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皇马vs赫塔菲为什么要皈依-楚布寺藏香

为什么要皈依-楚布寺藏香


《为什么要皈依》
净戒法师 讲授
关于为什么要皈依,从四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什么叫做皈依。第二、为什么要皈依。第三、皈依的对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第四、如何得到皈依,也就是如何成为一个佛弟子。第五、皈依之后要做什么。
第一、什么叫做皈依
“皈”是回归,就像一个孩子迷失了方向,回归到自己的家园,回归到正路上,回归到自己父母的怀抱。 “依”是依靠、依赖。回归之后,我们就有了家园,这是我们的依靠,可以在那里安居乐业。我们的亲人就值得我们去依靠,他们也是我们的靠山。
如果我们是弥陀的孩子,而一直在外漂泊流浪,就永远没有依靠,因为在极乐故土之外,人是陌生的人,环境也是陌生的环境,可谓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就只能在外面风餐露宿。
所以,我们要想有一个依靠,必须要先“皈”——回归。
佛陀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他具有大慈悲,所以,我们要回归到佛陀的怀抱。
以往,没有学习佛法,所以我们的思想是错误的、行为是错误的、语言是错误的,就走上一条邪道、不归之路。现在,通过皈依法,就让我们回归到正道之中。
僧,又叫和合众,有亲近的意思。回归到正路上以后,我们一个人,没走过这条道路,会孤单、会孤独、会害怕,所以杨培东,就需要结伴而行,僧就是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助伴。
第二、为什么要皈依
比如,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无依无靠的,这个时候,他人性中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能力——向别人求救的能力。所以,孩子饿的时候、冷的时候,他会哭。哭声就是呼救、求救的一种声音枧水粽。这个时候,母亲可以做为他的依靠。
等孩子慢慢成大了,要读书。古人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在这个世间,无论学知识、技术,还是学道德,靠自己是无法成才的。如果没有知识技能等,在这个世间是无法生存的。一个农民不是天生就会种地的,一个工人也不是天生就会制造产品的,一个商人也不是天生就会经商的,这些都需要学习。想学习这些,自己没办法,甚至父母也没办法,就要找老师。这时,老师是他的依靠处。
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比如会有仇人要谋杀我,我们自己无法保护自己的时候就会靠亲戚、靠朋友、甚至靠长官,靠政府北四村,靠法律,其实,这也是寻找皈依处。
生病的时候,我们无法摆脱这种病苦折磨,就要寻找医生。这时,医生是依靠处,是皈依处。
有些人被鬼神附体,非常痛苦。这时,医生也解决不了,一般的老师也解决不了,科学家也解决不了,通过找神婆、神汉跳大神,也可以来解决。这种事情古今中外都有。
一般的世间男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男的会找妻子,女的会找丈夫。他(她)一个人没办法独立的生活、生存下去。这时,女的要嫁一个丈夫做为依靠。相对而言,女性是弱势群体,她的这种找依靠处,找归属的心态会更加强烈一些。男人则表现得独立一些,但他对女性也有依赖。所以,很多男性到了一定年龄也会去找妻子,乃至丧偶之后,他也会非常悲伤。
一生中,会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那样的问题,当我们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向别人寻求帮助,这也是一种求皈依的行为。
千百年来,人类不懈的进行种种的探索、追求,都是因为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有很多的麻烦没有摆脱,有很多的障碍没有跨越,有不安全感,有匮乏。为了找到皈依处,人们做了一切又一切,有的人想依靠自己,有的人想依靠朋友,有的人想依靠地位,有的人想依靠权力,有的人想依靠相貌,有的人想依靠健康,有人想依靠工具,有的人想依靠寿命,有的人想依靠药物……。
这都是在找一个归宿,找一个依靠。不仅仅人这样,一切众生,无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是这样。动物会找食物,会找遮风避雨的地方,等等。不仅仅孩子这样,一切众生,一切时处,都是这样。
可见,只要是一个众生——佛法中又叫有情,他有问题、有麻烦、有障碍、有痛苦,他会本能的寻找皈依处。
在这个世界上不找皈依处的,不找依靠处的,一个都没有。
皈依,不是给师父皈依,也不是给别人皈依,而是自己去皈依,解决自己的问题。
有人问,我能不能皈依?有没有缘分?
我回答说,你今天走到了这里,这就是缘分。你可以皈依。至少从你问“我能不能皈依”就可以看出来,因为当你问这句话时,你的内心中有不安、有疑惑,你自己不能解决,所以你去问,你在找皈依,所以你能皈依。
具体来讲,需不需要做皈依,就看你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你是不是没有任何的烦恼,没有任何的痛苦,没有任何的麻烦呢?不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众生都有问题,都有麻烦古武无双,都有障碍,都有痛苦,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凡夫人都在潜意识里面在寻找皈依处。
所以,可以一概的来讲:每一个人都应当皈依。第三、皈依的对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既然要找一个靠山 ,找一个依赖,那么谁真正值得我们去依靠呢?或者换句话来讲,谁能靠的住呢?
如果我们投靠了他,结果他自己靠不住了,那我们就白投靠他了。
就像我肚子饿了,我想到他那里解决我的饥饿,结果到他那里,发现他也在饥饿中一样。或者他那里有东西吃,但也只够自己吃,根本不足以分给我吃一样,这样,我投靠他也是白投靠。所以,我们投靠的对境一定是他自己没有这个问题的。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都是在水里面挣扎,不会游泳,我去向他求救,也许让他给拉下去了。所以,有些人到水里救人,没把别人就上来,反而自己被拉下去了,甚至自己把别人给拉下去了。这就说明,你要向他求救,他要真的能够救你,有这个能力才行。
再打一个比方,如果我们两个人都戴着手铐脚镣,我想挣脱,这时,我求他和没求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我向他去求,至少是他不戴手铐脚镣,才有可能救我。
皈依的对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在这个世间有各种各样的学说,各种各样的宗教,人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皈依的对象。学天主教的、学伊斯兰教的、学犹太教的、学道教的、学儒教的,数论外道论外道的,等等。包括拜土地神、山神、树神、狐黄白柳等,这也是一种皈依。
这里,我们不去比较那个宗教好或者不好。也不去比较那个教主好或者不好。皈依是为了解决我自己的问题,那就看看他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如果他能够解决我的问题,他叫上帝也好,他叫真主也好,他叫耶稣也好,他叫太上老君也好,他叫孔子也好,他叫释迦牟尼、叫观世音菩萨,都好。如果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即使他叫万能、全能,他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充其量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叫什么不重要,能做什么才重要。
就像我得病了,能够把我病治好的,就是好的医生,不管他的名声怎样,不管他的影响怎样。
这就必须要思考:什么样的对像是值得我们去皈依的?这就要拿出一个标准。
我这里有问题就像我有病,他要解决我的病。首先,他要会把脉,把的准,知道我的病因是什么,病情怎样,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他懂药理,把病诊断清楚后,知道这种病靠什么药来治。第三步,他有善巧方便,能够让我把这个药服用了,能够把我的病治好了,这样的医生,我值得去投靠他。
同样,我们要解决我们生命中的烦恼,痛苦。尤其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死亡并不是终点,而只是中间的一站而已。就像我们住房子,当房子老坏了,要倒了,人就要搬出去了。人的身体老坏时,不是生命就此终结了,我们的神识会搬出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会投胎转世的。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众生各自的命运苦乐不同呢?谁都想自己的命运要好一点,自己来生或者以后能幸福一点,这个幸福是怎么得来的,靠什么方法得来的。这个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人会死的,死了并不是没有了,还有来生。来生的好坏,就看现在的所做所行了。无始以来,就是因为靠自己,所以搞成现在这样狼狈,所以说凭自己的智慧,以后也不会太好的,所以我们要去皈依。依靠外在的一种——大师也好、方法也好,来帮我们净化身心,提升我们的生命,改造我们的命运。
这里,我们找寻皈依,不是找暂时的一个皈依。暂时的头疼,吃一个去疼片,找一个医生就可以解决。但是在漫长的生死中,这一生结束之后还有下一生,下一生结束,还有下下生……。
我们怎么来把握命运,让它变的越来越好呢?如果命运根本不可能改变,那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不需要努力了,努力了也是白费,但是,现量看到农民好好种地,日子就过的好。不种地,日子就过得不好。所以,通过努力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努力得有一个好的方法。所以,我们来看,皈依的对象,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住在一个监狱里面,有人要解救我们,那么这个人一定要是个自由的人。我们沉溺在水中,有人要拯救我们,他一定是会游泳或者会开船。
佛弟子的皈依是很理智的,绝对不是迷信的。
我们要皈依,是因为我们有问题。我们选择皈依三宝,是因为三宝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不是说,我没有问题了,我就没事干了,我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我很伟大的给别人做贡献或者给释迦牟尼佛一个面子,我皈依你,不是这样的。
我有问题,必须要找皈依处,就像世间人到了一定年龄要决定终身大事一样,他(她)选择对方的时候,一定要有个标准,否则就会乱选。
第一点、如果找了一个窝囊废,笨得不得了,还天天发疯打人,找了他,你这辈子就完蛋了。
第二点、如果他不是窝囊废,很聪明,但是你找了他,他没有颗爱心,自私自利,心很狠毒,只想利用你或者占用你,心地不善良。一旦他觉得你没有使用价值了,就想把你甩掉。这样的人,也不能去找,即使他很有权、很有钱、他很聪明,也很不可靠。
第三点、虽然他聪明、心地好,但他没能力,就像我肚子饿的咕咕叫,我去投靠他,他连自己的肚子都吃不饱、混不饱,那也不可能给我解决温饱。
第四点、虽然他很有智慧,也很慈悲,心地很好,也有能力。但是,如果他的心有所偏,没有平等心,只愿意帮助他看得上的人,如他的父母、朋友等,而对于其他人则一概不愿意帮助。这样的人,如果找了他,很可能也得不到救护。
以上是从反面讲张月印,从正面讲,一个皈依境必须具备四点:第一、具有大智慧。第二、必须具有大慈悲。第三、必须具有大能力。第四、必须具有平等心。
这四点,释迦牟尼佛完全具足。
首先看智慧,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他们的智慧怎么表现出来呢?在他们的著述中。如果我们到大英博物馆去看,到全世界藏书最齐全的地方去看,没有一个人能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智慧这么广大。他一个人的著作太多了,一大藏经浩如烟海。仅仅他所宣说的一部《心经》的智慧,远远超过了古往今来全人类的所有智慧的总和,而这部经只有短短两百六十个字。当我们带着一个公正的态度去观察比较时,会发现事实确实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是最有智慧的。付嵩洋
从古至今的宗教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等,包括现在的很多人,他们以公正态度真正地去探索和研究的时候,发现释迦牟尼佛他对宇宙和人生的阐述是非常细致入微的,是非常真实的。古往今来止鼾器有用吗,能够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的,只有释迦牟尼佛。
人,应该公正的说话。因为只有公正,才能远离欺骗、邪曲。不管我们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追随者,在评价释迦牟尼佛的时候,都一定要以一个公正的态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客观源于广泛深入的观察、比较,所以我们应当到佛经中探寻。所谓:“皈依法,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只有有了智慧,才能达到接近乃至做到客观。
修行就修两件事情,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皈依佛,两足尊”,两足是指福德和智慧。《瑜伽师地论》中说:“所言尊者,于色行善,得圆满故。”一个就是要培福德,一个就是要修智慧,所以,释迦牟尼佛是福德智慧最圆满的。
再看慈悲,佛门广大,慈悲为怀。佛教最讲究慈悲。《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一切诸佛菩萨,都提倡修慈悲心,行慈悲行。释迦牟尼佛为了众生,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久远劫来无数次舍弃头目脑髓,乃至财物、王位等。不仅仅是对人类慈悲,对天人、阿修罗、地狱众生、饿鬼众生、畜生都充满了慈悲,对一切众生都慈悲。
有些宗教,也讲到博爱、仁爱、善,但从时间上、广度上、深度上,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佛教的。
释迦牟尼佛对佛弟子说不能杀生——凡有命者,皆不得杀。因为他清楚的看到一切众生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如果真正爱自己的生命,就不应该去伤害其他的生命。中国古人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佛陀说不能偷盗,因为每个人挣来的钱都是血汗钱,都不容易,这些钱财又是用来维持生命的,所以偷盗其实是间接的杀生。偷盗了别人的钱财,就会给别人带来痛苦i的同音词,小则伤一家,大则伤一国。
释迦牟尼佛说不能邪淫,每个人乃至小动物对自己的配偶都有感情,都有依恋。在别人夫妻中间横插一杠子,这对人家夫妻双方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释迦牟尼佛说不能够妄语,就是不欺骗别人,欺骗别人会给别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伤害。
佛门中所有的戒律都围绕着“慈悲”,乃至所有佛法,所有佛弟子的行为要求,甚至仅仅一个出家人走路的动作都包含了细致深入的慈悲的要求申春玲。
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精髓就是利他,时时处处一心为利益他人。
再看佛陀的能力,为什么说释迦牟尼佛最有能力呢?因为佛具有圆满的智慧和慈悲张首芳简介,这种智慧和慈悲结合起来就会出现最圆满的能力无上神道,超胜一切,恒时具有。一个人有爱心再有智慧,就会在他的身上表现出惊人的一种力量。
比如,一个母亲爱儿女爱到特别深的时候,当这个儿女有很多的麻烦和痛苦的时候,这个母亲会表现出她超人的一面。
释迦牟尼佛慈悲众生,不是仅仅对一个众生,不是仅仅对几个众生、不是仅仅对一类众生,而是对所有的众生都慈悲内功图说。不是一秒一分,不是一日一夜,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修慈悲。圆满佛果后,更是恒时周遍的慈悲一切众生。同时,他又具足最圆满的智慧,这种智慧照彻万法实相。所以,佛具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总之,他具有强大的力量,一切众生、一切其宗派的教主远远不能相比。对于这一点,也应当带着公正的态度,来观察。
再看释迦牟尼佛的平等心,在所有的学说、宗教中,佛教是最讲究平等的。在整个宇宙中,最大的平等、最究竟的平等、最彻底的平等在佛教中。
释迦牟尼佛成道时,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用他的大智慧眼,看到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种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佛性,和观世音菩萨的佛性,和凡夫俗子的佛性,和一条狗、一只蚂蚁、一只蚊子的佛性是一摸一样的。只是凡夫众生的佛性被罪业遮蔽了,但只要通过适当的方法修行,最终都能够转凡成胜,都能够成佛。
释迦牟尼佛和十方三世一切佛,不是一开始就是佛的,不是一出生就是佛的。他们过去也做过凡夫俗子,也做过畜生,但后来通过修行,他成佛了。所以古人说“彼既丈夫我亦尔,奈何于此而自屈”。
就像一个母亲得了极重的病,承受极大的痛苦,后来通过适当的方法把病治愈了。这时,她看到她的儿女们也患了和她一样的病,还在病苦中挣扎,她的内心充满不忍,就一定要把治病的方法告诉儿女们。古人说“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佛陀讲法,就是告诉“儿女们”:以前我自己也生病,和你们现在一样。通过治疗,现在,我已经康复了。我把我治病的方法告诉你们,你们依教奉行,也会康复,像我现在一样。
佛陀没有以一个主子的身份出现,他没有说,你们祈祷我,哀求我,膜拜我,你们的生死由我来定,你们永远是奴才,让我高兴,我就对你们好一点。让我不高兴,你们就遭殃。我永远是主子,你们永远是奴才。你们修行最多使自己从小奴才变成大奴才。佛陀没有这样说,他以大智慧看到一切人,乃至小蚂蚁,也有佛性,只要修行,早晚都能成佛。他说,佛是老师,法是教材,僧是同学。佛法僧三宝,是帮助众生成佛的,是为众生服务的,是为未来佛服务的。佛是过去的众生,是已经成就的佛南极哥斯拉,众生是未来的佛,是正在成就的佛。就像现在的老师,是过去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可以成为未来的老师一样。
古今中外,无数人追求平等,探索平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他们最幸福的是状态是维持一种暂时稳稳当当做奴才的状态。一旦有一天,做奴才做不稳了,就开始闹种种的战争、运动、革命、改革,等等,重新缔结奴隶主与奴才的关系,轮番交替,推动历史的车轮,其实只是相互利用而已,一旦一方的作用退失了,就意味着所谓的平等被打破了。“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就像两排牙齿,缺了一方,就咬不了东西,但两方又互相碰撞损害。世间的一切关系,都摆脱不了互相利用、互相损害。这种情况下,永远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平等,永远不可能找到永恒的平等。
岂不知,真正的平等,是建立在内心上的。如果心不平等,而想在物质上、地位上、权力上、民族上、法律上、感情上得到平等,就永远是竹篮打水,劳而无功;石头打天独脚仙茅,空空费力。只有心平等了,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平等。所以,想要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平其心。心平则天下平,心平则宇宙平,心平则万事平。
佛法中,一切都建立在智慧、慈悲、平等的基础上返利邦官网。尤其佛法是认识心的大智慧,只有通过佛法,才能够真正的认识自己的心,以及一切众生的心。也只有通过佛法,才能真正成功的做到训练、改造、和完善自己的心及一切众生的心。修行就是认识心,改造心,或者说转变心。通过改造心,就可以改造身,就可以改造命运,就可以改造社会,就可以改造全人类,就可以改造大自然,就可以改造整个宇宙。换句话说,通过学习佛法,就可以改造心、改造身、改造命运、改造社会、改造全人类、改造大自然、改造整个宇宙。
释迦牟尼佛通过久远劫来的修行,圆满成就了佛果,真正达到了大平等,并且千百年来,教导他的弟子们践行平等。
佛法中,讲究修四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远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愿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也就是说,做为一个佛弟子,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你必须把水端平,冤亲平等,众生平等。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和其他宗教的一些大师的传记,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当释迦牟尼佛受到他人的陷害时侣皓吉吉,佛陀是没有嗔恨的,从没有见到听到说,佛发怒了,佛有烦恼了。没有,从来没有!更不会有报复,而且不但不报复,当这些人有苦有难的时候,佛陀依然慈悲对待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佛陀有一个堂弟叫提婆达多,他多生多世中一直在给佛制造种种障碍、损害。在《大涅槃经》中,佛说,我对待提婆达多和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罗睺罗是一模一样的。在另外一部经中佛说,一个人用刀割我左胳膊的肉,一人在我右胳膊上涂旃檀香,我的心对这两个人完全平等。
佛陀具足四个条件:
第一、他有智慧,有圆满的智慧。他能认清道路,可以做为我们的引导人。就像我们要走一个远路,他有眼睛,我们是瞎子,跟着他也会走上好路的。
第二、他有慈悲,有圆满的慈悲。他永远愿意帮助我们。当我们受苦的时候,他同情怜悯,他难受,他不忍我们受痛苦,他一定会伸出援手。他有好事,有好东西,肯定愿意和我们分享。
第三、他有能力,如果仅仅有智慧有慈悲,没能力,这叫“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解决不了问题。而佛陀有能力,能够帮助我们。
第四、他冤亲平等,任何人,任何众生,他都不愿意舍弃。所以,无论我们曾经做了什么坏事,乃至伤害过众生,伤害过父母师长,伤害过佛弟子,伤害过三宝,他都不会怪罪我们,都不会嫌弃我们,都愿意成就我们。
有些人说,如果不是佛菩萨怪罪,为什么我遭了报应了。应该知道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作自受的道理。佛菩萨惩不会惩罚谁的,而且在整个宇宙界中,任何众生所承受的快乐或者痛苦,都是自己行善或者造恶感召来的,绝对不存在什么救世主。佛说:“我为汝说解脱法,当知解脱依自己。”什么能惩罚别人的这个主,那个神,过去、现在根本不存在,未来也不会出生。
在其他的宗教里面说某某一高兴,我就上天,某某一发怒,我就下地狱,这是一种很幽默的说法,对于得了抑郁症的人,或许可以让他微微翘一下嘴角。如果某某还有“发怒”,可见,某某的心中还有地狱的种子,还是一个被烦恼的绳索捆缚的凡夫。
罪业、善业,都是自作自受,已做不失,未作不得的。同时,通过合理的方法修行——断恶行善,可以转罪恶为贤善。
这就像种地的时候,你有种子,你能够在这个地里下一种子,这个地就是三宝田,你下一个种子它就给你提供一个成长的空间。所以,佛法僧三宝就像一片地叫做福田,会给你出生福德、智慧。在种地的时候,佛法僧就像阳光一样,他无私地普照着大地,能够让我们发芽。佛菩萨又像和风细雨一样能够滋润我们的善根。但是真正要成长,是靠种子自己——真正要解脱,是靠自己。
以上讲了我们皈依的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智慧、慈悲、能力和平等心。如果具备这四个条件,叫上帝也可以,叫佛也可以洛威拿,叫观音菩萨也可以,叫真主也可以,叫土地神也可以,叫老狗也可以,叫牛粪也可以,叫大师也可以、叫神仙也可以。如果不具备这四个条件,即使叫万能,也仅仅是一种欺骗,叫得再怎么响亮,也掩饰不住内心中的空虚和不安。
如果再补充一点,就是第五个条件:首先他没有我们现在有的烦恼和痛苦。也就是说,他已经远离了一切痛苦、烦恼、罪业。我们在轮回中,他已经脱离轮回了。我们有的烦恼和痛苦,他都没有。就像如果我是个特困户,他必须不是特困户,他才能帮我,而且他越富有,就能越多的帮助我。那么整个宇宙中谁最富有呢?只有佛最富有。佛远离了一切罪业,一切痛苦,一切烦恼,《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的所有的痛苦全部解决了,是全宇宙中最自在、最慈悲、最有智慧、最有能力的,这样他才能引导我们走向解脱。
谁具足这五个条件,我们就皈依谁。不管他是什么,叫什么,说了什么。因为只有具足这五个条件的,才能靠得住。否则,靠山山倒,靠鬼鬼跑,靠水水干,靠车车翻,靠儿女儿女不孝,靠脸,结果脸会衰老。说明皈依的对境找错了。
拿着这五个条件,满世界去找,就像招工单位开出条件再去招工一样。最后您会发现:佛菩萨圆满具有这五个条件,真正地能够解决我的问题。所以,我们选择皈依佛。法是佛说,僧是佛度,依法而修行者。所以皈依三宝。
第四、如何得到皈依,或者说如何成为一个佛弟子。
从非佛弟子,成为佛弟子,就是看能不能得到皈依戒。如何得到皈依,就是如何得到皈依戒。真正相信佛菩萨存在。真实地相信,带着一颗清净心、恭敬心、虔诚心在佛菩萨面前发一种决心、发一种誓愿:从现在起,我就皈依、投靠佛菩萨,做佛菩萨的弟子。当这种真诚的心升起来的时候,师父带着做皈依的仪式,当师父三遍弹指时,观想“我得到了皈依戒”就可以了。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一颗清净的、真诚的皈依的心。
第五、皈依之后要做什么。
皈依之后,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佛法根本不会从负面影响我们的生活,更不可能障碍我们的生活。凡是认为佛法障碍生活的,都是想错了,甚至在错误的想法支配下做错了。皈依对我们有百利千利万利而无有点滴微尘许的危害。
释迦牟尼佛做为一个太子,舍弃了皇宫的生活,最后出家成道。成道之后,把他的佛法传遍印度各个阶层。印度四个社会阶层中从最高的刹帝利或者婆罗门,到最低的首陀罗,全部皈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后来佛法传到中国,也是这样,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佛法都为他们接受。为什么呢 ?因为能够解决所有人的问题。
皈依是佛法的入门,只要相信佛法僧,依止佛法僧就可以皈依。关键是要有一颗皈依的心:三宝是我们生生世世的依靠,我唯一皈依三宝。
皈依之后没有太多的要求,在这里只讲六点:
第一、皈依佛,我们再也不要皈依天魔外道和其它外道的邪教。我有最好的东西,我还找其它的,这是智慧不够。山珍海味不吃,皇马vs赫塔菲非要吃糠咽菜,这是不是智慧不够。
第二、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藉。皈依法宝之后,佛法已经够用了,再也不依修外道的典籍,把这些全部都放下,假使它们有些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在佛法里面也都包含了。就像我拿着一块黄金,他拿着一块白银,黄金里面绝对包含着白银的价值。至于铜铁等的价值自然已包括无余了。所以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藉,不要搞外道邪法。学正法,“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都已经感觉时间不够了廊下生态园,怎么还能去学这些本分外的活计呢?纯粹是妨费道业!
第三、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在学法初期,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还不稳固,这时不应该接触这些外道教徒。如果跟他们混在一起,容易受他们的影响,这很危险。远离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当自己真正见解稳固了,应该去度化他们,那时,就应该去接触他们,甚至变化成他们的外道大师的形象,去接引他们,引导他们修学正道。
下面讲三条应该做的:
一、皈依佛,见了佛像要恭敬,要供养、要礼拜微笑的起点。
二、皈依法,至少四句佛经的偈子要念,比如《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要念诵一下。念阿弥陀佛、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也可以。念整部经更好。
三、皈依僧,对于僧众要恭敬,出家人不管是凡是圣,都要好好恭敬。世间有一句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法赖僧传,所以一定要恭敬出家人,恭敬一切出家人。哪怕一小片僧衣掉在地上,也要恭恭敬敬的捡起来放在干净的地方。
须知,佛法须在恭敬中求英雄之轮!恭敬己灵!
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僧,“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所应惠施,普应惠施……。”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遇到三宝,是极其稀有难得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如果真正想对自己好,就要好好依靠三宝,恭敬三宝,学习三宝,成就自性三宝。人生非常短暂,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2011年9月贵州 遵义)
【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劳烦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