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刘若敏:采冰者说-文化范儿
刘若敏:采冰者说
采冰者说
每年冬季的哈尔滨,银装素裹,滴水成冰。盛大的冰灯游园会以及绚丽的街头冰景都令游客流连忘返。在观赏这些琼楼玉宇的同时,很少有人想到,这些晶莹的冰块都是采冰农民工顶着凛冽的江风,冒着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辛勤劳作换来的。
二十年多前,采冰地段设在公路大桥西侧冰封的松花江南岸。农民工把江水中冰块用绳子拴住,然后由老板子在空中一声鞭子脆响,赶着马把江水中已切开漂浮着的冰块拖上岸来。负责装车的六个人在货车箱搭上跳板,装车是用人力,四个人在前边用绳子拽,两个人在后边用钩棍推,一齐把冰块拖上上车。那场面紧张刺激,马的嘶鸣和人的喊号子声融在一起,那么原始。我在现场端着孔雀牌单反照相机拍了好两个胶卷,直到照相机被冻得快门不开才罢手。
如今的采冰场面,我站在一公里以外的报业大厦五楼,用望远镜看到过,依然是很繁忙的景象。但是,距离太远我听不到现场的声音女子按摩诊所。
今天中午,阳光明媚,我带了摄录一体机恶人大明星,用了近一个小时,从冰封的松花江面上徒步过江,来到采冰现场。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就要到了,三千多名人员在紧张地做着准备工作陈皮酒。他们时间很短,从开工到竣工,只有二十天时间。就要完成全市所有景点和街头的冰雕。
雕冰的队伍以城里的工人为主朱棣文小学,有的是业余爱好者临安人才网,而采冰的主力军是农民工。每年的采冰的大军有上千人。他们大部分是来自哈尔滨近郊以及双城、呼兰、肇东的农民工谭什成。采冰点在松花江公路大桥东西两侧冰封的松花江北岸上同时进行李弘毅微博。
看到我拿照相过来,立刻有一个拿着小红旗的工作人员迎过来,说:“不要走新冻的冰碴,那一带不安全。”
我告诉他:“我想拍些照片项堃。”他就热情地领着我到了采冰现场。我看见漂浮冰块上站着人,像踩着木筏子滑行,真为他捏一把汗。他手里拿着冰上打鱼人用“冰镩子”,正在把大冰块儿切成小块儿。岸边被冻了实底的冰面上很多农民工,在不停地用有钩子的木棍,一起搭上冰块儿拖出水面。让一个工程叉车托起,运到远处货车上。
一位在清理碎冰的老赵告诉我,他是松北区万家镇的农民,采冰的活儿他年年干,他的儿子也在采冰工地开叉车。每人平均一天采冰十立方米,一天能赚一百五六十元。他们早晨六点天不亮就到岗开始动工马西屏,晚上干到六点多才收工。哈尔滨现在每天下午三点多日落,他们是早晚不见太阳合抱木装修网。采冰工地上像他这样的农民工有一千人左右,来自双城、肇东、呼兰、阿城的比较多,宾县和五常的也有。
在开始采冰之前,他们选择冰的质量好、晶莹剔透的江面。然后,在岸边的冰层下打上数十根木桩,用于支撑过往的运输车,防止冰体滑动造成车辆“砸漏子”。如果他们不介绍,我还真不知道,这是冰块儿上岸的临时码头决胜二十一点。
电锯手在冰面上使用电锯按规格尺寸比例横竖切割成块,一般是一米宽。冰层厚度约为三十五厘米左右,但不能切割得太深、太透,只划到一半深左右就行了,剩下的就由断冰工用寸劲击断嘀嗒小说网。要保持冰面的一定拉合力,几个人站上去压不沉。
然后,采冰人就可以采冰了。断冰工先要将采冰的巨大冰面打成标准为一点半左右长、八十厘米宽的冰块儿。这些都在江上完成。每次在把冰块儿拖上冰面时,我听出来他们哼唱的是东北伐木工人的号子。就在这种劳动号子声中,农民工借助冰在水中的浮力和冰与冰之间滑动,齐心协力地把重达数百公斤的冰块拖上岸来爱情诗集,然后,山本一木再由叉车将冰块装上大卡车运往各个景点左央。
宾县农民老张说,工地上采冰的人大多是城边子的,像他这样来自宾县的很少。他几年前开始在哈尔滨群力的建筑工地当力工,到了冬天,工地停工没活儿干,他听工友说采冰工地缺少会使用冰镩子的力工,他就来试试。如今异界狂龙,他不仅自己成为一名熟练的采冰人,也把村里不少人带到了采冰场。他们五个人在河柏小区租的房子杨德才征婚,离采冰工地步行才半个小时长乐林场,吃住都很方便。三棱镜采冰结束后,他们还会到一些景点,帮助承包冰雕的艺人,干些辅助的雕冰工作。一年的采冰期结束,每个人都能赚到四、五千元钱。
万家镇的老赵说:采冰这活儿赚钱把握,从不拖欠工钱。但这活儿也很遭罪柯哀分析文,江边的穿堂风很猛,一不小心被江水溅湿棉衣,不一会儿就能把衣服冻成铠甲,走路像机器人一样。
1997年12初稿 2008年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