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魃【视频】|所爱深且重,只恨太匆匆,我不想一生谨慎却丢了根(终章) 北漂女子图鉴-大眼睛消费指南

【视频】|所爱深且重,只恨太匆匆,我不想一生谨慎却丢了根(终章) 北漂女子图鉴-大眼睛消费指南


谨以此片献给
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
和所有牵挂着子女的父母

??时长:3分40秒
耗费流量:11.9MB

后台回复“回家”给你一个特别推送??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这首小诗名叫《你还在我身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退路,那里站着的是自己的父母,有无穷无尽可以挥霍的爱。

第一次看《请回答1988》的时候,多数人记住的只是德善和朋友们单纯美好的友情。可第二次打开,却会为了大人们的感情哭的不能自已。
像是成宝拉结婚前送了一双皮鞋给爸爸,爸爸收到后很高兴,一直感叹“宝拉怎么这么了解我的码数呢?怎么会这么合脚呢?”结果结婚那天,宝拉看到父亲的皮鞋并不合脚,还塞着纸,然后崩溃大哭。

《请回答1988》里面关于亲情的片段有很多很多。
面对二女儿的控诉,成爸拿着蛋糕小心翼翼的跟二女儿道歉,“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就像小时候每次我妈把鱼头夹进自己的碗里,把鱼肚子那儿最细腻的肉留给我的时候。
我一直以为她是真的爱吃鱼头,懂事了才知道满是鱼骨没有肉的鱼头,谁都不爱吃。

就像我开学前和爸爸讲:“暑假回家没什么意思,倒不如去北京,找个实习锻炼锻炼。”他顿了顿,和我说:“这是好事,长大了总该要闯一闯。”
但我知道,他其实想说:“回来吧,我们一家人待在一起,就是最有意思的事啊。”
人们总是这样
对最真实的情感
也最羞于启齿

不管我是否长大
他们都是义无反顾地站在我身后的人
你们这么喜欢别人家的孩子那别养我了!——12岁的我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心态或者经历,小时候可能会嫌弃父母,长大后却又总是心疼他们。

小时候爸妈总爱把我和别人孩子比“你看王阿姨家的孩子都钢琴十级了还年级第一,你一天天的就知道玩游戏!”
听着不爽也不敢反抗,怕被说不孝顺;烦透了,王敏彤反抗一下,他们说我是翅膀硬了,用不着他们了。
当时的我想赶紧长大,赶紧考大学,赶紧脱离爸妈的魔爪红利圈,越远越好,支援大西北我也愿意。

报喜不报忧
是我们的漂泊病——22岁的我
谁没点不可一世的梦想,在这个年纪里,一切都很暗淡,只有梦想闪闪发光。
北京有最好的资源,最大的市场,最多的机会爸爸叫红旗。不试一试吗?抱着这样的心态离开家的人很多。

高考结束后,父母问我要报什么学校,从我知道考大学这个概念始,就坚定了不想留在武汉的决心。
为什么?因为已经被管制了18年郭晨东,我想拥有自己的生活。
哪里合适?北京。因为平台好,资源好,机会多。
爸爸只是沉默冯开诚,妈妈收回了在嘴边想要劝我去武汉大学的话。买好票准备去北京,身边朋友都劝我再想想,我说没事儿,我爸妈放的下这个心。

但后来我发现他们嘴上一个劲儿说的没事儿都是骗人的,我妈还是有一次哭着和我打完电话。
有时候觉得,像旧时代没有手机的时候也很好。在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他们总能从我的声音里听出情绪,然后就是一夜的辗转反侧。
我小时候无比希望能挣脱爸妈的管束,不用听他们每天来烦我。

但是后来发现,平时我爸基本不和我说话,对我就是“你该干嘛就干嘛别烦我的状态”。
但是我来北京之后逢年过节第一个给我发红包,农历阴历生日还有个什么日子连着三天一起转账,搞得我要六十大寿一样。
“你工作不要省,该吃吃该玩玩,不要老是坐着,要多锻炼。爸妈这边都好,没事的。”

但是我放假回家的那几天,他们再忙都能把手上所有的事情都推掉,陪我吃喝玩散步。
明明他们很有事的。

●你吃饭了吗魃?
每次打电话回家的时候,我妈、我外公、我奶奶总是会问我“吃饭了吗?”不管我是下午三点打的,还是晚上十一点打的,第一句都是“吃饭了吗?”
我有一段时间,很难理解。是不是没话说呀,几点了我能没吃饭吗?我就是那么不会照顾自己的人吗?我都成年了好不?
后来等我有了喜欢的人,每次打电话都会罗里吧嗦问一下跟“你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呢?”差不多的问题。
那时候才知道
每一句“吃饭了吗?”
都是大写的“我想你了”

●爸妈的朋友圈从不炫富,只炫你
刚来北京上班的第三个月,发工资时给妈妈买了一条施华洛世奇的项链,正赶上放假回家送她,她小心翼翼的摸着项链跟我说:这项链肯定很贵吧?你哪来的钱买啊,你快把它退了吧,咱别浪费钱了。
我迟疑了一会说“妈,这个很便宜的,我才有钱给你买的,你就戴着吧。”

妈妈对着镜子转了一圈说“妈妈一点也不喜欢戴这种东西,老是隔头发,你下次可别乱花钱给我买这受罪的东西了啊,知道没?”
我笑了笑安慰她说知道啦知道啦,以后不买啦。
回北京之后,看到妈妈发了朋友圈,晒出了我送她的那条项链,还附上了从下往上拍式的中老年人自拍,文字内容是:宝贝女儿给我买的,好漂亮啊,好喜欢,女儿真的是贴心的小棉袄。
爸妈总是这么“虚伪”

他们不是不喜欢我给他们买东西,而且怕我浪费钱,觉得我的钱不该浪费在他们的身上。
他们想装作一个省心、乖巧、懂事的大人,不想消耗我的钱,也不想消耗我的爱。
但是如果我不主动一点,他们会装懂事一辈子。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爱在斥责里,大一些爱在唠叨里,再大一些爱在嘘寒问暖里。独立了,爱却又在欲言又止里。
再过几年
爸爸就拉不动你的皮箱了——51岁的爸妈
我有个朋友今年28,正是家里催婚的年纪,回家过年10天假,安排了6个相亲,还总暗示她赶紧结婚生孩子himym。
假期结束他爸送她去机场,还一直念叨最后那个小伙子各方面都挺好,让她们相处一下试试。

本来心里不舒服的她终于爆发了,朝她爸劈头盖脸一顿发火:“我念书不是为了嫁个好人。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还没结婚给你们丢脸了?本来想养个女儿早早嫁出去增值,结果我年龄大了担心贬值了?说到底还是为你们自己。”呛得她爸一路没话。
等到飞机落地了才收到她爸的微信。
先是很认真地道歉,接着写他也老了,每次看她一个女孩子自己拖着皮箱从上海到家来回奔波就很难受。“再过几年,爸爸就拉不动你的皮箱了。”

四十中后期的年岁,每个人都是怕老的,爸妈不会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恐惧与担忧,只是日复一日的忙着操心。
当我们面对整个世界时,爸妈的眼里始终面对我们,我们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一件在我们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放在他们看来几乎就是和世界毁灭差不多重量级。

比如前段时间在网上很火的吐槽:当你把自己关房间里处理事情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个脑袋时不时探进房间问你冷不冷、热不热、明天早上吃包子还是油条。
当我们忙于追逐世界而一次次拒绝他们的帮助和关爱时,被留在原地的他们想必是最失落的吧。

常常听到身边长辈说“看不懂这个时代,看不懂这个时代下的你们。”
我们不知道要怎么把这个连我们自己看不懂的时代解释给家人听,于是千言万语不如一句“一切都好”来得简单。
我们不希望家人担心而说着“善意的谎言”,可是另一面,家人是依靠、是这世界上最亲的人。
就像视频里的情节:闺女不顾家里反对执意去乡村当老师,爸爸大吵一架后她赌气收拾行李坐车走人,真正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才意识到爸妈才是自己的避风港。
洗手间有蟑螂、灯泡瘪了、感冒发烧... 最后她翻看行李的时候发现,老爸早就为她准备了小医药包,里面的药片也贴心的裁开,瞬间泪目。


最终,消除隔阂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脑袋,而是手拉手,坚决不放手的那颗心噬道,归根结底是家人,被说是英雄,哪怕是英雄他爷爷,最后那一刻,也要回到家人身边。
家人什么都明白,什么都看得透。

他没有说,不是因为他不想和你说,是因为他知道你不想说;
他没有追问,不是因为他不想了解你,而是他知道你不想让他知道;
他没有试着再走近你的生活,不是因为他不想靠近你,而是他知道你习惯的生活需要和他保持距离。
可是,爸妈其实希望你什么都跟他说,而不是听到你每次都只说一句“一切都好”。

离开的理由总是很好想回家的路却越来越远——32岁的我
我们因为走得太快而忽略了父母,当我们想要去对父母表达爱时,却又发现怎么也找不到方法了。
我公司有个同事,叫他阿白吧,跟我是上下级关系。
小时候家境比较困难金丝蓉,他形容自己是“玩命读书想走出山里的孩子”。后来走出山里后,他又“玩命工作”,想在大城市扎根,让家里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他工作真的很拼,加班到两三点对他来说,家常便饭。因为他对每份策划案都雕琢得很细致,做起来竞标方案的狠劲儿,他们组的人都害怕。
他确实成为了世俗标准的“赢家”:高薪岗位,妻子贤惠,儿女双全。他也如愿把父母接到大城市,让他们过上了他期望父母能过上的生活。
一切都很完美,除了:他经常在各种家庭聚餐中离席。

他的爸妈用了各种方法,见他一面:为了让子孙在老人家里留久些,70多岁的老人家,营业厅一个个跑,就是为了给家里连上wifi,这样年轻人就舍不得走了;半年不见儿子,他妈妈甚至骗儿子自己生安东尼沃克病,这才见了一面。
“我以为很孝顺,其实最没有心!”
上年年末,他累到胃出血,生病的时候,老板还一直打电话询问工作。
那时看着陪伴他左右,已经很年老的父母,好久没有陪伴的妻儿,他恍然大悟:他已经拥有最珍贵的人,为什么还要自己毁灭掉一切呢。

后来,他辞职了。据说,他辞职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父母、妻儿,回老家住了半个月。
大概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法门寺猜想,在想父母的时候,总觉得陪他们的时间太少,可是却又无能为力。

前半辈子为自己活后半辈子为儿女活——61岁的爸妈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尤其放不下对孩子的责任,他们经常比我们还急,焦虑着买房、攒钱,子女能不能结婚。但是,他们不再年轻了。
已经过了50阮日生,他们中有些人不愿退休,有些人不舒服也不敢去医院,还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帮着攒首付,未来还要帮着带小孩。

小区门口摊煎饼的阿姨今年失踪了两个月,回来一问是儿子结婚了。
她在北京摊了十几年煎饼,到今天还在住每月 800 的合租大院。
给儿子付了首付,终于熬到儿子成家,她还是要回北京。
她想着小两口还要还几十年月供,想再帮着点,“我就这点本事,再过两年就干不动了。”
54岁,她还站在街口卖煎饼,年龄增长,她的腰椎和肩膀早开始疼痛穿越市井田园。
很想再为你拼一把
可是力不从心了

花花世界晃得我们睁不开眼,有无数新的价值观冲击着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
有越来越多的所谓的朋友出现,带给我们没有见过的、光怪陆离的一切。我们开始质疑他们曾经教给我们的一切。
我们把父母从自己的新世界里隔离了出去,我们对着刚认识的朋友讲述自己的生活、喜好、理想,而父母却只能从朋友圈里知道我们的近况。

他们只好笨拙地给你发送那些看起来无用且可笑的信息,因为他们仍然急迫地想要为你做些什么,尽管你一遍遍地说着用不着、没必要,他们却总是放心不下,只好以自己的方式关心着你。
而你却任性地大踏步往前走,甚至连头也忘了回。我们在年轻时,一直都迷恋、追逐那些自己喜爱的,却没有在意默默爱着我们的父母。

年轻时,我们总是醉心追逐我们喜爱的,不太在意爱着我们的。对陌生人微笑,向广阔的世界展示理想,却不愿和爸妈多说什么。
我们以为他们会一直都在,回头就在,所以就任性地往前走,根本不回头。
在你眼里,爸妈有时真是又烦又笨,总问你考公务员还来得及吗?给你发一些无用甚至可笑的养生偏方或楼市小道消息。

跟他们说用不着、没必要,他们却总放不下,信息还在一条条来。
他们的方式,在你看来可能笨拙且无用,但大部分时候,这是他们唯一会的方式。
别一棒子打死所有笨拙而粗糙的爱意

话语包含着真心,所以一句话,也带有体温兜的笔顺,所以哪怕是一句话,在这冷酷的世界中,让人维持生存的体温,能够活下去的,不是了不起的名言,也不是有学识的话语,而是爸妈一句有体温的温暖的话。
或许家人不懂,但懂不懂什么可重要呢?

“我生命的百分之一用来维持我的生活
百分之九十九用来维持爱你。”
谈恋爱时最擅长说的我爱你,却在爸妈前难以启齿了很多年,不过没关系,爱说不说出口,都不重要。
就像《稻香》里唱:“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就像我们一直都是最亲的人啊。


有没有那样一刻
你理解过父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