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麝香草【读史要略】(252)南宋中兴名将之辩:忠烈自有正义论,褒贬岂能由昏王-北京信息网

【读史要略】(252)南宋中兴名将之辩:忠烈自有正义论,褒贬岂能由昏王-北京信息网



关于历史争论纷纷的南宋“中兴四名将”,比较经典的有三种说法,其一是指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这一说法来自于宋朝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可谓“官方”论定;第二种说法是以刘琦取代刘光世。第三种说法则由南宋史官章颖提出,将岳飞、李显忠、刘琦、魏胜列入《皇宋中兴四将传》一书。
无论哪种说法,岳飞都是中兴四将之首,而韩世忠也是战功赫赫,二人皆无可争议。有争议的则属刘光世、张俊、刘琦、吴玠、李显忠、魏胜六人。本着还原历史、褒真贬假的原则,本文试图综合考证六人之功论之:

一、张俊:假名将,真罪人
张俊(1086—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人。张俊十六岁时从戎为弓箭手。宋徽宗宣和年间曾在与西夏作战及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义的战斗中立有军功,升为下级军官。靖康元年,金军第一次入侵,张俊率军抗击金兵于东明县城,以功升至武功大夫。后随种师中进援被金军围攻的太原,种师中兵败榆次,张俊率所部数百人突围南逃。十二月,康王赵构以兵马大元帅进至大名时,张俊随信德知府梁杨祖率三千兵马到大名,被任为元帅府后军统制。
1127年,金兵破汴京、掳二帝、北宋覆亡后,张俊力主拥立赵构为新君:“大王皇帝亲弟,人心所归,当天下,不早正大位,无以称人望。”黄昏放牛。
靖康二年(1127年)秋,张俊根据自己对形势和力量的分析,提出了南渡方略:“今敌势方张,宜且南渡,据江为险,练兵政,安人心,候国势定,大举未晚。”不久金兵南下,赵构到达临安,偏安格局形成。
建炎三年三月,苗傅、刘正彦兵变,张俊驻军吴江,随即率部八千人退回平江,从礼部侍郎、同节制军马张浚同议平叛事,是第一支平叛军队,平定叛乱后升领节度使。七月,改任御前右军都统制。张俊最著名的军功为建炎三年(1129年)的明州之战。南宋曾将此战列为“十三处战功”之首,因“自金兵入中原,将帅皆望风奔溃,未尝有敢抗之者”,“中兴战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宋)军势稍张矣”。然而,纵观有关史实,此战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虚报战功之战。
先看《宋史·张俊传》中的“官方”记载:
“癸卯除夕,金兵至城下,俊使统制刘宝与战,兵少却,其将党用、丘横死之,于是统制杨沂中、田师中、统领赵密皆殊死战。沂中舍舟登岸力战,殿帅李质以班直来助,守臣刘洪道率州兵射其旁,大破之,杀数千人……四年正旦,忽西风起,金人乘之,果复攻明州。俊与刘洪道坐城楼上,遣兵掩击,杀伤大当。金人奔北,死于江者无数,夜拔砦去,屯余姚,且请济师于兀术。”
如果这些记载属实的话,明州之战张俊以统帅身份确实立了大功。
然而,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李心传在其《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却记载道:“建炎三年十二月,兀术自杭州分兵至明州城下,浙东置制使张俊拒之,小捷。”注意,这里是“小捷”却与《张俊传》里的记载有着根本的出入。因为在当时的战场形势下,屡战屡败的宋军如果一次杀敌数千绝不会称之为“小捷”。更关键的是,关于明州之战其他史料的记载葡立胶囊,也与李心传的说法更加接近。如研究两宋历史的重要史料《三朝北盟会编》对明州之战有如下记载:
“二十五日已亥,张俊败金人於明州。金人犯明州,张俊欲遣人硬探,无敢应者。有军兵任存请行,俊壮之曰:汝果能得其实当与汝官。存拜谢而行,不旋踵以手提二级而还,具得金人之虚实,俊大喜遂瘳和兵之计,亦会隐士刘相如劝统制刘宝与战,不胜,再命王进、党用、邱横迎敌,用与横皆被伤,杨沂中田师忠再战,又不胜,李宝继进苦战,李直率诸班直以舟师来助刘洪道,又率兵射其旁,金人乃败而稍退去”;“建炎四年正月一日甲辰……张俊败金人於高桥。”
其中却未提及金军伤亡数字,但“金人乃败而稍退去”这句话显示金兵并未大败,而且就在高桥之战两天后的建炎四年正月三日,张俊就因为“心惧”放弃明州退往台州,结果金军占领明州后进行了残酷的屠城,导致明州城“存者无几”,“明州之人是以怨张俊得小胜而弃城遂致大祸。”从中也能看出张俊在明州是小胜。
此外与张俊同时期的高宗“中兴名相”赵鼎在其《建炎笔录》中也有所记载:
“建炎四年……庚戌岁初七日,张俊人至,云:十二月二十日敌至明州十五里桥,俊发兵拒之,战不利。正月初二日,遂至城下大开城门,遣精兵用长枪突出血战,杀近千人,得带环首领二级。是夜,贼焚寨而遁,俊恐敌济师,乞退归行在,且以二级来献。初十日,闻俊已引军趋台州。”
赵鼎的记载与《三朝北盟会编》有时间上的出入,但从“张俊人至云”可以看出赵鼎是得到了张俊本人的报告,其中“遣精兵用长枪突出血战,杀近千人”云云是空口白话,真正能证明他战绩的证据是“带环首领二级”,带环首级就是女真人的人头。一场大战下来杀敌近千人,却只有两个首级报功,未免有些可笑。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宋金明州之战被严重夸大,张俊并未取得什么重大胜利。而这样一场不起眼的小胜仗,为什么会被堂而皇之地列入所谓“中兴十三处战功”之首,唯一可能的说法是张俊的虚报战功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赵构的有意褒功。

再看后来张俊的“军功”:绍兴元年(1131年)后,张俊讨伐马进、李成有功,进太尉。以后历任浙西江东宣抚使、淮西宣抚使。绍兴六年十月,伪齐发兵三十万大举侵宋,受张俊节制的杨沂中军与伪齐主力刘猊激战于藕塘,伪齐军战败,张俊所部张宗颜等生力军赶至,两军遂共奋击,伪齐军大败,张俊又率主力到达,追击伪齐军,与杨沂中军一直追击至寿春,这就是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的“藕塘之战”,张俊以功进领镇洮、崇信、奉宁军三镇节度使。
而另一个被列“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的柘皋之战,史载上谕曾如此褒扬张俊曰:“淮西宣抚使张俊、淮北宣抚使杨沂中、宣抚判官刘琦,大败乌珠(宗弼)十万众于柘皋”。但此战实际上张俊未直接参战,因王德为张俊部将,故只列张俊而未列王德。据《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有关王德传中记载:
十一年,金人自合肥入侵,游骑及江。(张)俊议分军守南岸,(王)德曰:“淮者,江之蔽也,弃淮不守,是谓唇亡齿寒也。敌数千里远来,饷道决不继,及其未济急击之,可以夺气;若迟之,使稍安,则淮非吾有矣”!俊犹豫未许。德请益坚,曰:“愿父子先越江,俟和州下,然后宣抚北渡。”俊乃许德即渡采石,俊督军继之。宿江中,德曰:“明旦,当会食历阳。”已而夜拔和州,晨迎俊入。敌退保昭关,又击走之,追至柘皋,与金人夹河而军。
诸将帅皆集,惟张俊后至,统制田师中欲待之,德怒曰:“事当机会,复何待!”径上马。兀术以铁骑十余万夹道而阵,德曰:“贼右阵坚,我当先击之。”麾军渡桥,首犯其锋。一酋被甲跃马始出,德引弓一发而毙;乘胜大呼,令万兵持长斧,如墙而进。敌大败,退屯紫金山,德复尾击之。刘琦谓德曰:“昔闻公威略如神,今果见之,请以兄礼事。”召拜清远军节度使、建康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历浙东福建总管、荆南副都统制。二十五年,卒,赠检校少保,再赠少傅。二子琪、顺,亦以骁勇闻。
由此记述可知,此战张俊非但无功,而且作为主帅,不但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部署,而且差点贻误军情。但高宗以张俊为亲信,唯褒张俊而不提王德,更见高宗用心之私。
二、刘光世:假名将,真军阀
刘光世,字平叔,保安军人,将门世家。以荫补入官为三班奉职,累升领防御使,郎延路兵马都监。宣和三年,跟随父亲刘延庆镇压方腊起义,凭借战功升领耀州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宣和四年,宋军攻辽,刘光世随父攻取易州,升领奉国军承宣使,进入高级武官行列;在进攻辽南京的战役中。刘光世违约未达,致使已先攻入城内的宋军失援而败,成为宋军攻辽战败的原因之一,因此被降官。后在镇压河北起义军张迪中立功,恢复领承宣使,升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
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应金朝之约攻宋以牵制宋朝,刘光世在杏子堡战斗中击败西夏军,以功升领侍卫马军都虞侯衔,成为侍卫马军司次长官。同年十一月,金军第二次进攻宋首都开封,刘光世率步骑3000勤王保康医院,在行军途中得知北宋已被金灭亡。次年四月下旬,刘光世率部前往济州,于济州南新兴镇遇到正前往南京应天府的康王赵构,当即被任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
宋高宗即位后。刘光世任提举御营使司一行事务、行在都巡检使,陕西将官王德开始隶属刘光世部。八月,刘光世以讨平山东李昱之功,升领奉国军节度使,是南宋建立后第一个建节的将领。十月,宋高宗南逃,任命刘光世为滁州、和州、濠州、太平州、无为军、江宁府界制置使,苗傅任都统制,先后击败张遇、李成。升领检校少傅。
建炎三年二月,金军500骑兵追击至天长。宋高宗渡江南逃,刘光世所部未遇金兵即溃退渡江。被任为行在五军制置使,屯守镇江府,随后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成为名存实亡的殿前司长官。三月,苗傅、刘正彦在杭州发动兵变。四月,刘光世参与平定苗、刘兵变,升为太尉、御营副使钱静怡,所部即称御营副使军。后任江东宣抚使,守太平州、池州,移守江州。九月,金军自黄州渡江,刘光世率军南逃。建炎四年二月,河北流寇郦琼围攻固始县,降于刘光世后撤围南下。
建炎四年(1130)六月,金将挞懒攻楚州,刘光世违诏不援,只派王德、鄙琼率轻兵袭扰金军而已。
绍兴六年五月,以部将王师成击败伪齐军之功,加领保静军节度使,遂成为继韩世忠之后第二个节度三镇的将领。十月,伪齐刘麟渡淮攻宋时,刘光世弃城南逃,在右相兼都督张浚的督迫之下,被迫回军,并派王德、郦琼等击败伪齐军于霍丘等地。藕塘之战杨沂中等大败伪齐军后,刘光世派王德率军随杨沂中追击伪齐军。
史载刘光世一贯畏惧金军,每逢奉诏移驻前线,大多不奉诏而设法退避,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部属,成为当时统军人数最多的真正“军阀”。刘光世还常虚报军额,多占军费,作战时又多不亲临前线而是坐守后方,以便必要时逃跑。绍兴六年十二月,右相兼都督张浚奏:“刘光世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而左相赵鼎则认为,刘光世“将家子,将率士卒多出其门下,若无故罢之,恐人心不可”。绍兴七年二月,宰相张浚再次上奏:刘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国事,语以恢复,意气拂然,乞赐罢斥,以儆将帅”。
三、吴玠:真名将,真英雄
吴玠(1093—1139年),字晋卿,兴国州永兴人。史载吴玠少年时性格沉毅,知晓兵法善于骑射。北宋末年入伍从军。靖康初年,西夏犯边,吴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英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在军中初露锋芒。建炎初,凭借战功多次升迁至泾原路副总管。公元1128年,金兵西路军出大庆关,进犯陕西,直趋泾原。吴玠受陕西制置史曲端之命率军迎击,一鼓击退金兵于青溪岭,后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第二年,吴玠升迁为忠州刺史,曾奉命镇压宋江余部起义军,直击首领史斌。1130年秋,金兵大举进攻南宋阿空加瓜山,江淮形势异常紧张,张浚为牵制金军,以减轻东南之压力,于是集结熙河路经略使刘锡、秦凤路经略使孙偓、泾原路经略使刘琦、环庆路经略使赵哲以及统制吴玠等“五路之师”于山西富平,令刘锡为统帅,欲与入陕金军决战。此战吴玠、刘琦身先士卒,接战左翼兀术,奋勇冲杀,兀术部众虽经百战,也不免有些胆怯。而战于右翼的赵哲却“擅离所部,将士望见尘起,惊遁,军队于是大溃”。于是右翼之敌乘隙援应兀术,吴玠、刘琦因腹背受敌而败阵。

富平之战后,吴玠受命为都统制、整编残部,退至凤翔地区,与弟璘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筑垒”以死守阵地。1131年,金将没立自凤翔,乌鲁折合自大散关率数万骑两路会师和尚原。吴玠仅以数千军卒驻防原上,坚持抵抗,固守阵地,吴玠于战前慷慨励士:“我在此,敌不敢越我而进,保住阵地,方保蜀地无虞。”当时乌鲁折合令强劲骑兵先期进至北山,玠利用有利地形,分军两队,先率一队与金兵鏖战,到日中,双方均已疲惫,吴玠便将休息的一队生力军投入战斗,宋军如虎添翼,奋勇冲杀,金军不支,伤亡很大,败走数十里。后三日,没立犯箭筈关,吴玠回师反击,没立立足未稳,再遭惨败。
时金帅兀术惊闻败报,震怒异常,亲督十万之众,进抵宝鸡一线,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企图打开入川门户。大军压境,军情险恶,吴玠恐其部下惊骇,于是召集将士,以忠义之言勉励,“诸将感泣高野政宗,歃血而誓,愿效死力”。10月,金军对扼守和尚原的宋军发起攻击。玠命诸将“选硬弓强弩与战,分番迭射”,“弩如雨注”。同时又遣别将,从小道绕出敌后,断敌粮道。再派遣弟璘引骑兵三千设伏于原北的神岔沟。果然不出吴玠所料,没过几天金军因粮道被袭,退军至神岔沟,璘率兵夜袭,连破金营十余座,兀术身中流矢,“仅以身免,乘梯亟剔其须髯遁归”于燕山,派大将撒离喝留驻陕西,兵屯凤翔,与吴玠相持。后完颜兀术见和尚原打不下,就让撒离喝攻打饶凤关,吴玠使用火攻,成功守住饶凤关。
1134年秋,金帅兀术与大将撒离喝等急于“图蜀”,率师十万长驱南下。吴玠为了防止金兵深入腹地,命弟吴璘放弃和尚原,退守仙人关,并于关右置寨扎营,分守要隘,互为犄角之势。金兵凿崖开道,循岭东下,猛力攻关,激战一整天,因宋军拒险死守,始终不能破关。第二天,玠、璘兄弟乘金军疲惫,挥师反击,直捣敌营,金军死者无数,大将韩常左目中箭,敌人不能支撑,于是领兵连夜逃遁。吴玠乘胜督军奋击,命统制官王浚引军疾驰敌后,设伏河池,扼其归路,又大败金军。金连年累战,未能入蜀,反损兵折将愿者上钩gl ,“遂还凤翔,授甲士田,为久留计,自是不复轻动矣。”吴氏兄弟因屡胜金军,声威大震,名扬陇蜀,朝廷诏授吴玠为检校少师,川陕宣抚副使,授吴璘为定国军承宣使。
吴玠与敌对垒数年,尽其毕生精力,率领秦陇、泾原、阶、成诸州和家乡德顺军子弟兵,长期扼守秦凤要塞而牵制金人对东南的压力,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视蜀地。为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又调戍卒修治褒城废堰,开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深得陇蜀人民拥戴。1139年,高宗因为吴玠功高,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抚使。但由于长期鞍马之劳,不久吴玠就病卒于防地仙人关,年仅四十七岁,谥号武安,作庙于仙人关,号思烈。淳熙中,追封涪王。
四、刘琦——真名将,丧敌胆
史载刘琦出身将门,相貌俊美,善于射箭,声如洪钟。少时随其父名将刘仲武征战,一次营门口水缸中盛满水,刘琦一箭射中水缸,拔出箭矢后又射出一箭正好将原箭孔塞住,人们叹服其射技精湛。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经高俅推荐,特授予刘琦为阁门祗候。
1127年,高宗继位后,录用刘仲武后代,刘琦因此得以被高宗召见,并特授予他为阁门宣赞舍人,将其派知岷州,任陇右都护。刘琦在同西夏的作战中,多次获胜。由于他作战勇敢,西夏人都畏惧他,西夏小孩啼哭,其母就以“刘都护(刘琦)来!”以恐吓。张浚巡视陕西时,奇于刘琦才能,荐其为泾原路经略使兼知渭州。
1140年,金兀术撕毁合约重新开战,向南宋大举侵犯。受命赴东京开封守御的刘琦与将佐赴命,先至顺昌城中。1140年6月3日,谍报金兀术已经占领东京开封。知府事陈规见刘琦问计,刘琦说:“(顺昌)城中(如果)有粮,则能与君共守。”陈规曰:“有米数万斛。”刘琦曰:“可矣。”这时刘琦所率八字军主力选锋、游奕两军及老稚辎重,相去尚远,刘琦遣骑接应,半夜四鼓乃至。到了凌晨得报,金骑已经到了陈州。为死守顺昌,阻止金兵南犯,刘琦派人把颖河等水道所有船只凿穿并沉入河中,以示“破釜沉舟”之作战决心。并将自己和部将们家属一并安置在寺庙中,四周堆放柴草,派兵守护,并对卫兵们说,如果城池失守,就放火烧庙,不让一户家属落入金人手中。在他的激励之下,顺昌军民皆奋,男子备战守,妇人砺刀剑,争呼跃曰:“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
时城中守备一无可恃,刘琦登城督厉,取伪齐所造痴车,以轮辕埋城上。城外民居皆坚壁清野。六日之后,金兵游骑已涉颍河至城下,刘琦先於城下设伏,擒千户阿黑等二人,审问得知:“金将韩常军营白沙涡,距城三十里。”刘琦于是夜遣千余人突袭,连战,杀敌颇众。不久,金国三路都统、葛王完颜褎以兵三万,与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同时兵临城下。刘琦下令开诸门,金人狐疑不敢近城武川论坛。
初为城守时,刘琦令于城外筑羊马垣,在垣上打洞为门。至此,刘琦与许清等躲在羊马垣后面列阵莒南天马岛,金人放箭,不是从羊马垣上面射入城墙,就是射入垣上。刘琦则用破敌弓辅以神臂弓、强弩,自城上或垣门射敌,敌稍却。刘琦又以步兵邀击,金步兵被赶入河中淹死者不可胜计,金骑兵被歼灭数千。
顺昌受围四日,金兵移驻到东村,距顺昌城二十里。刘琦遣骁将阎充募敢死队五百人,夜劫敌营。时天将雷雨,闪电漫天,阎充率五百敢死队,突入敌营,见辫者即杀,金兵溃退十五里。刘琦又募百人敢死队去增援阎充,有人要求口里衔枚噤声,刘琦笑答用不着:“不需衔枚。”命令砍竹子做成市井小儿用来游戏发声的名叫“嘂”的玩具,百人敢死队吹“嘂”为号,金兵被搞得晕头转向,终夜自战,结果一夜下来积尸盈野。
金兀术得知顺昌失利,立即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增援。刘琦决计智取。部将曹成等假为金兵俘获。金主审问时,曹成按照刘琦事先所编造谎言答曰:“刘琦是太平边帅子,喜声伎,朝廷以两国讲好,使守东京图逸乐耳。”金兀术根据口供判定刘琦是一个花花公子,很看不起他,认为这样的将领不堪一击,所以就不带攻城重武器,轻装前进,直逼顺昌城外扎营,连亘15里,全军毫无戒备思想。
刘琦则按兵不动,只是派人悄悄在颖河中投毒,数日后金兵多数病倒,失去战斗力大半。刘琦认为时机已到,率众出击,他在阵地的前列组织队伍,手持长柄斧和长把标枪,专砍金军骑兵马腿,待骑兵倒地后,再用标枪刺杀,从而大破金军的所谓“铁浮图”和“拐子马”。顺昌战后,就连金军将领也不得不承认:“自过南朝以来,十五年间,无如此战,必是外国起鬼兵来,我辈莫敢当也。”十多年前,金朝军队曾在进攻开封时面对郭京的“六甲神兵”,而这次顺昌战败后,他们竟然认为自己面对的是鬼兵。当时扣留在金朝的宋使洪皓也向宋廷密报:“顺昌之役,虏震惧丧魄。燕之珍宝悉取而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
同年七月,刘琦任淮北宣抚判官,时岳飞北伐驻颍昌,而张俊已自亳州退兵,岳飞已陷入于孤军作战境地,告急于刘琦,刘琦派部将雷仲出兵牵制,进抵太康县。岳飞被迫奉诏南撤,岳飞部将赵秉渊尚坚守淮宁府,刘琦部将韩直协助赵秉渊击退进犯的金军。
1141年,金兀术再次率大军南侵江淮地区,攻占寿春府,宋廷复命刘琦率军迎战。刘琦率部渡江抗击南下的金军,到达庐州,刘琦随即巡视,因其城残破不利于防守,随即冒雨退向东关,“依山据水,以遏金人之冲”。二月,刘琦自东关出兵至柘皋,与十万金军相遇,杨沂中、王德等军先后到达,宋、金两军会战,刘琦仍然运用顺昌战役打法,首先大破金军铁骑,金兵们惊呼“此顺昌旗帜也”,便抱头鼠窜。
1159年,面对金帝完颜亮准备南侵的形势,朝廷命刘琦兼节制荆南府屯驻御前军马,重掌兵权。
1161年,金主完颜亮调六十万大军南犯,在出发前分配作战任务时,攻打宋军各将领的任务都一一落到实处,唯有攻打刘琦一部的作战任务,全军无一人敢于应声接受。史载“金主亮之南也,下令有敢言琦姓名者,罪不赦。枚举南朝诸将,问其下孰敢当者,皆随姓名其答如响,至琦,莫有应者。金主曰:‘吾自当之。’”这些都说明了刘琦在金军心目中的位置。
金主完颜亮决定亲带大军与刘琦决战。当时刘琦被朝廷任命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总指挥部设在清河口。金兵不敢怠慢,采用毛毡裹船运粮,刘琦则派游泳好手潜入水中凿沉金人的粮船。金军一面留精兵与刘琦相对抗,另以重兵转入淮西。属刘琦节制的大将王权却被金大军吓倒,不听调遣,不战而逃,彻底破坏了刘琦的作战部署,不得不暂时退守扬州。金军也派万户高景山进攻扬州,刘琦派遣员琦在皂角林抵御,双方经过一番恶战,宋军最后击杀高景山,并俘虏金兵数百人,取得“皂角林之战”的胜利,为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但此时刘琦身染重病,只得留侄儿刘汜率一千五百人扼守瓜州渡口,命部将李横率八千人固守扬州城,自己暂赴镇江养病。
史称采石战后,朝廷命召刘琦回朝,命他提举万寿观使,刘琦借建康都亭驿居住。时宋金再度议和,为接待金国使者,秦桧党羽、留守汤思退清理驿馆,派人劝刘琦移居别试院,刘琦认为当局会洒扫以待,且朝廷另有安排,到院后却发现“粪壤堆积”,致使其忧愤交加,病情加剧,吐血数升而死,时为1162年。后宋廷赐其家属银三百两、帛三百匹。至宋孝宗时始追封为吴王,加太子太保。
五、李显忠:真名将,至忠义
本名李世辅,党项族,陕西绥德人,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卒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家族自唐代起世袭苏尾九族巡检。李显忠十七岁便随父李永奇在军中效命,投身抗击金军的战斗。富平之战后,张浚将宋军撤入四川,金人趁机攻陷延安府。李永奇势弱不能抗,被迫投降。但李永奇聚集家族,痛哭流涕铁血大动脉,要子侄们不忘大宋厚恩。后伪齐政权刘豫派李显忠率军驻防开封,李永奇大喜,密令李显忠抓住机会归宋。不久伪齐被废,李显忠归为兀术部属,李显忠一直设法劫持金兀术(完颜宗弼),但始终没能抓住机会。而兀术认为李显忠不是汉人,非常信任,授承宣使,知同州,回到陕西。
绍兴九年初,李永奇又定计劫持金军左副元帅撒离喝,然后以李显忠投奔吴玠,他趁机起兵取延安,以表明其忠义。果然,撒离喝毫无防备,被李显忠所劫。李显忠抓住他疾驰出城,金军连忙来追,李显忠屡战获胜,但金骑越来越多,李显忠料不能脱,于是与撒离喝折箭为誓,要求不杀同州人,不杀李氏亲族。撒离喝同意后李显忠放归撒离喝,疾驰逃去,又遣人亟告李永奇。李永奇得知后忙携老幼出城,惜被金军抓获,全家二百余口被杀。当日,天昏大雪,延安人听到李永奇举家遇害的消息,无不泣下。
李显忠仅带26人投奔西夏,夏崇宗以其同族,经考虑后立即发兵二十万攻金,以文官王枢、武将移讹为陕西招抚使、副,以李显忠为延安招抚使,准备从金国手中夺取陕西。
然而,时延安已经重回宋人手中,夏人因李显忠心向宋朝,产生矛盾,就以铁鹞子军进攻李显忠军。李显忠带所部人马拒之,手舞双刀驰入敌阵,英勇奋战,夏兵大溃,被杀死、践踏的夏兵有一万余人。李显忠获夏人战马约四百匹。于是李显忠出榜招兵,十几日内竟招募万余人。李显忠带所募军投奔四川宋军,一路募军至四万人马。宋四川宣抚吴玠派人抚慰李显忠,并给以奖赏,封指挥使、承宣使。李显忠至临安,受到高宗赵构接见,赵构抚劳再三后,赐名显忠,并赐田镇江,以崔皋等人充任其将佐。
宋金和议后,金人并未守盟,金兀术连续两次发兵南侵。1140年,兀术兵犯河南,朝廷命李显忠为招抚司前军都统制,与宋将李贵同破金兵于灵壁县。1142年,兀术又率大军攻宋,攻占合肥。高宗诏令各路军马共同抗击金兵,命李显忠军与张俊军会合。李显忠军先至孔城镇,与金兵作战,杀退金兵。
1160年,金人又破坏和议盟约,发兵南侵,宋廷诏令李显忠以本部军马抵御敌人。李显忠派统制官韦永寿带二百骑兵杀退五千金军,又与万余金军大战。李显忠亲率骑军出战,从早上大战至中午,宋军越战越勇,以大刀冲杀敌阵,金兵抵挡不住,败溃而走。此次大战,杀敌甚众。
1162年,金主完颜亮统大兵进犯淮西一带。宋将王权畏敌弃守,宋廷罢其官,以李显忠代之。李显忠带军渡江,奋力杀敌,将淮西州郡全部收复。此次战役关系甚大,宋廷转危为安,李显忠也因此名声日盛。宋廷诏赐李显忠五子金带,授淮西制置使、宁国军节度使等职,擢升为太尉。
宋孝宗继位后积极准备北伐中原。张浚主持都督府事宜,都督江淮军马,派李显忠和邵宏渊出师北伐,李显忠进取灵壁县,邵宏渊进取虹县。李显忠率宋军奋勇杀敌,大败灵壁金军。邵宏渊率军攻打虹县,却久围不下。李显忠派灵壁降者劝降虹县的金朝贵戚,虹县举城而降。
六月,李、邵二军会合,收复宿州。中原震动,宋孝宗亲书御诏嘉奖将士:“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授封李显忠开府仪同三司、殿前都指挥使职。后金帅纥石烈志宁率大军反攻,李显忠率军与之激战,先打退金兵的第一次进攻。第二天,金人又增兵至宿州。李显忠让邵宏渊出兵两路夹击金军,但邵宏渊按兵不动。李显忠孤军奋战,终因敌众我寡而败退。此战宿州城收而复失,宋军损失惨重。至此,“隆兴北伐”宣告失败。
六、魏胜——真名将,真义勇
魏胜(1120—1164年),字彦威,宿迁人。出身农家。靖康之耻后不久,魏胜家乡宿迁沦陷于金国。眼见家乡父老遭受金兵蹂躏,年幼的魏胜发誓要练就一身本领,为国收复失地。
1140年,正当岳飞、韩世忠、张浚等抗金将领捷报频传,势欲收复汴京之时,宋高宗赵构却严令各部停止攻击。“在淮十余年而金人不敢犯”的韩世忠也被移驻镇江,抗金大好局面一时丧失。魏胜于是便隐匿在山阳,观察金兵动向,刺探敌国情报。宋金第一次和议之后,魏胜经常乔装成盐贩、匠人,渡过淮河,到涟水、海州、沂州等地去刺探金国军情。
1161年,魏胜渡淮侦察时发现金主完颜亮到海州、涟水一带活动,聚集粮草、制造器械,并在各地征兵,准备大举南侵,他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楚州知州蓝师稷,建议乘金兵不备,袭取涟水。但是,怯懦的蓝师稷不敢采纳。于是,魏胜自告奋勇,聚集了三百名自愿参战的义士,对他们说:“现在金人一心想打咱们,而绝不会想到咱们也会去打他们,这正是我们收复失地的绝好机会!”魏胜率领三百义士连夜渡过淮河,一举占领了涟水城。《宋史》详载魏胜用兵事迹:
魏胜聚义士三百,北渡淮,取涟水军,宣布朝廷德意,不杀一人,涟水民翕然以听。遂取海州。(金)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悉有兵,城中大恐樊其辉,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胜令城外多张旗帜,举烟火为疑兵;又遣人向诸城门,谕以金人弃信背盟,无名兴师,本朝宽大爱民之意。城上民闻之,即开门,胜遣勇锐者登城楼,余自门入,莫有御者。独文富与其子安仁率牙兵拒守,胜整军与安仁父子战谯门内,杀安仁及州兵千余,擒文富,民皆按堵。 
胜权知州事,遣人谕朐山、怀仁、沐阳、东海诸县,皆定。乃蠲租锐,释罪囚,发仓库,犒战士;分忠义士为五军,纪律明肃,部分如宿将。胜自兼都统制,益募忠义以图收复,远近闻之响应,旬日,得兵数千。即具其事报境上帅守,冀给军装器甲。时帅守虽知金人将渝盟,未有发其端者,莫敢以闻。
左军统制董成谋出西北取沂州,波力斯卡胜先遣间还,知金兵数万至沂,以我军器甲未备,戒成勿动。成不从胜,率所部千余人直入沂州巷战,杀其守及军士三千余,众悉降,得器甲数万。金人生兵复集,竞登屋掷瓦击之,成军几败。胜欲斩成,以其骁勇,释之。
金人遣同知海州事蒙恬镇国以兵万余取海州,抵州北二十里新桥。胜帅兵出迎之,设伏于隘,阵以待。众殊死战,伏发,贼大败,杀镇国,馘千人,降三百人,军声益振。山东之民咸欲来附,胜传檄招谕,结砦以待王师之至。
沂民壁苍山者数十万,金人围之,久不下,砦首滕告急于胜。胜提兵往救之,阵于山下。金人多伏兵,胜兵遇伏,皆赴砦。金人袭之,胜单骑而殿,以大刀奋击。金人望见胜,知其为将也,以五百骑围之数重。胜驰突四击,金阵开复阖。战移时,身被数十枪,冒刃出围。金兵追之,马中矢踣,步而入砦,无敢当者。金人又急攻,绝其水,砦中食干糒,杀牛马饮血,胜默祷而雨骤作。
金人攻益急,周山为营,胜度其必复攻海州,因间出砦越城中。金人果解苍山围,自新桥抵城下,胜出战皆捷。金分兵四面攻之,胜募士登城以御,矢石如雨者七日,金兵死伤多,遁去。胜尝出战,矢中鼻贯齿,不能食,犹亲御战。
胜起义久,朝廷尚未知。沿海制置使李宝遣其子公佐由海道觇敌,至州,始遣忠义将朱震、褚道诣行在,白胜姓名于执政,始知胜之功焉。
此后,魏胜又于海州城保卫战中单骑逐金兵,激励士卒,竭力捍御。其于城上镕金液麝香草,投火牛,使金兵不能前,多死伤,后金海陵王完颜亮死,金兵始解围而去。
史载胜善用大刀,能左右射,旗揭曰“山东魏胜”,金人望见即退走。胜为旗十数,书其姓名,密付诸将,遇鏖战即揭之,金兵悉避走。初,胜起义时,无州郡粮饷之给,无府库仓廪之储。胜经画市易,课酒榷盐,劝粜豪右。环海州度视敌兵攻取处,筑城浚隍,塞关隘,在军,未尝一日懈弛,恒如寇至。
金兵退后,魏胜开始自治军旅,麾下皆精锐之士。魏胜军中,一旦抓获金国谍者,即犒以酒食,厚赂遣还。有自北方来归者,与之同卧起,共饮食,示以不疑;周其窭贫,使之感激。自是山东、河北归附者众,得金人虚实,悉以上闻。
后金人遣山东路都统、总管以兵十万再攻海州墨门春秋。时李宝帅海舟水陆并进,抵城北砂巷,胜率众合宝军大破之,斩首不可计,堰水为之不流,余悉奔溃。胜独率兵追北二十里,至新桥,又破之,尽获其鞍马器甲。宝亦驻海州,为进取计。
金人复遣五斤太师发诸路兵二十余万来攻海州,先遣一军自州西南断胜军饷道。胜驿勇悍士三千余骑,拒于石闼堰,金军不能进。逮夜始还,留千人备险隘。金兵十万来夺,胜率众鏖战,杀数千人,余皆遁去,下令守险勿追。报宝江油中学,宝以防海道,登舟,不复发兵。金兵盛集,胜力拒之,自旦至暮,金兵不能夺。胜令步卒整队前行,自为殿后。
时百姓以宝既登舟,惧金兵大至,皆欲入城,统制郭蔚闭城门不纳。人民牛马蔽野,呼号动地,城中亦惧。胜入城,谕以贼势退怯之状,固守可保无虞,乃开门尽纳之。居无何,金兵环城围数重,胜与郭蔚分兵备御,偃旗仆鼓,寂若无人。金军惊疑,数日不敢攻,已乃植云梯,置炮石,四面合围,负土填壕。胜俟其近城,鸣鼓张旗,矢石俱发,继以火牛、金液,凡三昼夜,金兵竟不能近。于是罢攻,修营垒,绝河道,谋为固守。胜俟其不备掩击,或独出扰之,使不得休息。又间夜发兵劫其营,或焚其攻具。
既而金人并力急攻,胜告急于李宝。宝以闻,还报城中,已命张子盖率兵来解围。金人亦知子盖军且至,已有退意。顷之,子盖先帅骑兵至,胜出与子盖议战事,且促其步卒。胜出军城北砂巷,与金军大战,斩首不可计,追数十里,余兵皆遁。
胜既还海州,镇抚一方,民安其政。改忠州刺史。海州城西南枕孤山,敌至,登山瞰城中,虚实立见,故西南受敌最剧。胜筑重城,围山在内,寇至则先据之,不能害。
史载胜尝自创如意战车数百辆,炮车数十辆,车上为兽面木牌,大枪数十,垂毡幕软牌,每车用二人推毂,可蔽五十人。行则载辎重器甲,止则为营,挂搭如城垒,人马不能近;遇敌又可以御箭簇。列阵则如意车在外,以旗蔽障,弩车当阵门,其上置床子弩,矢大如凿,一矢能射数人,发三矢可数百步。炮车在阵中,施火石炮,亦二百步。两阵相近,则阵间发弓弩箭炮,近阵门则刀斧枪手突出,交阵则出骑兵,两响掩击,得捷拔阵追袭,少却则入阵间稍憩。士卒不疲,进退俱利。伺便出击,虑有拒遏,预为解脱计,夜习不使人见。以其制上于朝,诏诸军遵其式造焉。
后宋再与金议和,撤海州戍,命胜知楚州,以本州官吏及部兵赴新治。诏胜同淮东路安抚使刘宝、知高邮军刘敏措置盱眙军、楚州一带,胜专一措置清河口。时和议尚未决,金兵乘其懈,以舟载器甲糗粮自清河出,欲侵边。胜觇知之,身帅忠义士拒于清河口。金兵诈称欲运粮往泗州,由清河口入淮。胜知其谋,欲御之,都统制刘宝以方议和,不许。金骑轶境,胜率诸军拒于淮阳,自卯至申,胜负未决。金军增生兵来,胜与之力战,又遣人告急于宝。宝在楚州,相距四十里,坚谓方讲和,决无战事,迄不发一兵。胜矢尽,救不至,犹依士阜为阵,谓士卒曰:“我当死此,得脱者归报天子。”乃令步卒居前,骑为殿,至淮阴东十八里,中矢,坠马死,年四十五。
史载魏胜死后,刘宝弃城而逃。后宋孝宗知道原委,将刘宝家资抄没,贬死琼州。而魏胜则被追赠为保宁军节度使,并谥为“忠壮”,在镇江府江口镇建造了“褒忠”庙,后又于他战死处立“褒忠祠”。又特优恤其子。宋孝宗对大臣说:“人才必须用而后见其能。假如没有边衅,谁能识得魏胜这样的人才?”
南宋正史,将张俊、刘光世列入“中兴四名将”之中,竟与岳飞、韩世忠、刘琦等人同列,不但有违史实,而且对于岳、韩等真正的民族英雄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和亵渎。元相脱脱等于《宋史》中称:“南渡诸将以张、韩、刘、岳并称,而俊为之冠。然夷考其行事,则有不然者。俊受心膂爪牙之寄,其平苗、刘,虽有勤王之绩,然既不能守越,又弃四明,负亦不少。矧其附桧主和,谋杀岳飞,保全富贵,取媚人主,其负戾又如何哉?光世自恃宿将,选沮却畏,不用上命,师律不严,卒致郦琼之叛。迎合桧意,首纳军权,虽得善终牖下,君子不贵也。二人方之韩、岳益远矣。”然而宋史中官方所以将张俊、刘光世列为“中兴四名将”者,实以其二人有功于高宗之拥立而有意褒之兰州二中,可谓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偏宠之爱”。而藉今人读史考证方便,再详细考察张俊、刘光世的所谓“战功”,发现大多是虚冒之功、借人之功。史传刘光世的军队为有名的“长腿军”、“逃跑军”,而张俊所率之军队,则被时人称为“花腿军”、“自在军”,平日无事,唯在街头巷里打一些花拳绣脚以邀民玩;打仗时则躲在别人后面,别人打赢了就上前抢功,打败了就先行逃跑。尤其是再全面考察张俊的“发家史”,便知道他“成功”的关键,便是善于揣摩“领导”心思,委蛇迎合“上意”:当国家行将危亡之际,他看出赵构贪生怕死,便迎合他南渡避险;当皇帝狼狈逃窜,需要他抵挡一阵的时候,他能够挺身而出,成为节度三镇的地方大员,还能够踩在别人的肩膀上跻身“四名将”;当他看出赵构想收回军权的时候,立马解甲归田、发财致富;当他看到赵构和秦桧必欲置岳飞于死地的时候,又立即主动揭发、落井下石,这样的“有心人”,在中央专制集权王朝里可谓“如鱼得水”、“顺风顺水”。而这样的臣子,皇帝喜欢,众臣拥护,所以张俊可谓有宋一朝,能够以军功出将入相、成侯谥王、富甲天下的“人生赢家”。
《要略》以为,宋所以在南渡后安然无忧者,实有岳飞等六名将之忠勇善战。其中,有岳飞、韩世忠、刘琦于一线之顽强抗击,吴玠于陕川边地的策应牵制,李显忠先于金军内部扰之,再以前线之奋勇拼杀,而魏胜则自海州侧翼“睨其后”,使金军左右受敌,始能使金军数次南攻皆无功而返。此六将联合之功。是以后世史家蔡东藩认为:“史称南渡诸将,莫如张、韩、刘、岳……刘光世一庸将耳,毫不足道,或谓以刘琦当之,理或然欤?刘琦、岳飞,忠勇相似,琦力守顺昌,连败金兵,飞进军郾城,直抵朱仙镇,又连败金兵,是时金将之能军者,莫如兀术,兀术既不能敌琦,复不能敌飞,得毋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者耶?”而《要略》尤赞者,一为李显忠,其不但“忠义归朝,惟君第一”,而且令金帅金兀术胆寒“此人敢勇,宜且避之”;一为魏胜,其本匹夫,当国家有难之时,挺身而出,聚集乡义,出入敌后,维护一方,战则必胜,可谓忠贞义士。然而二将所以不为后人所广知者,盖其成名立功,没有如刘光世、张俊之流“直接”立功于赵构身边,没有为赵家“权力”巩固出力,而是为国家、民族安全奋不顾身,从本质上讲,他们和岳飞一样,是“为忠守义之将”而非“追名逐利之将”,而正因为这样的名将得不到应有的褒奖和宣扬,是以自宋之后,忠义壮勇之风日见湮灭,精武勇战之士少见于史,能不慨叹乎?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北京信息网公众号
招聘启事
注意啦!北京信息网开始招收全职小编了!
如果您想加入我们,请把简历发到下面的邮箱,期待您的到来!
招聘条件:
1、全职坐班!
2、了解北京文化,熟悉北京文化。
3、原创写作能力强,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创新思维。
4、有新媒体运营经验,摄影经验,采编及美食编辑工作经验者优先。
邮件标题请加上“应聘编辑”几个字
投递邮箱:27901937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