢慢长大
天南海北好一番创业闯荡
最终还是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呵,故乡!旅顺北路上的由家村
当年,给了我小时候味道的地方
如今,山乡巨变!乡村采摘旅游
农家乐让小时候的味道四季飘香

大连的早晨
@慧文
清晨,匆匆踏上公交车,突然发现忘带钱包。进退两难之际,一位大爷毫不犹豫地替我投入了一枚硬币,随着铛的一声,奏响了助人为乐的音符。
下一站到了,只见一个姑娘,搀扶一个乡下老大娘送上车门,大声说:“大娘,我只能帮你到这了,一定记住,坐五站就下车”。司机见状喊了一声:放心吧姑娘,到车上就由我负责了。说着把大娘送到座位,叮咛几句,爱心接力开始。
又过了几站,突听后面一阵骚动,原来一位妊娠反应孕妇,吐了旁边壮汉一身。慌乱不堪的小两口忙说对不起,壮汉看着惨不忍睹的新西装,忍着心疼,大度地说:没关系,也不是故意的。然后对着正给他擦衣服的孕妇丈夫,幽默地说:小伙子别擦了,还不都是你惹的祸。然后在乘客善意的笑声中走下车,回家换衣服去了。
人民广场到了,我踏着第一缕阳光,走下车门,站在冬暖花开的草坪上,我突然发现,大连的早晨真的很美。

大连地铁让我自豪
@梁军
2015年的5月我市地铁刚开通的时候,我就对它充满了好奇。总想有机会亲自坐一下,感受它的快节奏和舒适度。我单位到老娘家这段路通地铁,我的地铁首乘便开始了。
那天我顺利通过安检,到候车区等地铁。大约五六分钟,一列地铁风驰电掣般开来,等车的市民都能主动排队黄英映山红,先下后上。上了地铁,一丝凉风徐徐吹过,车厢里不算太拥挤,比坐公交车舒服多了。一路畅通,语音播报器响起“马栏广场到了”,我特意看了一下手表,从上车到目的地将近20分钟左右,这也太快啦!
到了老娘家,她十分诧异:“今天你怎么这么早就到家了?”看着老娘不解的表情,我跟她解释道:今天我是坐地铁来的。于是我把坐地铁的感受向老娘一一道来,比如地铁不压车、车内有空调、车厢宽敞明亮等等。听了我的讲述,老娘也想亲自感受一下坐地铁的乐趣,这点小小的要求我立马答应下来,或许领着老娘坐地铁还会发生不一样的故事吧!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连人出门首选的交通工具便是地铁,地铁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面对外地的亲朋好友我们也可以自豪的说:大连也是有地铁的城市!

我爱你呀,大连!
@乌托邦主
我爱你呀,大连!我一直都在你的怀里,没有走远。不仅仅因为你拥有大海,拥有青山,更因为你还有宽广的胸怀,热情的笑脸。看一看人群熙攘的老虎滩,望一望人流如织的星海湾。
我爱你呀,大连!不仅仅因为你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白云浮动的蓝天,更因为你还有诱人的美味,可口的香甜。尝一尝草莓樱桃,品一品海胆鱼片。
我爱你呀,大连!不仅仅因为你有足球和啤酒,歌唱和表演,更因为你有明珠般的灿烂,西方式的浪漫。赏一赏雄伟的跨海大桥,观一观新颖的广场喷泉。
我爱你呀!大连!即使我远在太平洋的彼岸,即使我处在撒哈拉的边缘。我是风筝,你就是牵挂我的长线。我是绿叶,你就是生养我的枝干。
我爱你呀,大连!你一直都在我的心里,梦绕魂牵。

大连,我真正融入了你
@丁娜
2017年4月1日,积分落户正式出台,让我们这些普通打工者看到了希望。从此,通过积分我们也可以成为真正的大连人!而我,很幸运的在实行的首年获得了我梦寐以求的大连户口。在接过户口本的那一瞬间,我喜极而泣!或许有人会觉得我矫情,现在,居住证的作用完全能和户口相提并论,何必将一个户口本看得那么重要?但我是一个固执的人,我始终认为,户口代表着一座城市对你的认可!
感谢你,大连,是你海纳百川的度量,是你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让我真正融入了你。我会贡献出所有的智慧和力量把你建设得更加美好和富强!

高龄老人绿化忙
@梁军
家住甘井子区椒金山街道金贸社区的刘奶奶,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2005年5月她住进悦泰·馨家小区,12年来她始终坚持种花、栽树,她的举动赢得了小区业主和物业的一致好评。
2005年刚搬来的时候,刘奶奶发现小区的绿化一团糟,到处杂草丛生,毫无生机可言界首天气预报。于是她就在自家楼前楼后种花、栽树。有一次,刘奶奶发现自己种的花让人偷走了。当时她非常生气,后来想想还是自己的花太好看了才让别人摘了去。刘奶奶没有办法,只好找来一块木板,在上面写了一行字:花有生命,不要随意践踏!自从立了牌子以后,再也没人偷花了。
刘奶奶很认可低碳生活,她用来浇花、浇树的水都是洗菜、淘米用过的水,有时还储存一些雨水。她常说:“小区绿化大家都应出把力,再说种花、栽树也累不死人。”
在刘奶奶的带动下,悦泰·馨家的业主都自觉加入到种花、栽树的队伍中,在那里全民绿化已经蔚然成风。正如刘奶奶所说:“美化环境,人人有责。”

我的诺言实现了
@豪放
2018年1月13曰,《大连晚报》老友季征联启事打动了我,心想,一副好联,既有感召力,又能给春节增加喜乐气氛,岂不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吗?于是,我决定把自己创作的对联亲自贴在大连老人的门上。
“正规正法遂民意,新风新俗绘景明”脱口而出,“收福接福纳福福从天降,送喜添喜祝喜喜满全家”又应韵而出。我乘兴将联发到“乐春轩”公众号上,没成想这两副联全部入围。经过两天的投票角逐,这两副联高票取胜,亲友们也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1月18日,我被邀来到乐椿轩·长者小镇,亲眼看到了小镇书法爱好者挥书获奖征联,印刷后,将向全市老人赠送1000副春联。啊!我的诺言真的实现了。

普通老夫妻身上闪着光
@云峰
年过七旬的张维众是大连港退休职工,家住西岗区唐山街。老张一家四代五口人,住在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房屋中。为贴身服侍,老张一直与父亲同床而卧,每晚为老人接尿四五次。老张的老伴只能蜷曲睡在沙发上。老两口整天忙活着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为老人擦身,搀扶老人上厕所,为老人擦屎接尿。老张住在6楼,每天为调剂伙食、拿药等他经常要上下楼十多次,走上千阶的楼梯。老人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或住院时,老两口总是寸步不离精心护理。
在老张一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如今已96岁高龄的老爷子安度晚年。老张两口子的事迹在邻里间传为佳话,这对七旬老夫妻成为大家的好榜样,让我看到了大连普通人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

远亲不如近邻
@刘杰
岁月悠悠,但一桩往事却记忆犹新。那日清晨突发腰痛,后又连连腹痛,“不妙,小生命要来临了!”彼时丈夫远在外地出差身边无可依托亲人,此刻远亲不如近邻,对门李嫂吩咐丈夫“快去村里找接生员”,张哥放下碗筷飞起单车……前邻居谭嫂匆匆赶来,挽起袖子下厨烧水,煮鸡蛋要我吃饱攒足劲头。
接生员迟迟不见,婴儿超前诞生。有谭嫂陪伴我从惊骇转而欣慰。滞后接生员做了产后处理,谭嫂为其打下手,俨然一产房护士。
一日三餐,洗衣、孩子尿布谭嫂主动全包。她每天奔波我们两家数百米不知多少往返,还要上班。五个子女的单亲母亲尽心尽力照护我。三天后,丈夫一脸惊喜跨进家门……却不见恩人谭嫂。
今小女儿人近中年,为人处世颇与谭嫂相似。愿她把善举传递下去。

恍如隔世
@孟子
走进旅顺经济开发区大潘家村,映入眼帘的是投资亿元人民币的中小学学校和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房。想当年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是我祖辈辛勤的汗水,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我也曾是这场景中的一员。
遥想当年我上小学的时候。爬坡过沟。冬天从这面坡滚到沟底,站起来,再一步一步艰难地爬上对面堤坡才能去上学。教室是四面透风,放在教室中间的铁炉子,即使是烧的通体鲜红,教室里也只是感到丝丝暖意。而如今,坐落在旅顺经济开发区大潘家村的实验小学,整体楼房中欧式建筑,让人一入校园,顿时赏心悦目。
进入实验小学的教室里,顿时暖意扑面。干净多彩的校服映衬着孩子们张张笑脸。音乐室里传出孩子们欢乐的歌声。舞蹈室里孩子们翩翩起舞……变了,真的变了,恍如隔世。改革的步伐,时代的脚步,催促着我的家乡变了,巨变了!变的崭新,变得少小离家的人,兴奋而归!

我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晨先生
12年前,为了给高中生活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积累人生经验。恰逢2005年夏季“魅力之都”大连举办中国国际啤酒节,我有幸成为了一名慕尼黑啤酒大篷工作人员。
通过德国酒娘严格的岗前培训,我成功的拿到了“绿卡”——VIP区工作人员证。在欢乐与激情的12天里,我看到人们卸下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尽情享受美好与快乐,就算再苦再累也感觉值得。通过努力我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还结识了很多国内国外的朋友,更让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与艰辛。我告诉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要将严谨、真诚、感恩、自信、奉献铭记于心。
已是12年前的事了,但特别刻骨铭心,是我一辈子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

哪儿都不如大连
@彩虹
那年夏天,我把年近八十且身板还算硬朗的伯父从老家请来大连逛逛。从没来过大连的伯父欣然接受。我和老公带着伯父从劳动公园到星海公园,从森林动物园到滨海路,从海之韵公园到十八盘……我们山一程水一程地逛,伯父兴奋地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切都感到新奇,恨不得把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
伯父边逛边赞叹:“小辉儿真有福,能在这么好的地方工作安家。”他顿了顿,望着前面海天一色的大海,继续说:“有的人这儿逛那儿逛的,叫我说啊,到处逛个遍,哪都不如大连。”
听了伯父的话,我和老公不约而同地笑起来。谁不说俺家乡好呢?

大连地铁开通了!
@温凌毅
“地铁开通了!”
2015年的5月22日。一早晨,我就分别接到了好几个朋友的电话。
我能感受到,在电话那头的每个人,都是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的。这是每个大连人,期盼已久的事情,大家在奔走相告。
“我们去坐地铁呀?”几个好朋友不约而同地提了这个建议。真是心有灵犀呀!这是英雄所见略同。
第二天,我们一行四人,相约西安路地铁站。乘上了当时试运营中的地铁二号线。我们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可当我们一脚踏进地铁车厢的那一刻,每个人都像个孩子似的,欢呼雀跃、手舞足蹈。这是大连人自己的地铁,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在车上,我们说呀、笑呀、照呀、拍呀,那情绪一直都是高涨的。我们从西安路站上车,往返于会议中心和机场两端。都好几个来回了,可那兴奋的热度不减灭蚊药。我打趣道:快下车吧,不然地铁会累的。
大家欢笑着下了地铁!

我爱大连的海
@光明磊落
炎炎夏日,在景色宜人的傅家庄或棒棰岛海滨,那如织的弄潮人群中,总有我愉快的身影。一到海边,迫不及待地换好泳裤,来一个鱼跃前挺,全速游到远远的大海深处,那里海碧蓝,天广远,任我旁若无人尽情翻腾,宛若一条快话的大鱼。折腾累了就仰面躺在碧波之上,极目望海天,随浪而浮沉,就像靠依在爱人温软的胸间,一任柔情遐思轻漾……迷痴在海的怀抱里,击水弄波,心随浪飞,其舒适快意真是无以言状!
曾去过国内外许多享有盛名的海滨,但我却对家乡的海情有独钟,因为这里的海和风有着亲切熟悉的海味!
我喜欢海,我亲近海,我迷恋海,我赞美大连的海!

我的城,我的家
@盖敏
因为大连的美丽、大气、包容,1996年大学毕业后,我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了这座城。
刚开始时,我没有能力买房子,只能租住在一所老旧的房子里。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我总是断断续续打着零工。房子老旧,心情也不美丽,所有的一切都让人心灰意冷。仰望这座城的万家灯火,我真的渴望将来的某一天能有自己的房子。
1999年末机缘巧合,我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了工作,在财务部收房款,开收据。看着来来往往的购房者,我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2000年对于我来说,具有着重大的意义,试用期表现良好的我,成为了这家房地产公司的正式员工。同年的金秋十月,在家人的帮助下,凑了七万,贷了八万,买下了一所70平的房子。
有房就有家,从此在大连这座城,我有了自己的家。

百年老街带给我童年欢乐
@翟永源
我家楼前有一条全长430米的老街。位于胜利桥北的团结街,也就是“俄罗斯一条街”。这条街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始建于1898年,被称为“大连第一街”。
老街承载着历史,建筑是欧式风格,最著名的就是大连自然博物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无数的游人来到这条街参观。
这条老街啊希腊小光头,曾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欢乐。我在这里出生,这里成长。童时的顽皮,天真无邪,捉迷藏,弹蛋儿,打瓶盖,打陀螺,追逐嬉戏。少时戴着红领巾,唱着歌,奔跑在这条老街,带着希冀从这条老街走向社会。
我心中的老街啊,时常回去看看。追忆往事,也是一种情感上慰藉。那美好的时光已刻在脑中,永远不能忘怀。

谢谢你们,陌生的司机
@柳长海
一天,我和大哥扶患偏瘫后遗症的大嫂过马路,看有车驶来,正准备站住,那几辆本可以正常通过的车却慢慢停了下来,司机摆手示意我们先走,稍作迟疑,我们就按照大嫂能走的最快的速度过了马路。我扭身朝司机竖了一下大拇指,我那六十多岁的老顽童大哥仿佛受了启发,立即转身立正,正儿八经地向司机敬了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几个司机或点头或招手,面带微笑,驱车渐渐驶离了我们的视野。
哈尔滨来的哥嫂一路赞叹,我也倍感温暖并心生些许自豪。虽然礼让行人的司机还少,风气尚未形成,但在城市管理者倡导下,文明素养较高者已率先践行。司机的表情透露了他们的满足和欣慰,幼苗需要呵护,能量也有个由小到大的积蓄过程。请给正能量充电!

大连的高度
@孙宝文
1978年来大连,作为在山沟里待了多年的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城市。那时部队师以下单位都是驻扎在山沟里,是部队到靶场打靶才有机会来大连,觉得这座城市好大好美凤尾菇图片。当时最高的楼房就是“东方红、太阳升”(现在的大连商场和秋林公司)了。1986年调到大连部队工作,大连有了新变化,楼房有了新高度。九州饭店在火车站拔地而起,赭石色的大楼显得格外耀眼。
现在,大连中心大厦,把所有的高楼淹没在它的羽翼之下,它的高度标志着大连在发展中的速度!是啊,从西安路到人民路;从星海广场到东海广场。从城市建设到人们的精神面貌,都体现了大连的高度!这个连续多年的“精神文明城市”、连续多年的“拥军城”,我爱你,大连!

大连,一座不冷的城市
@9999
大连是一个叫我暖身暖心的地方。老大在长兴市场做买卖二十多年了,都说生意人利字当头,不讲情感,是吗?刚认识老大时想好好表现,撸起袖子猛劲干。坏了,腰扭伤了而且伤得不轻,像断了一点不能动,完全一废人了。老大不但没叫我通知家人来把我抬走不管,反而积极找大夫给我医治。
在大夫的精心治疗和老大的耐心护理中,我奇迹般好了,能下床能跑跳了,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谢谢你老大,患难之中你不弃我,我定不负你。更感谢大夫不沾亲带故却尽心尽力妙手回春。素昧平生,你们没有利字当头,而是伸出援手。老大做的尖椒炒鸡蛋夹馒头和大夫给的护腰带将是我终生难忘的记忆。感谢你大连,一个不冷的城市,一个叫我暖身暖心的地方。

广播结缘,十八年的母子情
@黄研(代笔)
我叫侯美华,家住沙河口区香沙街,今年71岁,患有严重的类风湿,不能站立走路,每天与收音机为伴,广播给我带来了无限欢乐。
与大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张迪结缘,始于参与他主持的节目。那时候无论是他的主持还是他唱的歌都很有亲和力,我很爱听,于是我就把收音机定格在他所在的广播频率。后来我打电话索要他写的歌曲《你我之间》,当他知道我无儿无女行动不便,就一口答应上门送来,这样一首歌开始了我与张迪长达18年的母子之情。
这些年来每每逢年过节,张迪全家都会带着药带着营养品来看望我,帮我按摩,陪我唠嗑,一起唱歌,合影留念,每年过年还给我压岁红包。每次他们一来,11平的小房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让我开心地忘掉了身体的病痛。当他爱人看到我身上的棉袄已经很旧了,下次再来时就带来了她母亲缝制的新棉袄,我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2017的夏天特别热,张迪一家三口又来看我的时候,我有感而发,一首小诗脱口而出:炎炎夏日热难耐,爱心大使全家来,母子情深十八载,幸福孤老笑开怀!很多左邻右舍义工亲友都知道我们的故事,鼓励我写出来发表一下,可张迪从来都不让,他说:“我妈妈还有其他子女yy之王,可侯阿姨没有孩子,所以我心里最牵挂她,她就是我的亲人。”每当想起这句话,我的心里都会很感动,情不自禁唱起张迪的那首公益歌曲代表作《善良的人》――“善良是春比春还暖”,事事暖在我心里,“善良是金比金还纯”,黄金有价母子情谊无价!广播情缘还在继续,我爱大连,我爱这片热土上每一个善良的人!

乐享“天然气”
@金荣一
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牵动着旅顺老百姓的心,按照天然气置换方案的整体部署,旅顺口区已全部完成了天然气置换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迈入“天然气时代”。
记得30多年前,寒冬腊月也要起早生炉子,烟雾缭绕,边扇风边咳嗽。后来用上了罐装液化气,不再被烟熏抹眼泪,但骑自行车驮钢瓶换气,扛着液化气罐上下楼的日子和这边炒菜做饭突然停气,那边抱着钢瓶拼命摇晃的尴尬囧况……真叫人抓狂蚌花!
现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没有了停气换气的烦恼,安全又环保,经济又实惠。“锅头灶脑”上的巨大的变化,映照出生活最真实的模样,折射出能源变迁的缩影,连在一起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见证了市民的幸福生活。

为搬迁村庄留个纪念
@安邦进
当年,拉树房村四周漫山遍野都生长着拉树,村民就地取材用拉树盖房子,拉树房村因此而得名。目前,拉树房村快搬迁了,而故乡在这里又会给乡亲们留下点什么?
故乡啊,故乡,每个人都有故乡。每当我们回忆起故乡的时候,那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挥之不去的记忆:或人、或事、或物、或风情。
将来能否把在原村址上新建的道路命名为拉树房街,在这条道路种上拉树作为行道树,使之成为拉树房村留在当地的“纪念碑”,让拉树房人回到这里有个睹物思故的地方。
毕竟人都是有故乡情怀的,我们应该为搬迁的村庄、为建设商务区做出贡献的乡亲们留下一些永久的纪念。
届时,一条叫拉树房街的道路出现在大连的北部城区,道路的两侧种着一种叫拉树的行道树。说不准你赶巧会碰上这样的场景:在拉树房街的人行步道上,一个白胡子老者站在拉树下,望着面前的拉树房大酒店,指着路牌,向他的后人们讲述着这里的前世今生。

幸福 自豪
@东方水
一年一度北风吹,朔风飘雪年来到。
小的时候,一到冬天,就盼望着过年。好不容易盼到了腊月底,母亲把积攒了一年的大约有三市斤的豆油搬出来,拿出来秋天储存的萝卜,早就晒好的老板鱼干,开始走油,炸萝卜丝丸子,炸滑鱼。三十晚上全家围坐在炕上,吃一顿炖肉,然后开始包饺子,半夜吃。
吃过饺子,便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准备给爹妈拜年,好要那五毛钱的压岁钱。穿上新衣心里美,美也只不过是一件卡其布的学生装,穿上新衣心里乐,乐也只不过一年只有这一件。
至于萝卜丝丸子炸滑鱼,初一、初三、正月十五吃一顿,还要留下点过二月二。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冰箱,更别说有冰箱,虽然是天寒地冻也不敢把剩下那一点年货放到外边。有个邻居就把年货挂在二楼的窗外,被人用竹竿给挑走了。到了二月二,吃着有点哈喇味的萝卜丝丸子炸华鱼,把龙头抬起来,年也过完了。
现在过年看不到家家户户谁走油,望不見水泥墙上挂年货!年夜饭上宾馆,想吃什么超市有,实在懒得动态,还可以叫外卖。过年穿新衣风俗还没变,只是初一穿了初三换,外出旅游还要多备几件。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的温饱生活己经实现,这是我们的幸福,但是华衣美食依然阻止不了我们追求梦想,这是民族的自豪。

图片作者:@一杯清水 一帆 高强 @老将黄忠
图文编辑: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