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雷晓晨胡适眼中的山东督军田中玉-读史

雷晓晨胡适眼中的山东督军田中玉-读史

雷晓晨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林建刚
1924年夏,胡适和他的好朋友丁文江去北戴河消夏,他们每天在海边浮水,带着救生圈洗海水浴,玩的不亦乐乎。有一天,他们在海边遇见了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胖子。此人就是田中玉。1869年出生,河北秦皇岛人,新文化运动时期曾任山东省的督军兼省长。在他治下,担任济南省立第一师范校长的王祝晨在山东大力推广新文化运动;也是在他治下,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三次来山东做演讲。此时,田中玉已经下野,正致力于在家乡办田氏中学。此前在山东已熟识的两人相见甚欢,他们相约第二天见面再谈。在第二天的交谈中,田中玉向胡适、丁文江叙述了自己的事业。1935年,田中玉病逝,在《大公报》上看到讣告的胡适想起了11年前他们畅聊的时光,写下了一篇《海滨半日谈——纪念田中玉将军》的文章。在胡适笔下,这个被后来人认作是军阀的田中玉,文质彬彬,是一个耿介而又清廉的好人。如今,“田中玉”这个名字,似已被历史遗忘,但却值得我们重新去认识。田中玉早年家境贫寒,为了养家,他去了中国第一个军官学校学习。当时的军官学校,不仅不需要缴学费,每月还有三两四钱银子的生活费,田中玉就依靠这点钱来养活他和他的家人。按照当时学堂规矩,成绩最优异的学生还可以获得奖金,为了奖金,田中玉非常用功,几乎每次都考第一名。然而,讽刺的是,毕业时,他这个全校第一的优等生却因为没有门路而在学校待业。在这艰难的时候,学校的德国老师萨尔帮助了他。萨尔让他改算学卷子,每月给他一点钱。靠着这点钱他才得已养家。此后不久,恰逢袁世凯小站练兵,萨尔被调去做教官,萨尔推荐了田中玉。到了小站的田中玉,从最低级的队长做起,一步步成长起来。因袁世凯的信任,他还曾被派去专管军械。当时,萨尔已经成为德国的军火商了,因为他们的师生关系,萨尔允诺给田中玉最便宜的军火。而且,按照以往惯例,两人作为经手人都会有一笔可观的经手费。但考虑到买军火的钱都源于穷苦百姓的纳税所得,田中玉坚决不要这笔经手费。最终,萨尔被田中玉的爱国心打动,也放弃了收取经手费。在当时,田中玉所买的军械是最便宜、最省钱的。田中玉掌管军械期间,共计为国家节省了一千多万的银元。而这,也成为田中玉成功的起点。此后,更得袁世凯的信任的田中玉,曾担任察哈尔省督军、山东省督军。在他的治下,在山东省的省议会中,议员们滔滔雄辩,充分享受了自由的空气。他下野之后,更是散尽家财,将大部分钱财用来办教育。我常常想,田中玉的教育背景,他早年就进武备学堂,应该是一个赳赳武夫的形象,但那个时代关于“忠孝节义”的旧道德似乎在他身上很有体现。五四之后,知识分子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甚至将旧道德视为“吃人的礼教”。但据我有限的所知,那些受过旧道德熏陶的人有时候却很让人肃然起敬。我想起1932年陈寅恪跟他的学生们的一段谈话。陈寅恪说:中国今日旧道德与新道德两种标准同时并存。有人谓旧的已去,新的未到者,殊非事实。此犹如两种斗,小人以大斗量入而以小斗量出,君子因此吃亏。今后旧者恐难复存,惟新者来自外国,与我国情形每有格格不入之处。吾人当准情酌理,行吾心之所安,总以不使旁人吃亏为准绳。至于细微处,则“大德不逾闲 小德可出入”。1949年之后,一向对新文化运动抱持异见的陈寅恪与胡先骕都保持了知识人的风骨。当绝大多数人都开始跟风批判胡适时,陈寅恪表示了反对。当人们迫使胡先骕必须称呼蒋介石为“蒋匪”、称呼胡适为“战犯”的时候,胡先骕至死不从。在他看来,这样的称呼无异于变节。从这个意义来讲,陈寅恪、胡先骕、田中玉是相似的,他们似乎都是所谓“封建礼教”下旧道德的人物典型。这样的人物,在当下的社会,似乎也是稀有动物了吧!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