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非你莫属2015【读史要略】(188)刘仁愿:白江口海战后的一桩历史遗案考-北京信息网

【读史要略】(188)刘仁愿:白江口海战后的一桩历史遗案考-北京信息网

何美璇

白江口海战,留下了名将刘仁轨的万世英名。然而,这个英名之所以能够传之后人,却是以另一位名将的被流放边地为前提。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名将人格的伟岸和其“国士”精神更值得后人大书特书和广泛赞扬。《读史要略》本着探寻历史真相的精神,特对有关这位并不出名的历史人物述而论之:
这位人格高尚的名将是刘仁愿,和刘仁轨虽只一字之差,却毫无关系。论其出身,反是胡人。当世仅存的《刘仁愿纪功碑》如此记载这位名将:
贞观中期,刘仁愿因“地因膏腴,门承勋业,令闻之誉,佥议攸归”,起家为弘文馆学生,随后被选为右亲卫。因其“膂力□健,胆气过人”过珊彤,曾经随唐太宗出巡外地时“手格猛兽”,受到唐太宗赏识,特受恩诏“入杖内供奉”。后参与贞观十九年的征伐高句丽战争,因战功受到唐太宗嘉奖,“超拜上柱国,别封黎阳县开国公,擢受右武卫凤鸣府左果毅都尉,压领飞骑于北门长上”。贞观二十一年,任行军总管,随英国公李绩经略薛延陀,并迎接车鼻可汗,安抚九姓铁勒,因功“改授右□卫郎将,依旧□□供奉”。二十二年,以行军总管,经略辽东;同年,授右武卫神通府左果毅都尉。653年,任葱山道行军总管,随卢国公程知节出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唐军无功而还;此次出讨,苏定方为前军总管,可能因为此次共同出征,加深了苏、刘二人之私人关系;同时,由于刘氏的才干,为此后苏定方选拔刘仁愿随军出讨百济提供了可能。显庆元年,刘仁愿被授予左骁卫郞将。此期间,刘氏还作为唐廷全权代表,数次前往回纥铁勒抚慰,奔赴吐谷浑、吐蕃宣敕,均圆满完成使命。
时唐灭百济后,唐朝大军振旅而还,留下郎将刘仁愿率数千唐兵留守百济城。时苏定方对其评价曰:“既负英雄之才,又兼文吏之道”疯狂奥术师。白江口刘仁轨大胜日本后,刘仁愿回长安“述职”,高宗向他询问情况,他如实向高宗报告,说明白江口战役的主要指挥者以及表章主拟人均是刘仁轨。高宗因对刘仁轨“深叹赏之,因超加仁轨六阶,正授带方州刺史,并赐京城宅一区”。
然而,话说刘仁轨之前为给事中时,与中书令(宰相)李义府不和计无施,遂被贬到外任,做青州刺史。当时正好征讨辽海一带,李义府就逼刘仁轨运送粮草,导致被水冲没,皇帝下旨命御使袁异式查办刘仁轨。袁异式受李义府授意,竟然逼迫刘仁轨自裁了断。后刘仁轨被朝廷解职。此时,大将军刘仁愿攻克百济,奏请刘仁轨出任代方州刺史。刘仁愿凯旋回朝,高宗皇帝对他说:“爱卿真是将门子嗣,处事安排、布置军旅事务,都很令我满意,为什么呀?”刘仁愿谦虚地推辞说:“不是臣我有能力,乃是前任青州刺史刘仁轨指导我的原故。”高宗始召回刘仁轨拜为御使台都御史。然而嘟嘟牛管家,刘仁轨耿直,为左仆射时又与新任中书令李敬玄不和。当时吐蕃侵犯,李敬玄总向皇帝奏报刘仁轨(的错误)。军中事务常常被李敬玄干扰。刘仁轨于是向皇帝上表说敬玄很懂兵法,推荐他平定吐蕃,敬玄万般推辞。高宗说:“刘仁轨推荐你,我也认可,你还有什么推辞的ca959?非你莫属2015”李敬玄只好出兵,在青海一带打了大败仗,对此,李敬玄亦对刘仁轨怀恨在心。
正因为上述原因,仁轨在朝中得罪了不少权臣。因此当他在高丽前线带兵作战之时,以李义府、李敬玄为首的一干奸臣不顾国家大局,私命刘仁愿寻机斩杀仁轨。而仁愿不但不执行李义府等人的命令,还在回国后如实汇报了刘仁轨的战功。因此,当他再次入高丽作战之时,很可能受到朝中权臣的陷害,再命前线统兵大臣陷害于他。
据《册府元龟》卷447中记载:刘仁愿……与司空李绩期,会逗遛不赴,驿召至京。帝谓曰:“自古军法,后期皆死。”仁愿奏曰:“臣前后使四十馀人往李绩处,涂路荒梗,悉皆不达,最后一使始得至大军。臣又打得延津等七城,欲击平壤,李绩兵马遽以旋归。事有因缘,非臣之咎。”帝曰:“汝领兵万馀李豁子再婚,咸劲卒,亡城下邑未有千人,以此分疏,更为矫诈。”遂令拽出蒋诗萌,欲于庙堂斩之,仁愿号诉不辍声,帝以其有镇守东海之勤,特免死,配流姚州。后仁愿死于流放途中。一代忠勇名将大喜来,就此葬于奸人之手。
仁愿列后,留下了一桩历史疑案,至今没有答案:
其一,谁命令前线统帅李绩陷害于刘仁愿?
其二,刘仁愿是否真的“逗留”不前?
其三,名将李绩是否参与了对刘仁愿的陷害?
其四,刘仁轨于刘仁愿遭受陷害时为何没有出手相救?
其五,刘仁愿流放姚州后是如何死的?
一段历史遗案,尚结今日史学家详细考证之,以还原两位于中华民族有大功勋的名将的一世英明。
刘仁愿本匈奴胡人之后,于当时之形势之下,国家有事于前线苏允,其以陆军统帅,既不争功诿过,亦不以私情而斩名将,且顶着权臣压力而如实向唐廷汇报战况,实为中华历史难得之忠直国士和良吏名将。窃壮其胆,亦美其正,更赞其能不罪良将,不诿他功,以己之身家承受奸人之害,客死他乡,不亦悲乎!然历史之沉沙澄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仁愿风范,当为我辈牢记而效之。《要略》更希冀当今的专业历史学者潜心考证于此段历史,既为仁愿正名,亦将当时参与其中的奸臣贼子找出来,以接受历史的审判,从而使今后如仁愿般的忠勇良将,可为国家战死疆场于外,而勿为奸臣贼子陷害于内,此方为历史的要义、本义之所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北京信息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
阅读是一种成长,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所以赶紧分享朋友圈吧帝梵尼!
本文编辑:茹洋
版权声明:“北京信息网”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