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龙星【解读】千诗织就回文锦-睢县档案馆

【解读】千诗织就回文锦-睢县档案馆


《璇玑图》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篇奇文,是前秦苻坚时苏蕙所制的著名回文诗,总共840字排成的一个方图,从中可以读出数千首诗来落雁泓傅善祥。《璇玑图》织锦则是襄邑织锦的代表。
据《晋书·列女传》记载,苏蕙是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人,乃陈留(今开封陈留)县令苏道质第三女。苏蕙从小天资聪慧,7岁学画,9岁学绣,12岁学织锦。当时陈留襄邑乃织锦之乡,苏蕙随父在陈留襄邑(今睢县)学得织锦之艺。
苏蕙16岁时嫁于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刺史窦滔为妻。据南朝齐史学家臧荣绪《晋书》载,窦滔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苏蕙赴任秦州,二人过了一段幸福惬意的时光九转战帝。后窦滔被奸臣陷害徙放流沙(今甘肃敦煌),苏蕙非常思念丈夫,遂吟诵织成凄哀循环锦绣文诗寄与窦滔,“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张织云,词甚凄婉。”
而据武则天《璇玑图序》,则记述窦滔在秦州刺史任上偶遇能歌善舞的歌姬赵阳台,偷纳她为姬妾,养在别所。苏蕙发现后。曾命人责打了赵阳台。赵怀恨在心,在窦滔面前专进谗言,窦滔对苏蕙日渐疏远。恰好此时,窦滔因拒不服从军令被苻坚革去官职,放逐流沙服苦役,直到3年后瑚月,才重新获得起用,奉命带兵镇守襄阳。窦滔动身时只将赵阳台带在身边孙明楠,而断绝了与苏惠的联系。苏蕙独自守在空闺中,既后悔又伤心,吟诵成《璇玑图诗》,织锦寄于负心的窦滔。窦滔读到真挚悲切的诗文市川染五郎,遂悔恨不已,幡然醒悟,遣离赵阳台归关中,迎接苏蕙到襄阳宦海龙腾,从此夫妻情好如初。
关于《璇玑图》的创作背景,虽有两说。但都与妻子苏蕙写诗织锦给夫君遥寄情思相关。
李白有两首诗专为叹惋苏蕙遭遇而写,一首是《闺情》:“黄鸟坐相悲,绿杨谁更攀。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另一首为《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可谓洞悉苏蕙织锦时的酸辛。宋代诗人黄庭坚有《织锦璇玑图》:“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亦自英灵苏蕙子,只无悔过窦连波。”既为苏蕙叫屈,也谴责了窦滔的背弃行为。
无论如何,这幅锦缎是用真情织就,浸满了苏蕙的泪水,凝聚着苏蕙的痛苦,反映了苏蕙的悲剧,所以她将它取名为“璇玑图”,意指这幅图上的文字,排列像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故武则天这么评价道:“五采相宜,莹心耀目。其锦八寸见方,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玑图》。”
就中国工艺美术史而言,苏蕙称得上是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织锦女工艺家。她利用随父在陈留襄邑学得的织锦技术,纺出绽绽细纱染成五色彩线暖床宝贝,花费了好几个月的工夫,把诗织在锦缎上。这些文字用红、黄、蓝、紫、黑五色彩线织就,五彩相间,图中的文字无论纵横反复都成章旬,里面藏着无数首诗句,诗意多为倾诉她的思念之情。
《璇玑图》“点画无缺”,又“五采相宜,莹心耀目”,论其技艺,千古一绝,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日本学者原田淑人在《中国服装史研究》中论及唐代服装时引此资料后这么说:“回文铭据传系前秦宣昭帝时秦州刺史窦滔妻苏氏织锦,绣成七言回文诗。回文铭盖自此始亚梦h吧,后来成为六朝隋唐相继流行的文样。”这正反映出苏蕙所创的回文织锦工艺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年代,人人争相传抄。《璇玑图》最早是八百四十字,后人感慨璇玑图之妙,于是在璇玑图正中央加入“心”字,成为现在广泛流传的八百四十一字版本。
历代文人雅士都喜欢破译该图诗句魔法火枪团,且多有探新,臧健和不断增加诗的首数。唐代有武则天、李白、李善等,宋代有李公麟、苏东坡、黄庭坚、秦观、朱淑真等。宋代才女朱淑真著有《璇玑图记》,成为堪与武则天所撰序文媲美的研究文章。宋、元年间,有名叫起宗的道人,将全诗分为七团,读出3752首诗;到了明朝,经史学家康万民从七团中又分出一图,得诗4206首。后人又推读出7958 首。
自《璇玑图》问世后,历代文人学士争相创制回文诗词,如唐宋大诗人白居易、陆龟蒙、王安石、秦观、苏轼等人,回文诗创作盛极一时,然而却没有人能超越《璇玑图》,所以有人称:“如璇玑一图非奇者乎?……女郎以锦心织成锦字,令千古骚流不能卒读,天才耶?龙星仙才耶?虽仿其制代不乏人,类不能出其规范。”心之所至,情之所至,世间仅此一幅璇玑图。
往期回顾:
【喜讯】睢县档案馆官方微博正式开通
【喜讯】来睢县档案馆过一个特别的元旦
【档案】让档案带你重温睢酒
【档案】一张照片档案,一段睢县记忆
【珍藏】1953年关于夏征工作的安排
【档案】馆藏民国学生珍品档案
【档案】你还记得那些年的睢县吗?
档案工作的健全需要全民参与,
保存有各时期档案资料的单位和个人,
欢迎捐献到睢县档案局(馆),
让档案为更多人服务。
为 党 管 档
为国 守 史
为 民 服 务
睢县档案局(馆)
欢迎大家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