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金泰熙【话点军】简说孝子岩及24孝“涌泉跃鲤”传说-宜昌市点军区图书馆

【话点军】简说孝子岩及24孝“涌泉跃鲤”传说-宜昌市点军区图书馆

话点军
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在宜昌市点军区江南正对镇江阁的溪河口,有一座小山,名唤孝子岩,也称孝子崖,俗称鹞子岩金泰熙,为江水中冲刷堆积的沙石岩形成的。崖长400多米,海拔约90米戴相龙。孝子岩因纪念东汉孝子姜诗及其妻庞氏至孝故事而得名,是一处千年人文胜迹。岩下这条汇入长江的溪河旧称姜诗溪王习三,今称卷桥河。
相传东汉时期,四川广汉人姜诗携妻带母流寓于此。期间姜诗与妻庞氏发生至孝故事“涌泉跃鲤”,载于《后汉书·列女传》,后因又选录入《二十四孝》更加为天下人所知晓。据说青田天气预报,整个三峡两岸,此孝子岩是唯一的一处以孝字而命名的地名。孝子岩和甘泉寺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成为夷陵孝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夷陵民众的精神图腾。







《后汉书列女传》原文:广汉姜诗妻者,同郡庞盛之女也。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后值风,不时得还溪居即事,母渴,诗责而遣之。妻乃寄止邻舍,昼夜纺绩新江湖ol,市珍羞,使邻母以意自遗其姑。如是者久之,姑怪问邻母,邻母具对。姑感惭呼还,恩养愈谨。其子后因远汲溺死,妻恐姑哀伤,不敢言,而托以行学不在大丰人才网。姑嗜鱼鲙,又不能独食,夫妇常力作供鲙,呼邻母共之。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常以供二母之膳。赤眉散贼经诗里,弛兵而过,曰:“惊大孝必触鬼神。”时岁荒,贼乃遗诗米肉,受而埋之,比落蒙其安全。



译文:广汉的姜诗的妻子,是同郡的庞盛的女儿。姜诗对待母亲非常孝顺,他的妻子奉养婆婆(丈夫的母亲)比她丈夫还孝顺。姜诗母喜好喝江里的水,取水的地方距离他们的房子有六七里路,姜诗的妻经常顺着泉流取水。后来正好碰上大风,不能及时回家,姜诗的母亲很渴,姜诗责备她要遣她离开。姜诗妻就寄住在邻居的房子里,昼夜做着纺织,买来珍贵而美味的食物,让邻居的母亲送给她(姜诗妻)的婆婆。像这样很长时间十三格格新传,姜诗妻婆婆(因为姜诗妻总是不在家)感到奇怪问姜诗邻居的母亲,邻居的母亲把这个事情完整的告诉她。姜诗妻的婆婆感到惭愧叫姜诗的妻子回家来,姜诗妻赡养老母更加谨慎细心了。姜诗的儿子后来因为去远处取水溺死了,姜诗的妻子怕老母感到哀伤,不敢跟她说出(儿子不在家的)真相,从而推脱说因为外出求学了所以不在。胡中惠姜诗妻的婆婆喜欢吃鲤鱼,一个人又吃不起,夫妇经常通过奋力劳作(赚取的钱)买来鲤鱼,叫上邻居的母亲一起吃。他们的房子旁边忽然涌现出泉水,味道和江水一样,每天早上就出现两条鲤鱼,用来供给两位母亲的鱼膳。赤眉义军经过姜诗家,快速让士兵们放下兵器,说:“惊动大孝必然会触怒鬼神的。”当年的收成不好,义军就留下米肉给姜诗,姜诗接受之后把米肉埋掉,邻近的村落也由此而安全。




宜昌本土传说主要版本:东汉时期,四川广汉人姜诗携妻带母流寓至此安居。姜诗与妻庞氏俩口子对母亲都非常孝顺,姜诗每天打鱼供老母食用王锐基。不料一天姜诗下河挑水溺亡,其妻庞氏强忍悲痛,为了使婆婆不伤心难过,假称姜诗外出做工,生计的重担落在其羸弱的肩上。她的孝心感动感动天地,不久,其住处旁突然涌出一股山泉,泉水内每日都有一对鲤鱼跃出,从此庞氏省去了捉鱼之苦。后来,人们便把他们家居住的临江山岩叫做孝子岩,把这一山泉称为孝妇泉或甘泉,把他们挑过水的临江小溪称作姜诗溪,还在其居住的地方建起一座姜孝子祠,又名甘泉寺。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入川途中慕名前来造访,还在寺内石壁上刻下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
一千多年来,民间还创造性地丰富了这一故事,形成了“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美丽传说系列。姜诗一家至孝的故事中家庭成员相亲互谅追求家庭和谐的核心元素迄今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明朝以来,以“涌泉跃鲤”故事改编的戏剧层出不穷。历史上南戏《姜诗跃鲤记》,无名氏作,明前期新制戏文,正是直接取材姜诗和庞氏的至孝故事。很多地方剧种都依据其改编出自己的作品演出,深受各地百姓喜爱,影响数百年,影响地域一直扩展至港澳、台湾、新加坡,东南亚等地。下面将影响较大的几种剧种和作品举例多维网,如昆曲折子戏《跃鲤记·芦林(会)》、 潮剧《芦林会》和《安安送米》,还有河南曲剧《安安送米》、山西蒲剧《安安送米》等,不一而足。
孝子岩、姜诗溪、孝妇泉、甘泉寺等,古往今来吸引着众多游人慕名前来凭吊,并赋诗赞颂。最为著名的有欧阳修、苏东坡和陆游三大文豪,均留下游览孝子岩、甘泉寺的诗文。




宋代欧阳修的弟子苏轼,出川进京赴任,于嘉祐四年(1059)途经于此慕名前来游览,留下诗作“题峡州甘泉寺”
题峡州甘泉寺
宋·苏轼
轻舟横江来,吊古悲纯孝,
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
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
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
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
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
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
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
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在赴夔州即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上任通判之职时,途经于此,也慕名前来。他于乾道6年,即公元1170年十月初六晚上到达今天的宜昌市,第二天一早,即兴致勃勃地专程以小舟游西山甘泉寺,并在他的《入蜀记》中作了详细具体的记载和描绘:“甘泉寺竹桥石蹬,甚有幽趣,有静练,洗心二亭,下临江,山颇疏豁,法堂之右,小径数十步,至一泉,曰孝妇泉,谓姜诗妻庞氏也,泉上亦有庞氏祠。” 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卸任东归,故地重游,作诗《峡州甘泉寺》。
峡州甘泉寺
宋·陆游
江上甘泉寺,登临擅一州。
山亭喜无姜,老子得重游。
滩急常疑雨,林深欲借秋。
归途更清绝,倚杖唤渔舟。
明清时,许多地方官和文人也到这儿游览,有不少诗记载了甘泉寺的美景。明朝的诗人刘戡之针对陆游的这首《峡州甘泉寺》应和,写出《和陆放翁题峡州甘泉寺》一诗。
和陆放翁题峡州甘泉寺
明·刘戡之
勒石存遗孝, 江山壮此州。
泉当幽涧落, 路人古城游。
寺静全宜暑, 枫多最艳秋。
范家湖面阔, 十里可行舟。
卷桥河口,也是自古以来的交通要冲,人们将其俗称为河口。自古以来,是宜昌通往长阳、恩施和人川的必经之地,是入蜀的古蜀道江南段的起点。每年端午期间,江南江北各乡各码头会组织赛龙舟,而孝子岩成为龙船们的集中地。孝子岩及其周边历史文化遗址甚多,包括点军碑,朱市街,范家湖芳贺优里亚,以及十里红、磨基山等,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历史文化圈。

今天的孝子岩(拍摄者:陶远震)

编辑:点军区图书馆
作者: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