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用电饭锅做蛋糕为什么说“惠工”,不是沈阳铁西的一块飞地?(注意文尾)-这旮是沈阳

为什么说“惠工”,不是沈阳铁西的一块飞地?(注意文尾)-这旮是沈阳
冷不丁看这题目,会不会有人觉得,小旮你是不是疯了?!惠工就是惠工,跟铁西有什么关系?哪来的飞地一说啊?这话还得从沈阳出租司机大哥们的一个笑话说起。沈阳司机大哥有一句嗑儿叫:“最像皇姑区地名的是滂江街,最像铁西区地名的是惠工街”。

这话真不是空穴来风,一直以来,皇姑区的地名都是什么大江大河的名儿,什么黄河大街、长江街、怒江街、珠江街等等,非常的多。所以一有外地人火车站打车,说到滂江街,对沈阳地理并不太熟的司机大哥一拐弯就给拉到皇姑了,合计反正是个“什么江街”到了皇姑再慢慢找呗,哎,还真给整错了。当然,滂江街的得名,还是因为当时张作霖刚刚占了内蒙的“滂盖淖尔”正好大东铺路铺到小河沿东边,张大帅一拍脑门子,哎,就叫滂江街吧。这里的“滂”应该读“捧”的音,因为是蒙语发音。至于啥部门啥学者非要求咱非得读成“胖”(一声),小旮只能用“数典忘祖”来形容了。这话一点儿也不重,这就好比你把北京“大栅栏”非读成“大炸兰”,把“厦门”非读成“煞门”是一码回事儿。你把好好的滂江街非读成“胖(一声)”,叫个大东区长大的人,这个时候都肯定会客气地质问你:“咋地?你啥时候把咱滂江街给整肿了?咋还胖了尼?”声讨至此,自行反醒,并不多言。

翻回来还是说咱“惠工街”。老沈阳人都知道,铁西区的街比佐野沙罗,大多数都是“工”字结尾的。振工街、兴工街、铁工街、西工街、保工街、卫工街、祖工街、国工街,这旮是沈阳很久之前“后先生”写过一篇这个关于铁西街名“连字藏头”的帖子,当时转发特别火。所谓连字藏头,就是这些街名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一句话。比如说刚才小旮说的这几条街,就可以连字藏头念出来:“振兴铁西、保卫祖国”。这个气势和节奏,不说大家也都猜到了,这一定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起的名。因为1948年解放沈阳的时候,沈阳铁西工业区国民党刚刚败走,日本人剩下的摊子百废待兴,所以世界十大名犬,当时我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就把原来国民党的街路名字改成了现在的,很有战斗风格的街路名,由于铁西是工业区,所以,每条街路名字都叫”XX工街“。铁西区街名的这种特点,对沈阳人来说早不是什么秘密。
可是,为什么一个在沈河区的这条街,怎么就叫了惠工街了呢?难道真像有人说的那样,惠工街以前是铁西的一块飞地?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惠工街名字的来历吧,还真是见证了沈阳城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呢。别急,小旮这就为您把谜底揭开。

惠工工业区:张大帅针对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抗争
大家都知道遛鬼 酥油饼,南满铁路开通不久,日本发动日俄战争攫取了长春以南铁路的控制权,并划分铁路用地进行殖民统治,沈阳旧城西面被划分出近10.4平方公里的满铁附属地。附属地由铁路用地和市街组成,具有租界性质。日本人将之作为自己的新领土并希望以此为基地,吸引本土移民,因而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城市建设。满铁附属地以巴洛克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为规划的基本范型,强化形式构图,用城市规划的物质形式来表达殖民者的统治意志和政治理想。“市街部分城区以车站为中心,规划矩形街路网,并局部规划斜路干线,与街路轴线相汇处形成城市广场宦海龙腾,成为城市的重要节点,以强化道路交通与城市构图。”基本形成了当今沈阳站附近地区道路和商业格局。
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奉系军阀虽把持军政大权,但是奉行开明的经济政策,同时并不屈服于日本人的经济侵略。1919年以原东塔兵工工业区为基础,在旧城区东侧建设大东工业区‘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大东新市区。由于区内资产主要归东三省兵工厂所有。1923年7月,规划了惠工工业区(今惠工广场地区)。“惠工”,意为“优先发展工业区”的意思。

惠工工业区就开辟在沈阳北站附近,古城区以西的地域,是奉系军阀政府依托自建铁路规划建设的新型城区,容纳了奉系军工企业和众多民族工商业。由于正处于商埠地和老城区两大市场地之间,又毗邻铁路场站。依靠从铁路线而来的原料,迅速成为沈阳的一大主要工业区。
工业区内有辽宁电灯发电厂、奉天迫击炮厂等重要工厂。1931年6月,奉天迫击炮厂(即五三工厂前身)生产的民生牌75型2.5吨国产载货汽车正式下线,这也是沈阳历史上诞生的第一辆汽车。但准备批量生产时,恰遇“九一八”事变,因而生产搁置。沈阳城首次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电力,其实就来自由惠工工业区内的辽宁电灯发电厂天蛛地灭2,这个时候的沈阳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力设施,当时主要是为火车站服务。不仅如此,1922年7月,大东区关江浙会馆胡同,设立奉省陆军粮秣厂,产出沈阳首盒牛肉罐头,用于军需。日产牛肉罐头达到1万盒。1922年皇寺后身设立惠临火柴公司,年产万余箱,1月份,沈阳历史上首批火柴下线。
当时的惠工工业区以惠工广场为中心,其路网呈方格加放射状,街坊整齐划一,除了迫击炮厂、电灯厂以外,还规划了文教用品厂和国民大市场等,当时的街路名称也很有种”民国开发区“的即视感,永远大街——现安达路,北安路——现大庆路,华丰大街——现哈尔滨路(旧华丰路),中兴大街——现北京街北段,民富大街——现肇东街,东卫路——现绥化东街,一马路——现惠工街(惠工广场南),二马路——现团结路(惠工广场西),三马路——现友好街(惠工广场北),四马路——现惠工街(惠工广场北),五马路——现团结路(惠工广场东),六马路——现友好街(惠工广场南)注销qq秀。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当年这里,就是一个老城西北角,新兴一片工业区,城区的规划也对制了日本人的浪速广场(现中山广场)的设计,也是一个中心圆形广场,然后周边有多条幅射状马路。当时惠工广场幅射的六条路,就是从现在惠工街顺时针从一到六数下去,从一马路到六马路,中间还配有惠工胡同、利工胡同、裕工胡同、勤工胡同、声工胡同、康工胡同等等等等,多条胡同穿叉其间。其实说起来,好像多年以后沈阳解放的时候,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在铁西也是沿用了这种起名的方法。

在现在惠工地区,也就是当年的惠工工业区里,有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现在还保存完好。那就是人称“杜重远楼”的“肇新窑业办公楼旧址”,这就不得不说一说,杜重远,这位东北乃至中国陶瓷业的“一代宗师”了。
杜重远的“肇新窑业”&沈阳地标“陶瓷城”
如果你走到现在惠工街的中段,即哈尔滨路高架桥附近的时候,你会发现,路中间爆遁,有一处像“丁字户”一样的小楼,立在惠工街中心位置,所有的道路都对她退避三舍。这里,就是“肇新窑业办公楼旧址”。之所以,沈阳的惠工街最新的规划,要对此楼如此“恭敬”,是因为,当年,这里曾经有一位叱咤风云般的东北陶瓷业的“教父”——杜重远先生。

1923年,留日归来的杜重远,决心投身实业以振兴中华,设法筹资创建了位于二台子占地20亩的肇新实业公司。从此,沈阳有了第一家华资机制砖瓦工厂,开始了东北陶瓷行业从传统青砖大瓦向红砖水泥瓦的转变,打破了砖瓦市场由日本资本独霸天下的局面。数年后伊斯兰之窗,肇新又增资扩建,引进德国设备开始了中国机器制瓷业的先河。肇新事业蒸蒸日上,其砖瓦产品不但为正在扩建的东北大学土建工程所包销,而且也为惠工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等提供了大量的工民用建筑材料。肇新的青边瓷碗碟不仅成为关内外畅销的日用瓷器,而且也挽回了日本资本把持的瓷业利权泞字组词。大连日资大华瓷厂不得不停业转产,瓦房店、沈阳的一些日资瓷厂不得不转产耐火砖。

肇新窑业公司兴办之初,是以提倡国货、抵制日货而兴办起来的,虽然实业救国得到国人的普遍支持,但是,要想建立一家企业,必需大量资金。杜重远只是一个穷学生,刚刚从日本回国,既没有钱,又没有社会资源。他不得不四处寻访亲友,呼吁各方协助。有钱而且肯掏钱的人是很少的,但杜重远毫不灰心,终于经人介绍认识了奉天储蓄会长张志良(字惠霖)。在日本留学时,杜重远和张志良的儿子相识,张略知他的为人,所以慨然应允帮助筹款。
在张志良的帮助下,杜重远共募集股金10万多元。经过三年辛苦经营,肇新窑业公司生产砖瓦共获利7万多元,分配给股东,股东们十分满意,因此追加投资。经过努力,杜重远终于将肇新办成东北第一座机制窑厂,日本人独占辽宁省所用新式砖瓦的局面从此被打破。

杜重远楼,建于1923年3月。办公楼正面三层、两翼两层呈“V”字形。此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146平方米,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洋式门脸”+“中式后庭”。屋内有木楼梯,第二层屋外有走廊,在西南角处有一半圆形大门。有资料显示,从前面看,小楼原有的门柱顶端饰有“爱奥尼”柱头,二楼两侧窗外饰有葫芦瓶栏杆,正中三楼原本有塔楼,后被大火烧毁;若从小楼后面看,又是浓郁的中国古典风格,两翼楼体上原饰有木栅栏和雕花镂空栏杆。

“肇新”,意即“始新”,谓新的开始。“肇新”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苏轼《皇帝达太皇太后贺大辽皇帝正旦书》:“岁律肇新,邻欢载讲。恭被慈闱之诲,远通庆币之诚。”到了1930年,肇新窑业年产瓷器达800余万件,一度超过陶都景德镇,对当时的民族工业和制瓷产业产生过重大影响。当时实业界曾这样称誉肇新窑业:“东北工业界之福音”“东北之模范工厂”。时任沈阳市商务会副会长的杜重远曾言:“砖瓦虽小道,但我要替国家争回权利,至此略觉自慰。”

杜重远的爱国情怀其实也体现在瓷器的设计上。他将“提倡国货”画在瓷盘上,因此肇新窑业出品的瓷器被称为“爱国瓷”。在九一八之后的动荡岁月,肇新窑业几经波折一度停工破产。直到沈阳解放,肇新窑业终于有机会恢复了生产。在“肇新窑业公司”的基础之上,玖竜1950年沈阳在大东区东望街建立了沈阳陶瓷厂,鼎盛时期曾经是亚洲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是中国机械制陶行业的先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沈阳陶瓷厂生产建筑用陶瓷,肇新窑业则生产日用陶瓷,两家工厂分工明确,都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96年,沈阳市将原沈阳陶瓷厂的厂区改造成陶瓷市场,进而发展成为沈阳的一个重要的地标级地理名词——东北陶瓷城,沈阳人俗称“陶瓷城”。

惠工工业区的核心:沈阳北站
提起沈阳北站,沈阳哪有不知道啊。其实,你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其四。其实,沈阳北站,曾经有过三个站址和六个名字洪朝丰。三个站址分别是芳飞剪发,老市府广场西北侧、总站路、现在的沈阳北站位置。沈阳北站始建于1913年,原名奉天新站;1930年迁址重建并更名为辽宁总站;1931年至1945年9月,车站先后更名为奉天总站、北奉天驿站、沈阳北站;1988年6月,迁址重建新沈阳北站,1990年末,新沈阳北站正式投入使用。听懂了吗?你现在知道的沈阳北站,其实应该叫”新沈阳北站“才对沉醉于风中。这前前后后的六个名字,你都记住了吗?没记住也没关系,小旮这里有沈阳北站的编年表,如下:

清宣统三年(1911年)11月,京奉铁路通到沈阳市区,车站设在西星寺附近(今皇寺庙东北岗维里)母皇降临,设奉天城站,站房为砖瓦平房。
民国二年(1913年),奉天城站铁路线向东延长至小西边门,将奉天省立第五小学校舍三栋平房改为站房,并更名为奉天新站欧碧玺,以区别南满铁路的奉天驿(今沈阳站)。
民国十九年(1930年)后,奉天新站火车站迁往辽宁总站(原沈阳北站,也即后来的总站路上的沈阳铁路分局办公楼),辽宁总站成为京奉铁路的终点站,失去作用的奉天新站车站随之拆除。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了与日本人经营的沈阳站抗衡,张作霖开始修建辽宁总站。

民国十九年(1930年),辽宁总站竣工开通使用,辽宁总站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廷宝设计,总面积8485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小木格窗、绿色铁瓦顶,是当时京奉铁路上最大的车站建筑, 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站。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辽宁总站更名为奉天总站。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奉天总站更名为北奉天驿站。
民国三十四年(1934年)9月火焰龙卷风,北奉天驿站改称沈阳北站,即原沈阳北站。
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原沈阳北站和沈阳站各成体系、布局零乱、设备陈旧等状况,几经扩建改造,终使原沈阳北站成为东端连接哈大、沈吉、沈丹各线,西端与京沈、京广、京沪、京包等铁路线相通的重要车站。

1988年6月25日,原沈阳北站停止办理一客运业务, 计划修建新沈阳北站。
1990年12月22日,新沈阳北站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3年,原沈阳北站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原沈阳北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工:也曾鱼龙混杂,“工业之梦”不久破碎
其实当年张大帅之所以在惠工这里规划工业区,最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离火车站很近,运输物资非常方便,另一方面也离老城很近,便于他对这里的管辖和控制。除此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和东北大马路地区的大东工业区连成一片,与日本人的铁西工业区形成对峙之势。这多少有点儿像我们下围棋的招式,张作霖和日本人汐奴,以和平大街为界,以奉天商埠地(今和平大街到西顺城路)为核心地带,并不在近边地区缠斗,而是向西、向东各取外势,各自发展。可以想见,上世纪20年代的沈阳城,中日双方正在下着多么大的一盘棋局。怎奈,1928年三洞桥一声巨响,令张作霖的”梦想之城“一阵颤抖。不想五磊寺,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这片惠工、利民、兴邦、御敌的“梦想之城”就转瞬成了泡影,如今想来,一声长叹。

其实,早在张大帅兴办“惠工工业区”之前,这里曾经是沈阳著名的“三角地”地区,烟馆、妓馆、赌场随处可见。所谓的“三角地”,就是北市场往东北,现在团结路往惠工广场去的这一片地区,也就是现在华府天地一期二期的所在地。当时“三角地”治安之乱,有个例子可见一斑用电饭锅做蛋糕。当时,如果有人在城内中街刚刚杀了人了,第一时间就是往望北楼方向跑,一直跑到三角地里面,就基本“安全”了。因为,当时的三角地地区,是真正的“三不管”地区,不但当时的旧中国政府不管,日本人也很少进入这里执法,商埠地里的各国驻使更是懒得管你这些糗事革神语。所以,三角地里的犯罪率异乎寻常的高,三个地方的执法人员,从原来的“不管”,到了后来,就成了“不敢”了。一个杀人犯如果当时跑进三角地地区了,坚持两个月之后,再到日本人管辖的满铁附属地,就跟没事儿人一样。现过个几年时间,回到沈阳老城,基本上警察已经把这事儿给忘了。可以想见,当年三角地地区之混乱。虽然惠工工业区之后,这种状况有所缓解,但是“三角地,鬼见愁”的说法一直在旧沈阳十分盛行。
如今,2018年的惠工地区,并没有成为当初张作霖设想的工业之城,反而成为了沈阳的“金融商贸之城”。如今,这里已经是沈河区的“商贸金融开发区”,成为沈阳的“CBD”杨跃国。而且由于沈阳北站的存在,再加上地铁二号线的下穿而过,这片百年前城郊的一片鱼龙混杂之地,已然成为沈阳绝对的大城中心。

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小旮走到惠工广场附近,都会想起93年上大学离开沈阳前的那个夜晚,那时候,小旮就坐在沈阳北站对面的马路边石上望着“沈阳北站”四个大字哭泣,心想着,就要离开沈阳了,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回来了吧。谁承想,现在的小旮,不但回来了,还每天穿梭在沈阳的马路和地铁人群之中。当时小旮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离开沈阳去上大学了,一个老爷们儿怎么居然会哭?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因为,沈阳,就是小旮的心实;是小旮的灵魂。当肉体离开灵魂,与死亡何异?所以,沈阳,小旮想告诉你疾驰残影,如果小旮某天离开你,就会像一片无源之水,或许才真真是被人遗忘的,一块飞地。

记录回忆,记录一切,
就在这旮,读懂沈阳。重
小旮“15选10公馆游”活动确定于9月1号启程!这里报名:小旮微信874590722。加我拉群,然后报名,不多说,群里唠!(活动内容
详见本公众号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