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雷晓晨脸上长“面疱”的杨贵妃~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阿胶文化缘

雷晓晨脸上长“面疱”的杨贵妃~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阿胶文化缘

雷晓晨 “
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历史,因为我们知道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所以会对影响或改变历史的某件事极端放大化,着重强调这件事是意义重大的。但实际上,在当时看来,这也许就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

公元719年,大唐玄宗开元七年。
这一年,大唐还处在极度的盛世;这一年李白18岁,风华正茂;这一年安禄山16岁,还只是一个商人;这一年鉴真还未东渡;这一年,有个小女孩降世,被取名叫做杨玉环。
而现在看来,正是这个小女孩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杨玉环自小聪慧,天生丽质。十岁时,就在她叔父杨玄珪的教导下学习音律,歌舞。杨玄珪作为一代乐律大师,十分看重杨玉环的潜力,对她倾注了无数心血,将她作为自己音乐成就的接班人培养,所以长大后的杨玉环精通音律,能歌善舞。
唐代时,阿胶深受皇宫贵族喜爱,并为他们所控制。自唐太宗开始,就派兵将阿井封存,不许平民百姓私自启封,炼制阿胶。只有每年冬至时,才允许官家开封,“熬胶进贡”。所以阿胶在民间并不流通。

但这并不妨碍百姓们对阿胶的追求,被皇家重视的东西在民间也一定会受到追捧,而大多数的百姓对阿胶的功效也有所了解。
杨玄珪也不例外,他极其看重杨玉环的潜力,一直想方设法的寻求阿胶,以便让杨玉环更好的保持美貌。但因为阿胶在民间的稀少,往往让他求而不得。
但是杨玄珪从未放弃寻求阿胶,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杨玉环十三岁那年寻找到阿胶,虽然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金钱,但他感觉是值得的。然而事情并未向他想象的方向发展,年少的杨玉环在食用阿胶后,却出现了不适的症状,甚至在她白净的脸上还长出了“面疱”,让她极为惊恐。在停止服用阿胶之后,杨玉环脸上的“面疱”才渐渐消失,让杨玉环放下心来。
杨玄珪虽然出于好心才为杨玉环寻求阿胶,但出了这样的事情,他心中也很是愧疚,也就不再让杨玉环继续食用阿胶。剩下的,只好收置起来。
十五岁时,杨玉环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了变化。她被寿王李瑁看中,当年就被封为寿王妃,与寿王相处甚欢,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杨玉环十八岁,被唐玄宗招入宫中,开启她传奇的一生。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入宫后的杨玉环深得玄宗喜爱,被封为贵妃,世人皆称杨贵妃。宫中的杨贵妃开启了与阿胶的第二次缘分。

现在我们翻看《全唐诗》就会有一首描写杨贵妃与阿胶的诗,“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到道,却说生来为君容”。此诗描写杨贵妃皮肤之好,让人望尘莫及,也写了杨贵妃保养之道为“暗服阿胶”。
杨贵妃在深宫内,深得唐玄宗宠爱,想吃阿胶自然不再如小时候那样困难。但是,此时的杨贵妃“暗服阿胶”之后,为什么跟小时候不一样,没有出现不适的症状,反而皮肤越来越好了呢?
其实,这还得从杨玉环出家为尼说起。
杨玉环毕竟是寿王李瑁的正室,虽然被唐玄宗招入后宫,但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就直接封为妃子。于是唐玄宗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为名,敕令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杨玉环毕竟是红尘中人,虽入道门,却难真正的静心遵道。往昔的欢快生活与现如今单调寂寥的道观生活形成强烈对比,导致她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唐玄宗对杨玉环爱之深,舍不得杨玉环受这样的清苦,在派遣皇宫内的御医给杨玉环医治之外,还暗地的派人给她送去一斤阿胶,命她日日服用,以保容颜不衰。
杨玉环虽然知道自己无福消受阿胶,但一来道观生活确实清苦;二来皇帝有命又不好不从,况且也是皇帝的一番心意。她便命人将极少量阿胶放入粥内,慢慢进食。
令杨玉环惊喜的是,一连几天之后,她的脸上并未像小时候一样出现“面疱”,个人精神却更加充足,这让她对阿胶有了疑惑。
杨玉环向御医提出自己的疑惑。根据御医的解释,杨玉环第一次吃阿胶的时候,正是身体发育容易长“面疱”的年龄,所以在食用有补血作用的阿胶后,才会使身体出现不良的反应。而现在杨玉环因为道观的清苦生活,本就有些气血不足,在食用少量阿胶进补之后,自然也不会出现不良的反应了。
不曾想到的是,在食用第二次皇帝送来的阿胶时,杨玉环脸上的“面疱”又不合时宜的出现了,这让御医也无从解释。已经身受阿胶好处的杨玉环虽然颇有些沮丧,却不得不珍而重之的将阿胶收藏起来,并希望御医能够找到其中的原因。
后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御医在经过多方的调查之后,认为杨玉环所食用的阿胶所含“火性”并不相同。御医解释道:阿胶在炼制的过程中,无论是化皮还是胶汁的提取过程都需要在薪火加热下进行,难免会有火性融在其中,此时的阿胶若是食用,身体肯定会出现不适的症状。但若是阿胶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再食用,其中“火性”自然挥发殆尽,食用之后也就不会出现不良的反应了。
在这之后,杨玉环每每食用在皇宫内放置两年以上的阿胶,再也没有出现过长“面疱”的症状。在《全唐诗》内,我们才能看到“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在我们现在可查询到的唐代以后的关于阿胶的医药经典方,几乎都是在强调使用陈阿胶。因为陈阿胶火毒尽去,是真正的性平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