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餐料【读书笔记】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一借书生

【读书笔记】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一借书生



本书生很荣幸收到@小杨同学的读书笔记投稿,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下面我们就点开上方的曲子,静静的品读该同学的读书笔记吧。

村上春树的一本书,算是我第一次认真阅读完的他的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一本书?在我看来,这本书情节引人入胜,而且结局回味悠长,或许有些戛然而止的意味深长,总体来说少帅传奇,值得一读。
许多国外的书翻译成中文后多少会失去一些原来的味道,或者说会带给人理解上的部分误解,包括文化差异会让人感觉多多少少有些不同,这本书似乎没有太大这方面的问题。书名就像文章一样,文章中多次强调了“色彩”、“巡礼之年”,穿插在主人公多崎作的故事,看完总有些唏嘘之感。
******************可能有部分剧透的分割线,慎入!!****************************
整个故事的开头是用多崎作的过去作为开始,先写他想要自杀时候的情景滑竿吧,然后交错现在和回忆(其实我一度在想似乎不需要怎么修改就可以成为剧本了),一开始我简单的以为之所以没有色彩指的是多崎作在十六年前的五人小团体中是唯一一个名字中没有带颜色的人,其他四人是青、赤、黑、白。于是作对几乎所有带有颜色的名字的人都很敏感,比如之后遇见的灰田——灰。恰好我就想起来我当时在辩论队的时候一位学姐告诉我的话:“辩论就是要找到黑和白之间的颜色——灰,并利用它。”我不知道是不是作者也恰好听过类似的话,但是确实,灰果然在梦境中做了黑和白中间的事情——说不定梦就是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延续。另外,灰这个角色还给作讲了一个故事,隐隐觉得这个故事解释了什么是“色彩”,可惜暂时并没有办法理解太深。有机会的话,再重新看看,或许会有新的理解。

接下来的故事慢慢地把过去十六年的面纱揭开了一点点,到最后和黑的见面,彻底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秘密烟波钓叟歌。但是,揭开之前,又来了一个秘密,关于沙罗的。当然,这个可能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但是我想,如果没有放下一切的勇气去沟通去了解去探索,历史永远只会是记录在历史书上的样子以及自己所想象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的模样。正如文中所说的【记忆可以巧妙地隐藏起来,可以牢牢埋进地底,可是它形成的历史却无法抹消。历史是不可能抹消,也不可能改变的,那么做就等于杀死你自己。】所以我一直坚持,善于沟通勇于沟通敢于沟通,哪怕暂时得不到真相,至少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当然,任何人在做出这样的努力的时候肯定是内心充满挣扎的,而书中恰到好处地描述了这么一些感觉【自己被四位密友毫不留情地驱逐造成的痛楚,一成不变地长存在胸中。只是现在它变得如同潮水,有涨有落。它有时直逼脚下,有时退向远方,远得几乎看不见】,有时候,我们伤害到别人的同时,何尝不是做了这样的事情呢决战以色列?
当我们在这么一个关口的时候,总是需要有一个朋友或者其他什么事情什么人来给你做一个推力,就好像沙罗的角色一样。
【沙罗:“不过,就算结局残酷寂寞笙歌凉,令人失望,我仍然觉得能和他们相遇对你来说是好事。任何人的心灵能像那样天衣无缝地结合可不多见。何况五个人都能那样结合,难道不是只能称之为奇迹吗?”
作:“的确近乎奇迹。这事情发生在我身上,肯定是件好事,正如你所说。但是正因为如此岑碧青,或者说当它被剥夺时,那种打击实在巨大。丧失感,孤独感……这样的形容远远不够。”
沙罗:“不过,打那以来已经过去十六年多了。你现在是三十多岁的大人了。不管当时的损伤有多巨大,大概也到战胜它的时候了吧。”】
很庆幸,整篇文章有沙罗这么一个人,推动着故事,也改变着作的人生。虽然并没有成功改变作的性格,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封闭自己,认为是自己的错——在知道真相之前。但是,在知道真相之后,他似乎也没有释然。正如他之后想到沙罗的时候所想的【“大概是因为缺乏自我吧。既没有突出的个性,也没有鲜明的色彩。我没有任何东西拿得出手。一直以来都面临这个问题。我总觉得自己是腹中空空的容器。作为容器,也许形成了一定的轮廓,但是里面根本没有可以称作为内容的东西。我怎么想都觉得自己配不上她。时间越久,她越了解我表弟嚣张,只怕越会感到失望,然后终将离我而去原子侠。苏拉文雅”】。
或许这些都源于他的过去接收到的反馈和感受,使得他没有办法正视过去,哪怕沙罗这样说【“你必须正视过去。不是作为一个容易受伤的天真少年,而是作为一个自立的专业人士。不是看自己愿意看的东西,而是看不得不看的东西夺命诱惑。否则你只能背着沉重的包袱度过今后的人生。”】。可是即使无法正对过去,他也没有后悔,有着一种偏执和认同。【“但对当时的我来说,那个五人小团体的意义高于一切。几乎无法想象离开它单独行动这种事波立挺。”
“因为其中存在美妙的和谐?”
“人在其中,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那种特别的感觉。”
“所以你们只好把对性的关注强行锁进某个地方方程式驾校。为了不扰乱五个人的和谐,不让那个完美的小圈子崩溃。”
“时过境迁再回想当年,也许会发现不自然的地方餐料。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那是非常自然的事。我们还只有十几岁,一切都是初次体验。根本不可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所处的状况。”
“就是说,你们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被禁闭在那个小圈子的完美性中夏日传奇。可以这么理解吗?”
“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这样。但是我们是自愿禁闭在那里面的。我至今都不后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夹杂了不少对于性的描写(个人感觉似乎不太适合未成年人?)具体内容就不摘抄了,仅仅作为一个小插曲而已。
回到正题,可能是由于时间跨度了整整十六年,所以作者对于时间的感慨也颇多,比如说作在十六年后看到黑的时候的描述【作此刻看到的,是一位走过了与他迥异的人生的女性健壮的肉体。作不禁深深感受到它的分量。面对着黑,他终于透彻地体悟十六年岁月具有何等的份量。世上有一类东西,只有女性的身体才能传达。】相互之间见面后的感慨【“你说我的样子变化很大。”作说,“我也觉得的确变了。十六年前被那个小团体驱逐后,有一段时间,大约五个月吧,我每天只想着死。真的是认真地只想这一件事。根本无法考虑别的事情。我不想说夸张的话,但觉得真的被逼到了绝境。我到了绝境边缘往里窥探,没办法一开目光。可我总算成功地返回原先的世界。其实那是我就是死去也不足为奇。如今回想起来,可能是脑子出了毛病。不知是精神病还是抑郁症,反正那时大脑不正常,这是实话。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错乱。头脑非常清醒。一片静寂,连一点噪音也没有。回想起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状态。”】时间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到死之间的轮回会带来太多太多的东西,记忆中可能的死亡,和对于过去的回忆,但是无论如何,只有继续走下去,我们也不知道会遇见什么,又或者说所谓的“命”到底是什么,但是走下去就对了。【“今后两个人大概会在各自注定的场所,沿着各自的道路向前走下去吧。就像青说的,已经不可能后退了。这样一想,悲哀便如同水流一般,不知从何处无声汹涌而至。那是透明无形的悲伤顶新国际集团。是他自己的悲哀,又是伸手莫及的远处的悲哀。”】
【高中时代的五个人亲密无间,几乎毫无隔阂。他们全方位地接受彼此,互相理解,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深邃的幸福大真探全集。但这样极致的幸福不可能永远持续。乐园迟早会消亡。人的成长速度各不相同,前进的方向也彼此相异。随着时间流逝,其中难免要产生不谐,恐怕还会出现微妙的裂痕。于是不知何时,那种不谐与裂痕注定变得很难用“微妙”来概括。】我们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团队小圈子,我在组织聚会的时候经常希望能够把小圈子集合成一个大圈子,然后想外扩充和延伸,但是好难,特别对于圈子外的人来说——一如微信朋友圈——你看不到圈子里面到底有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有做好自己,给朋友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文中还反反复复提到了巡礼之年,于是我就去听了下钢琴曲,很遗憾,欣赏不来。但是无意中查到了资料如下:
“「巡礼」pilgrimage,是一个原本带有强烈宗教意味的字眼,通常在中文里翻译作「朝圣」。一个人或一群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去具备特殊意义的圣地,途中必定得经历日常生活中不会有的考验与折磨,藉由考验、折磨,证明了自己信仰的坚贞,成为一个合格的信徒。这是「朝圣」最主要的意义。这样的概念,到了十九世纪,有了重大的转变。宗教上的圣者、圣城不再具有过去的高度约束力量,可是藉由离开温暖环境来寻求成长的想法,却保留下来了。促成这种改变昌业音响,有两部开启欧洲浪漫主义潮流的巨作——一部是歌德的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徒生涯》,另一部则是拜伦的长诗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哈洛的巡礼》。这两本书,记录的都是成长的经验,而且都是在各种陌生环境中一步步发现自我,找到生命目标的故事。受到这两部作品影响,尤其是拜伦的作品直接在书名上用了「Pilgrimage」的字眼,十九世纪的人理解「朝圣」有了很不一样的方式酒杯敲钢琴。「朝圣」所选择的目的地不再是宗教上的圣城圣地,「朝圣」过程要追求的,也不再是宗教上的救赎,而是藉由接近「浪游」、「壮游」的心境,让自己进入各种陌生的奇观,自然的壮丽威胁,或人文的废墟荒败,得以摆脱原本的生命视野限制,变成一个更成熟、更丰富的人。「朝圣」变成「巡礼」换句话说,原本的「朝圣」变成了后来的「巡礼」。李斯特的《巡礼之年》,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杰作。除了一方面明确反映了歌德与拜伦对于「巡礼」的成长意义,表现为极度个人主观的音乐纪录之外,另一方面,这批作品也展示了跨越感官藩篱,追求一种整全感受的潮流影响。 《巡礼之年》一共包括三册,其中最早的作品早在一八三五年制服行动,李斯特二十多岁时就写了,而最晚的却一直到李斯特七十二岁晚年才定稿出版,中间横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同样纳入《巡礼之年》系列作品,这些钢琴独奏曲清楚显现了李斯特不同时期风格的变异。例如第一册《瑞士》中的曲子,带有浓厚的飞扬炫技色彩,很适合演奏会上赢来观众佩服;第二册《意大利》相对就抒情多了,有长段长段歌唱或冥想的段落;到晚年所写的第三册,那厚重神秘的和声,进入到另外一种境界,孤独、深沉,带着不欲人知或不求人知的疏离态度。不过和这些风格差异同样重要的繁峙吧,是李斯特一以贯之用音乐来挖掘、表露内在主观感受、意念的态度。乐曲前头扣上文学《巡礼之年》乐谱上,大部分的乐曲前头,都有一段文学引文。第二年有几首作品,李斯特索性明白地作为文学作品的读后感来写。其中三首针对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诗人佩多拉克所写的〈十四行诗〉而写,乐谱前面当然也就附上了这些诗篇。还有一首规模最庞大的,标题叫做〈但丁读后〉,标题来自于雨果所写的一首诗,而诗处理的又是对于但丁《神曲》的种种阅读感怀。于是就形成了「雨果用诗记录阅读但丁的经验,李斯特又用音乐记录阅读雨果阅读但丁经验」的多重复杂关系。李斯特追求的,是音乐作为一种简写缩写,或说作为一种浓缩。当我们听《巡礼之年》音乐时,李斯特要我们不只听到那音乐本身,而是透过音乐听到教堂钟声,看到湖水凝光多裂蒲公英,连结诗人笔下的文字,乃至感受他女儿诞生时的喜悦激动,音乐将我们带出去,带到一块块众多感官刺激组构成的浪漫圣境里。”
这个时候再回来看看小说,书名中的巡礼之年何尝不是多崎作的一个成长的痕迹,战胜了十六年的困难,愿意接受自己的问题克服自己的恐惧和忍受的心灵的折磨。不再将自己视为一个空空的容器,毫无色彩,而是一个真正的人。有人生,有色彩,还可以看见他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