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高要政府【读史有悟】考试不易-国学时代

【读史有悟】考试不易-国学时代

漫漫科考路
作为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科考制度于隋朝萌芽,始于隋炀帝大业四年(607年),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明,衰落于清光绪31年(1905年),前后绵延近千余年之久。
在科举制度最为成熟的明清时期,读书人的科考之路分为三级,共四场考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考秀才
只要是读书人,参加科考的第一步,先要到户籍地参加院试。这场考试的主考官是学政。学政均为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或六部,由皇帝直接任命丁肇中简介,任期三年。
中秀才后,地位上升一格,高于普通百姓大和田南那。秀才见知县不必下跪,官府不能随便施以刑罚,从此踏上了仕途。

乡试———考举人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包括京城。考试三年一次,多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和今天略有差别,通常设在农历的金秋八月,因此又称“秋闱”。
主考官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的东南隅。
乡试共考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桂榜”,也称“乙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和殿试——考进士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痣苍,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落榜的问题。

会试由礼部主办超级女警,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考期多在春季二、三月,又称“春闱”。主考官多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担任。发榜在杏花开放的四月,又称为“杏榜”。会试取中的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会试之后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耐磨的人生,只考策问。殿试发榜称“甲榜”,一甲取前三名魔性の潮,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入这三甲的考生都泛称进士麻将至尊王。

考中了进士,就算是拿到人生的最高学历,功名也到了头。
鹿鸣琼林绿姬,鹰扬会武
为了笼络天下的读书人,踏上仕途为统治者效力,官方会举办的盛大庆祝宴会,招待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以示朝廷的恩典。
由于科举制度自唐始,分设文武两科,庆祝宴会的文科宴为鹿鸣宴、琼林宴,武科宴为鹰扬宴和会武宴。
鹿鸣宴设于乡试放榜的第二天,由地方官吏主持,宴请之人有通过乡试的新科举人以及内外帘官(考场工作人员)等。
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高要政府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新唐书?选举志》
该宴起于唐代,明清沿用,因会上要吟诵《诗经?小雅·鹿鸣》诗而取名“鹿鸣宴”。且鹿与“禄”谐音,“禄”意味升官发财。新科中举乃是入“禄”之始,亦有祝贺之意。

琼林宴始于宋太祖。殿试后,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由于赐宴都是在当时汴京城西的皇家花园琼林苑中举行,故称“琼林宴”。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罢琼林苑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由此改称“闻喜宴”。元明清时期,又称“恩荣宴”。名称不同,但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
鹰扬宴是武科考乡试放榜后而设的宴会。与鹿鸣宴一样,考官和考中武举者一同出席。
武乡试揭晓翼日,燕(宴)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美宴网,曰鹰扬燕(宴),仪与鹿鸣燕(宴)同。
——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
“鹰扬”,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颂扬太公望的威德如鹰之飞扬)之句。这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诩。

(清·武举考试)
古代科举,自唐开始,武科殿试放榜后都要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宴会,以示庆贺,名曰“会武宴”。
文称鹿鸣宴,武称鹰扬宴,人皆知之;文进士称恩荣宴,而武进士称会武宴,则罕有知者。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武生武举》
武科殿试级别较高,规模自然比鹰扬宴要气派,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春风得意马蹄疾
科举取士之风自隋唐始,一直是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宫宝田他们的酸咸苦辣、喜怒哀乐,无不与科举成败息息相关。这一点从他们的诗歌中展露无遗。

唐代,新科进士会参加多项足显荣耀的赏心乐事。其中,遍游长安著名花苑便是其一。
唐代诗人孟郊在考中进士后,挥毫疾书,赋诗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摆脱穷酸潦倒,对美好前途的愉悦畅快之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考场同样幸运的诗人白居易,27岁考取进士,在17名新科进士中最为年轻。参加长安城“雁塔题名”后,白居易连做两诗,表达内心的狂喜、兴奋以及自豪映秀十年事。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登第》
得意减别恨红泥屋,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及第诗》
唐五代风流才子袁皓,中举后在其所作《及第后作》中,更是自比仙岛的神仙,高空的大鹏。诗句豪气凌云,似乎脱胎换骨,浑身仙家气象。
祝愿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万千学子们,不负昔日寒窗苦读,金榜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