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细雪为啥华人在泰国可以混得那么开?-品味品读古今史

为啥华人在泰国可以混得那么开?-品味品读古今史

泰国前总理英拉和哥哥他信(同为泰国前总理)在2014年访华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聚焦点除了在英拉气质出众的容颜外,还有他们兄妹回乡探亲一事。英拉是泰国第四代华裔,她笑称自己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其高祖来自广东梅州。
泰国有很多这样的华裔,在政坛在商场在科教文卫,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与其他东南亚各国相比,除了以华人族群为主导的新加坡外,泰国华人大概是最能混的开的。
不管是和中国有着相似体制且渊源颇深的越南,还是以伊斯兰教立国的马拉西亚和印尼,都有排华、反华的黑历史。华人只是有钱,但无权。
那么为何泰国的华人能够一枝独秀呢,是他们脸比别人白,还是另有他因?小沈阳曾说“要往祖坟上刨”,然也!我们就来刨一刨为何华人在泰国能混得开!
五花八门的历史移民

泰国与地球上的标志
泰国旧名暹罗,很早之前就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
秦汉时期,中国的统治者们在两广一带设置郡县,开始和东南亚初步接触,西汉时还有使者打卡泰国南部亚联公务机。随后不管两边朝代如何更迭,中国与泰国的联系虽有中断,但从未停止。
要说真正有华人开始成量的移居泰国,大概可以追溯至宋朝时期。史载位于泰国的罗斛国和宋朝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时人常看到大量商船往返于福建泉州和罗斛之间。
宋朝人朱彧曾经曰过:“北人过海外dobot,是岁不归者,谓之住蕃”。商人重利轻别离武士僵尸,宋代商贾出海贸易数年才归,甚至不归,就是所谓的“住蕃”。这些“住蕃”的商贩,可以视为早期商业投资移民。
这种情况到了明朝更甚,明代黄衷《海语》记载说“有奶街,为华人流寓者之居……”可见当时华人在泰国之繁盛,已经有专门的聚集区。明朝末年,荷兰在泰国北大年的驻扎官写道,华人的数目远远超过当地居民数。虽有夸大之嫌,但也略可窥见事实一二。
现在很多男同胞在异国他乡,找对象都还要瞄准同胞,但那时中华男子可不这样。由于当时出国者皆为男子,数年才归或者不归,就不可避免的与当地女性通婚。用直男的话来说民国二小姐,可谓是扬我国威。
扬国威的同时也有缺点,那就是后代被逐渐同化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泰国人,“国无姓氏,华人流寓者始从本姓,一再传亦亡矣”。
除了这些投资移民,还有种则是难民,为了躲避战乱南下。
南宋末年宰相陈宜中,在元军铁骑大肆挞伐之下乔艾莉·波妮,逃往东南亚希望可以向占城借兵抗元。不料元朝占领占城,只好败走至遥国(暹罗)终老。真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养老啊。
在战争频仍的朝代,这种躲避战乱的移民虽无数据可考,黄慧颐但可以肯定大有人在。陈宜中能从越南占城逃亡至泰国地区定居,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已有华人居住,不然单是语言及线路问题,就足够陈宜中抓耳挠腮了。
宋元之际,泰国地区还存在另外一个名叫素可泰的王国,其统治者兰甘亨王为发展本国陶瓷业,在访问中国时,把一些中国瓷器匠带回国。这勉强算是一种技术移民。
经商投资、避乱逃荒、技术移民,都算得上正道,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能 “合法移民”,难道就别无他法了吗?有的,那就是当海盗。
明朝后半叶,闽粤两省赫赫有名的海盗刘道乾因走私贸易,为朝廷所不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多次与朝廷博弈后率领2000余人,白艚船100只前往到泰国南部北大年港,受到“霸道总裁”北大年王赏识。
北大年王不仅将女儿许配给他,并“划出所属之地若干,使道乾率众居之。” 这给钱给地嫁女儿,简直羡煞我等屌丝啊!
移民方式虽然五花八门,不容否认的是,华人在泰国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仅在有明一代,由于中国私商的崛起,挤压了朝贡体系的空间(朝贡体系本身就是小国以本国礼品换天朝上国赠品的手段,往往收获颇丰),暹罗前往明朝朝贡次数不断下降。而在泰国的华商们,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也渐渐得到了与之相匹配的地位。
耀眼的华人之光

Statue of king Taksin.
《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二·外国五》记载,1480年左右,有“汀州人(福建)谢文彬,以贩盐下海,飘入暹罗,仕至岳坤”。
啥意思?就是盐贩子到泰国当了大官!
这有啥,还有中国农民之子当了泰国国王的呢!
泰国吞武里王朝(1769年―1782年)建立者郑信,更是华人荣光。其父郑镛原本不过是广东潮州破落的农民。清朝雍正初年南下暹罗谋生,先是贩卖水果,后来包揽赌税,渐渐发达,并在当地娶妻生子神道苍天霸血。
郑信出生后不久,父亲撒手人寰,所幸被时任暹罗财政大臣披耶却克收为养子精心抚养。成人后,郑信被任命为达成的长官,封爵披耶红土香,泰国人通常称他为披耶达信。
因其在国家四分五裂时统一泰国,恢复前朝疆域,被誉为泰国历史上第四位大帝,时至今日仍被泰国民众爱戴不已,专门把12月28日设立为“郑皇节”以示纪念。
这简直就是令人热血澎湃的泰国梦啊!
尽管吞武里王朝仅存在了十三年就被承袭至今的曼谷王朝所吞并,但华人在泰国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受阻,反而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拉玛一世末期,在曼谷的华人达25000人。拉玛二世时,据英国驻泰使臣约翰?科洛夫德记载:“泰国贸易船队年……雇华人达4912人”、并且每年新增约7000人。到了三世的时候,华人已经多到了不得不设立华人县长来管理各地华人了。
近代以来,由于华人长袖善舞、勤劳聪明,适应随着西方轮船一起进入的自由经济模式,成为泰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积极参与政治领域且成绩不凡。单从政界高层来看,自第18任首相起兵锋天下,几乎所有首相都有华人的血统。
“通天达地”的深层原因
时至今日,泰国6000多万人口中,华人约有900万,占全国人口的14%,在泰国政治和经济领域,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细雪。
除了人们熟知的泰国前总理他信、阿披实、英拉等政界领袖,以泰国最大商业集团正大集团董事长为首的前几大富豪等等都是华裔,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足以牵动整个泰国社会。
究其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历史渊源。历史上与中国交往密切就能让华人在泰国混得开吗?如果这样想实在是图样图森破,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多了去了。
不说向来与中国交往密切的印尼(爪哇),就拿越南来说,越南的古代就是和中国纠缠在一起的,不仅汉朝时期汉人赵佗南下建立南越政权,而且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越南都作为中国的附属国或者省份存在,甚至于他们的历史典籍都是由汉字书写。
现在呢?越南不仅废除了汉字,而且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历史上与中国的交往魔鬼的精神,就是不断抗击中国侵略的历史,历史包袱很重,间歇性发作排华。
所以说,华人之所以在泰国混得开,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主动积极融入当地生活。
诚如前面所讲,即便在明朝时期,中泰混血后代基本上对于泰国非常认可,而且积极学习泰语,改换泰文姓名,融入当地社会。
另外,虽然泰国与中国存在着朝贡关系,但基本上很少受到中原王朝对于内政的干扰,充其量就是主动受天朝敕封,以抬高自己在东南亚的地位。你看看,天朝上国都认可我,多有面儿。历史上不曾有过所谓“屈辱”的历史,因而也就不会有历史包袱。
除此之外,不可忽视的是泰国举国礼佛,民众怀有包容之心,友善不排外使得华人有归属感继而产生了国家认同感,所以在为泰国的发展中也就更不遗余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现在很多国人将投资置业眼光瞄向了东南亚,泰国无疑值得瞩目。以史为镜,有着长期平和的华人发展历史;以时来看,政局相对稳定,经济较为发达,民众相对平和,宗教更是宽容。
《福建侨报》曾将泰国成功解决华人问题归结为“政治待遇平等、社会地位平等、经商机会均等”。纵观整个东南亚华人发展史关家垴战斗,堪称难能可贵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