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于谦的老婆【车行北疆(125)】万里长城东尽头——老龙头-知津者

【车行北疆(125)】万里长城东尽头——老龙头-知津者


2017年9月16日。
离开把总署,继续往南走,就来到澄海楼。
图片右侧的宽广坡道,原称马道。守城戎马在那里上下。五位清帝十一次来老龙头巡幸,那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心铺上红毡,皇帝在红毡上接收两旁群臣的顶礼跪拜。
沿着脚下的马道缓步登城,一幅绚丽的长城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逐一欣赏,慢慢品味。

这是老龙头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澄海楼的正面,面南向海。
澄海楼建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恰似苍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据地方史志记载,澄海楼的前身叫观海亭、知圣楼,明初修筑无国界行动。之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将观海亭扩建为二层的楼阁式建筑。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修澄海楼,楼高14.5米,面宽15.68米,进深12米,楼分二层,砖木结构。

老龙头最为著名的建筑当属这座澄海楼,素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澄海楼高居长城之上,临臷万里海崖,其气势绝非一般长城楼阁所比。明清时期,澄海楼是帝王将相登临的佳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盛京祭祖。出关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2次,每次都曾“入榆关登海楼望海”,除了与侍从、大臣观海、饮宴之外,还留下了不少御书墨迹,赞颂老龙头巍峨壮丽的大好景色。其中,仅乾隆就登临5次。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观看大海,赏景吟诗;二是求个吉利。龙,乃皇帝的传统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在这里抬抬头。

楼顶上悬挂着一块匾额“雄襟万里”,为明末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两次临危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的孙承宗所题。“雄襟万里”不仅赞美了老龙头的雄伟壮丽风光,也抒发了他心装万里河山、献身边疆的豪情壮志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胸怀。
清康熙九年,山海关管关通判陈天植曾盛赞澄海楼:“面临巨壑,背负大山,高枕长城之上,波澄万里,峰叠千重”。

一楼悬挂的“澄海楼”匾,是乾隆于四十五年派官员从北京特意送来的。“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之意林小志,“海不扬波”是3000多年前的一个典故,象征圣人治国,天下太平。横额“元气混茫”中的“元气”,是指传说中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说,汪洋大海就像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同时也记录下乾隆第一次登澄海楼时看到的景色。大门两旁还有一副楹联“日耀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上半句的意思是,太阳月亮的辉煌来自原始的自然界于谦的老婆,下半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被乾隆信手拈来。以上三者均为乾隆皇帝御笔亲题,足见他对澄海楼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自澄海楼南下三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高2.65米,毒奶色宽0.7米,碑上镌刻“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老龙头的美景,把这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开”字用的最好,可作“开创”、“开拓”讲。“天开海岳”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成头海山美景,鬼斧神工,自然天成,道出了“放眼天际,苍茫一碧,天适地设”的绝妙景观之神韵。
这块碑很古老,据专家剖析判断是唐碑,当地群众称之“薛礼碑”。相传,此碑是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年东征高丽时所立。虽然这块碑跟薛礼(仁贵)未必存在必然联系,但即使是唐朝末年所建,至今至少也有一千年。同时,这块碑是歌咏景色的,足以证明老龙头一带成为游览胜景已有一千多年了。
为老伴在“天开海岳”旁拍个照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时刘子玥,老龙头首当其冲,城池被毁,澄海楼毁于一炬,仅存“天开海岳”碑。不久,这块石碑又被英国军队挖弹药库时推倒。1927年,张学良将军到老龙头浴场游泳,发现了这块倒地的石碑,为了维护民族尊严,立刻派人将石碑重新树立起来。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当年英国侵略军占领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耸立,心中十分不悦。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但此后的每晚,夜色中总是伸出一只手,把英军哨兵抓走。一连几夜,英国官兵害怕极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又树立起来。
明清时,澄海楼四周的城台上还有不少类似的石碑,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一块碑了。

1987年,复建澄海楼时,在楼两侧墙壁上镶嵌了8块卧碑,碑上镌刻着帝王将相和文人学士登楼时吟诵的诗词。其中有4首清帝诗,另外四首诗均写于明朝(万历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时显、崇祯年间兵部分司主事朱国梓、文人蔡可贤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楼内陈列着老龙头出土文物以及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题诗。
康熙八年九月,康熙皇帝写的《澄海楼》。

康熙三十八年,雍正写的《澄海楼》诗。

据不完全统计常一娇,清朝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八年皇帝首倡的。他登澄海楼,与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题,但禁用“水”字或带三点水偏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还规定写52句的排律,严格使用平仄,除开头两句以外,各联一律使用对仗。之后,嘉庆、道光纷纷效仿,在澄海楼咏禁体诗联句,被传为佳话。
道光皇帝的七言绝句《澄海楼》

由于皇帝们频频登临,澄海楼名声大噪。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争相慕名而来,观海抒情,即景释怀,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文学大家顾炎武、李攀龙、魏源都曾到此登楼观景,赋诗联句,盛极一时夜殇日语版。楼内现存的匾额楹联、诗词联句均出自他们之手。
据说,登上澄海楼,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气吞海岳,使人心襟大开,豪情满怀。此楼虽小,但名气很大,名列古“榆关八景”之一。
澄海楼建筑精巧、奇特,海面上风号雷吼,浊浪排空,岸上风声阵阵,木摇草伏,而登上澄海楼观海的人却丝毫不觉,这便是名闻古今的“海亭风静”胜景(在二楼条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即使楼外刮风,海面波涛汹涌,四处扬沙,楼内门窗敞开,风也吹不到楼里。皇帝挥笔题诗时,连镇纸都不用。这一特点可以跟山东蓬菜阁的“避风亭”相媲美)。
相传,夜间登楼,还有可能欣赏到“沧海明珠”的奇观:夜深风静之时,澄海楼面对的大海上,忽然间群星璀璨,光芒四射,犹如出现了一个闪烁的灯市,五彩缤纷,令人陶醉。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老龙头一带的海里盛产大蚌,大蚌一张嘴,便露出腹中的珍珠,于是就形成了这种不可多见的奇景。
遗憾的是,我们来到此楼时,很不凑巧,不让登楼。这些奇景我们都未能看到,只看到了水天一色,沧海茫茫。


这门大炮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老龙头后,英国军队放置在老龙头长城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军匆忙撤走,这门大炮遗留在那里,作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证明,教育中国人民揭西信息网,时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从城垛观看海滨沙滩



我们从这个台阶走下澄海楼东侧

老龙头地势险峻,天容海色。澄海楼更是居高临下,吞波吐浪。古往今来,吸引着人们来此登楼观海。


这是乾隆御制卧碑,八国联军侵占老龙头时被毁坏,碑面被刻上外文,1987年出土,1992年复制。


这是道光御制卧碑,八国联军侵占老龙头时被毁坏,碑面被刻上外文,1987年出土,1992年复制。


在澄海楼东侧,清代原建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镌刻了清代诸帝的部分《澄海楼》诗。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均被砸毁,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我们在此看到的御碑亭为重檐四角亭,原是清代乾隆十九年山海关知县钟和梅所建。清乾隆皇帝曾四次回盛京祭祖,往返经山海关,每次必到老龙头,登澄海楼赋诗,御碑所刻的乾隆题诗是乾隆八年到十九年所题的三首长诗。

在澄海楼东侧,有数十座碑刻排列在周围,中间有一个亭,内立刻有“淑碑”二字的碑,这就是淑碑。“淑碑”二字字体酋劲浑厚,儒雅俊美,乃清乾隆皇帝亲笔所书。

淑碑的北面露天立有2米多高的大碑,上面刻着“一勺之多”,这是明天启五年(1625年)山石道刘永基所题,天启六年(1626年)海运同知王应豫勒石立。

“一勺之多”出自《中庸》之《博学》,“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意为:此刻看到的水,它开始只有一小勺那么多,等到它聚积成深广难测的大水,鼋、鼍、蛟、鳖生活在里面,各种物产资财繁殖在里面。疑似恭维封建帝王,天下万物,莫非王土,即便是大海的水,也只能如一勺那么多。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的临海高地,依山傍海,是长城沿线唯一的集山、海、关、城、色等诸多景观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构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其气势之大,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

我国最具权威的长城学界泰斗——罗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来赞美、评价山海关长城,而其中的老龙头功不可没。这里的入海长城、滨海长城与天下第一关段的平原长城以及角山一带的山地长城、三道关的山谷长城、九门口的河道长城,共同组成了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神来之笔、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山海关长城。


老龙头地势高峻,这里修有长城第一道关口——南海口关,第一座敌台靖卤台,后来又在城垣上建起了一座高达10米的澄海楼。当时戚继光是为了防止蒙古骑兵趁退潮或冬季枯水期从海边潜入,动员土兵修建这座海上石城的。
此处为靖卤台,是明长城唯一建在海中的敌台,又称“靖卤一号敌台”。1565年,主事孙应元所建。敌台的首要功能是作为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不仅可以观察敌情,还能够通过箭窗向外射击,抵御来犯之敌。


靖卤台,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应元始建,初为实心敌台。明隆庆初年(1567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奉旨北调坐镇蓟镇长城,并在自居庸关至山海关的1200华里的蓟镇长城上修筑敌台1017座。明隆庆四年(1570年)把这座实心敌台改建为空心敌台费城实验。因这是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座敌台,称为“敌台之始”影之书。戚继光亲自命名为“靖虏台”秋雨夜眠,后改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敌虏”的“虏”。顾名思义,一是指海水平静,二是指平定敌虏。一语双关,各有好处。

这个门洞通往伸向海中的最南端

这就是老龙头伸向大海的最南端

我们站在入海石城的最前端,领略一下长城与大海握手的奇观。


侧面的海滨、沙滩以及远处的海神庙

站在这里回头就可以看见入海石城,即万里长城的龙头。明万历七年(1579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派参将吴惟忠增筑的。据《山海关志》记载: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正月,蒙古侵犯,关门戒严。“时海冰坚且阔,兵部分司主事商诰先期督凿,复冻如初。至是,敌果趋海口潜渡,忽冰解,惊退。又攻旱门关,甚急,诰督军力却之。”此情此景说明了海防的重要性,也是增筑入海长城的主要缘由。

入海石城的建筑结构独特,它巧妙地利用了山海关古陆中的老龙岗脉岩为基,以石块夹砌其间,找平后,上方叠筑起九层的花岗岩巨石。这种将自然山岩与人工砌体合二而一的作法,不仅省工、省料、省力,而且基础坚固。入海石城的个性是把长城直插进海,截断了敌人从陆地或浅海绕过长城进犯的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入海石城是一座海中高墙,北接靖卤一号敌台,构成封锁海面的制高点,南漫万顷波涛,组成雄奇险峻的海上城堡。入海石城建筑结构独特,全部以巨型花岗岩条石砌垒,端头部分有异型石块,一般重达2吨~3吨。

关于入海石城的传说很多,康熙在《澄海楼》序记述:“关城堡也,直峙海浒,城根皆以铁釜为基,过其下者覆釜历历在目。不知其几千万也,京口之铁瓮徒虚语耳。”据此可知,海中城基应是用许多铁锅打基础,上面砌以砖石。但如今铁锅何去,已无踪可循。以实地观察,此说根据不足,只增添了一些神奇的色彩。然而,入海石城边遗留的凿有马蹄型凹槽灌满铁水的条石以及凿有直径为12厘米圆孔透眼的异型石块,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高超的水下建筑工艺。

这座海上石城的基础非常牢固,历经海水几百年的冲刷而不毁。据说,当初建立时,在海底反扣了许多铁锅,用以减少海水对石城的冲击,这种独特的建筑方法曾被载入建筑史册。

相传,过去在老龙头脚下,一个挨着一个,扣着无数的大铁锅。老龙头是蓟镇总兵戚继光奉旨修筑的。它入海七丈,造起来实在太难了。一万五千军工,单等海水落潮,才能抢上去修一回。可是大海无情,三天一涨潮,五天一落潮,城墙修不上尺八高,潮水一冲, 砖头石块七零八落,修一次,垮一回,不知修了多少天,只弄得无数生命葬身海底,戚大人也一筹莫展了。
明王朝,忠良少,奸臣多,万历皇上是个十足的昏君,奸党议论胡说戚继光修三十二关,设三千敌台,铸五千斤一尊的铁炮,是劳民伤财。皇上听信奸党谗言,派太监做钦差到蓟镇监军。这位太监公公来到蓟州,才知道戚继光在山海关南海上正修“老龙头”,立刻马不停蹄,直奔山海关。全城的乡坤耆老拜见钦差大人说:“敌兵常从海上越境,老龙头千万不能半途而废。”钦差大人说:“圣旨期限三天岚学,金口玉言,谁也改不了。”戚继光怒气难消,知道限期三天是假,想借口定罪是真。个人如何都无所谓,可这一千三百座敌台,就差老龙头一桩心事未了。想想国家安危,百姓的生命财产......戚大人心中闷闷不乐。
忽然门帘一挑,一个老汉进了屋。这位打鱼老汉是跟随戚大人的一名伙头军。只见老汉把秫米饭、咸带鱼摆上八仙桌,说了声:“大人不必烦恼,待用完饭后,我再回禀,或许对修老龙头有用处。”
第二天,传令全军,在退了潮的大海滩上搭锅造饭。只见七里海滩,炊烟四起,火光一片。一顿饭功夫,忽然丈高巨浪,铺天覆地涌上岸来,众军士一看,丢锅弃碗,早逃得无影无踪。过了三天三夜,大潮过去了,海上恢复了平静优弹素。戚大人察看城基,竟依然立在原地,心中甚觉奇怪陈小旺被打。这时,老汉走过来,指着周围沙滩上一个挨一个的圆东西,让戚大人看,原来是铁锅扣在沙滩上。老汉说:“这锅扣在沙滩上,任凭风吹浪打,不移不动!”

这个院内陈列的是入海石城的基石。1987年春,重新修复老龙头长城时,打捞出来的入海石城建筑基础石原物。因在海中多年浸泡,石上满布贝壳。

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的200多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在修建了入海石城之后,又连续设置了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城,使老龙头这一军事防御重地同时又成为观海揽胜的佳境。

直至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建立了关内关外统一的清王朝。老龙头的军事防御功能有所削弱,逐渐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但它仍是清帝去盛京(今沈阳)祭祖往返的必经之地,从而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海览胜的绝佳去处。


远处的海神庙清晰可见


老龙头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万里长城从这里入海,也从这里开始,透迄西去,跨越崇山峻岭,河川沙漠,直奔大西北。
我们从这里走下入海石城


侧望入海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