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雷晓晨胡家涝古宣纸厂遗址-胡家涝

雷晓晨胡家涝古宣纸厂遗址-胡家涝

雷晓晨清代宣州进士梅理于乾隆庚申年(1740年)所作的《金牌山记》说:“宛陵东南有谷焉……其材则杉徘屋之资,檀桔玉版之选,巨竹千园,名茶万亩……”记下了当时金牌山的山水人文和出产。金牌山绵亘溪口、周王两镇,有雪峰、梅龙、中南等支脉。位于周王镇绿宝村境内的中南山海拔400多米,山形似一只双翼伸展的凤凰,风景秀丽,却鲜为人知。

但其一条名叫“胡家涝”的峡谷声名却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和游客来此访古探源,因为这条峡谷中有一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的大型生产基地遗址。梅理文中的“玉版”,即是这里曾经生产的一种精品宣纸。



“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此处的“宣纸”,其实不是现今“正统”的宣纸,而是指宣州生产的纸。最早记录宣州造纸的是在初唐,宋周密《澄怀录》记,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宣州僧人欲写《华严经》,先以沉香渍水种楮树,取以造纸。明胡侍《珍珠船》也记永徽年间宣州僧人修生奉旨用楮皮造纸,以抄写《华严经》。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说:“楚人以楮为纸”。宣州古属楚地,张彦远所说的“宣纸”应是宣州“楮皮纸”。盛唐以后,“宣纸”(宣州皮纸)被列为“岁贡上用”的贡品。唐杜佑《通典》、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记十一州贡纸当中,就有皖南宣、歙、池三州;三州皆为宣歙观察使节制,治所在宣州。《旧唐书》记载了玄宗时代宣州进贡纸笔等物的盛况;《新唐书·地理志》也说,宣州宣城、泾县、太平、南陵、当涂、旌德、宁国、广德等属县均贡纸。可见唐代古宣州已是全国造纸业的重镇。
五代时宣纸制造发展到一个新高度,代表其最高成就的是“澄心堂纸”。原产古歙、池、宣州三州,主产绩溪、歙县。这三州本来主要制作“生纸”,部分“生纸”运到金陵加工,南唐后主李煜亲自监制,甚至亲自参与制作成“熟纸”。这种优质楮皮宣纸,“自首至尾,匀薄如一”、“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李煜爱不释手,以致“非其不用”;并以宫城内澄心堂收藏此纸,故称“澄心堂纸”。
宋末元初是宣纸历史上一个里程碑的时期,“正统”的“中国宣纸”正是起源于这个时期。由于古宣州大量造纸,楮皮资源出现紧缺,而本地的一些山区多生青檀,这些地方自然地理条件又适合造纸,于是纸工便尝试以青檀皮代替楮皮造纸。众所周知,“正统的宣纸”,正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掺以沙田稻草等生产的一种手工皮纸,被誉为“千年寿纸”和“国宝”。今天,这种“正统的宣纸”主产于古宣州属县泾县,人们口中的“宣纸”,基本专指泾县生产的宣纸。但是自宋末元初到清代后期,古宣州数县都能制造。《辞源》“宣纸”条说:宣纸是安徽宣城、泾县等地所产的纸,因在宣城集散,故名。清嘉庆《宁国府志》记:“纸,宣、宁、泾、太皆能制造,故名宣纸。而泾人所制尤工”。清光绪《宣城县志》记:“纸,宣、宁、泾、太皆制造,故名宣纸,以檀皮为之”。近代泾县籍著名学者胡朴安于1923年所著的《宣纸说》云:“泾县古称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故名宣纸。而泾县所产尤工。今则宣纸惟产于泾县,故又名泾县纸”。这些资料相互佐证,应基本符合历史事实。
至于何地最早制造这种檀皮宣纸,一般说法是:宋末元初曹氏在泾县小岭十三坑始造宣纸。清乾隆《小岭曹氏宗谱》记载: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曹氏由太平迁南陵,历八世后曹大三自南陵迁泾县小岭;据出生泾县宣纸制造世家的曹天生博士估算,期间约240年,即1278年前后才迁到泾县。而现存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张即之写经册》,其纸即产于宣州,该纸“质如春云凝脂,洁白细韧,平滑匀整,坚柔耐人,虽经岁月,仍犹新制”;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评道:“南宋张即之用以写经的‘白宣’尤为重要,系用青檀树皮加稻草制成。千百年来盛名不衰的宣纸,沿用的正是上述材料,故它具有典型长在的意义”。张即之是南宋书法家,1186—1263年在世,他写经的年代要稍早于曹大三迁泾县小岭;也就是说,南宋末年宣州就已经制造出后世所谓“正统的宣纸”了。



《张即之书法》
优质宣纸的生产对自然环境要求非常高,皖南山区的丘陵低山,主要是侵蚀剥蚀丘陵和喀斯特丘陵,为宣纸主材青檀树的理想生长地。而宣纸也须依助于喀斯特山地的石滩,在石滩上日晒雨淋完成原料的自然漂白。“宣、宁、泾、太”等地都具备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故“皆能制造”,其中以泾县为最佳。
宣州周王、溪口、水东等山区植被茂密,水量充沛,利于青檀树的生长,这些地方都曾有过造纸作坊。周王境内的中南山在宣州市区经杨柳、周王到溪口的公路西侧,胡家涝峡谷在山之东麓,地处中纬度南部,属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丰富。从公路过一条山溪进入峡谷,谷内有洋口、新冲、胡涝3个山冲村庄,现统一名为“胡家涝”。
说起宣纸的话题,胡家涝村民或激情四溢,或娓娓道来,古宣纸厂的故事似乎栩栩再现,然后村民再举出“遗址”实物为证。


皮碓齿——最早的造纸工具
由一条山道进入峡谷,漫山竹木,水声潺湲,清新幽婉,风景宜人。山路自北通往溪口梅龙山京山堂古寺,古宣纸厂遗址即在中段路旁。遗址保护面积有5万多平方米,包括晒料场、漂洗池、厂房房基等。晒料场在中南山的朝阳坡上,全系山石砌成,原面积2万多平方米,保护较好的有近万平方米。紧邻晒料场的左边,有一条3米多宽的山溪,该溪汇马皇涝、曹家涝之水,溪水清澈,水流量大,终年不断;溪水经晒料场下的一段河道,长50余米,宽约4米,河底竟是一天然的整块石板,无缝无隙,光溜平坦,当地人称这一溪段为“石板河”,其实就是漂洗宣纸原料的“天然漂池”。河溪两旁有厂房的断壁残垣,各类房屋墙基清晰可辩,若按现时建房规格计算,共约40余间;就其地势、宽深及方位变化来看,应是纸槽房、料库、打浆房、剪纸房、碓房等。两只舂打原料檀皮的专用工具——皮碓齿,被村民完好保存,此物系坚硬的黑石凿制,齿纹清晰无损,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25厘米,另一只长55厘米、宽80厘米、高50厘米。山间还有路牌石、山寨围子、水井等古迹,近年又陆续出土了一些残破的制造宣纸的石器。






古宣纸遗址一角
据文献记载和胡家涝村民世代口传,这座宣纸厂在清乾隆早年即能制造高质量的玉版等多种宣纸,清代中期规模宏大,生产繁忙,从业人员众多。如清代诗人赵廷辉所写:“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垒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晚清“咸同兵燹”之后,宣州人口锐减,造纸技师或死亡、或逃离,百中无一;加上环境惨遭破坏,田园荒芜,山林焚毁,檀皮原料匮乏,胡家涝宣纸厂及整个宣州造纸业完全衰落。但经一代代村民的保护,胡家涝总算逃过“文革”劫难,留下了这一片珍贵的遗址,以供后人遐想和凭吊。

原文转自 2018-8-3《今日宣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