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雷晓晨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二)-尚德乐心智障碍康复中心

雷晓晨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二)-尚德乐心智障碍康复中心

雷晓晨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哦!
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时,首先必须理解每位自闭症人士的特性。评估自闭症人士对于怎样的刺激会产生感觉过敏与偏执,现有的沟通手段、口语不能表达时需要怎样的代替沟通手段等等。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前因的干预策略、基于结果的干预策略、促进合适行为形成的小步子程序法、重新设计和调整整体生活模式的策略等。

行为功能分析
1.实物强化行为
行为被强化的原因:给了他想要的
2.注意力强化行为
行为被强化的原因:给了他关注
3.逃避强化行为
行为被强化的原因:不要求做之前的任务了
4.自我刺激行为
行为被强化的原因:行为本身直接产生刺激。
一.实物强化行为
1.如何预防?
少用“不”等否定词,多提供正面信息。
2.发生后,被动行为干预
首先遵照应对策略处理;其次:
①当问题发生时,不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讲条件;
例如“你不哭就给你**" “你打人就不许你看电视”
②当孩子冷静后,给与注意力,也可以引导他玩喜欢的游戏或其他别的东西,但不要给孩子之前要的东西,也不能比之前的东西更喜欢。
注意:我们不需要等孩子完全冷静,当孩子停止大动静的哭闹,甚至是在孩子哭闹间喘息时,就可以尝试介入,但如果孩子又开始大动静哭闹时,就进行忽略。
③坚持原则,一定时间内不给孩子他要的东西,如果要给,小年龄的等待时间在5~30分钟,大年龄的最好等待30分钟以上。
注意:如果之前说过什么时候孩子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那就坚持原来说过的话,比如“吃完晚饭后可以吃冰激凌,”那就等到晚饭后在给孩子。
3.正面积极干预
例如:教孩子用眼神、指或语言等新行为来表达要求,代替哭闹等问题行为去获取想要的东西。

二.注意力强化行为
1.如何预防?
主动给与关注,给孩子传达一种“我是被关注的”感觉
例如:妈妈忙某件事时,事先告之,并不时去关注他,从而避免采用一些问题行为来获取关注。
2.发生后,被动行为干预
首先遵照应对策略处理;其次:
①忽略孩子不正确行为,不给语言指令,不试图转移孩子注意力,l
②身体辅助,不给注意,在孩子哭闹时,有些行为需要马上阻止的,用身体辅助把孩子引导到他应该在的地方,在这过程中,不评论,不对话,不给目光对视,不与孩子互动。
③在孩子停止哭闹至少半分钟后,给与关注,与之互动,夸奖孩子任何他做的好的或是无错的行为。
④当行为频繁时,只要问题行为不出现就给与关注。
3.正面积极干预
教会孩子用正确的、恰当的、有利于社交的方式来表达,从而获得注意力。

三.逃避强化行为
1.如何预防
课题难的降低难度,分解次数、增加趣味性
2.发生后,被动行为干预
首先遵照应对策略处理;其次:
①在孩子哭闹无法继续指令时等待,在这过程中保持冷静的表情,不展示任何的情绪,不同情,也不生气,不给语言指令。
例如:“不要哭”等,在一对多的集体课上,直接辅助完成,不等待。
②当有机会发指令时,坚持原指令并提供辅助。
③完成任务后,马上给与强化。
3.正面积极干预
同预防一样,降低难度,分解次数,提供辅助,增加趣味性。
重点:情绪好时不要加大任务,是多少就是多少。
情绪坏时不要减少任务,该多少就是多少。

四、自我刺激行为
1、如何预防?
改变前提:①有刺激物时减少刺激物
②无聊时多陪伴
教孩子学会娱乐,游戏。
2、发生后,被动行为干预
首先遵照应对策略;其次:
①用肢体辅助阻止孩子的行为,尽量少用语言提示
②引导孩子从事其他活动,最理想的是同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产生同一类刺激的活动。如:喜欢在床上跳,可以让孩子在蹦床上跳;喜欢玩水,就在水池里玩。如果找不到产生同类刺激的活动,就引导孩子玩其他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转移注意力。
③对于能力好的孩子,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
3、正面积极干预
因自我刺激的种种行为未必必然的与某种感觉有联系,所以截断未必有效或者效果一般,取代也比较困难
通常采用:
①区分强化相互抑制的行为。如:以孩子爱摸别人头发为例,指导孩子做一些需要用双手完成的任务,如串珠等。
②给与社会可接受的合理化刺激,如把一堆乱线捋顺。
③通过建立规则,允许这些行为在某些场合或时间出现,而在其他场合或时间就不能出现。

要改掉对孩子说“不”的习惯很不容易,然一旦建立起这个好习惯却是我们能终身受益的。当我们挑孩子毛病的时候,第一件事要想的是,孩子应该怎么样做,然后告诉和辅助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发现孩子对指令的服从会越来越好,而且你也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孩子好的方面,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正面积极起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朔州市尚德乐心智障碍康复训练服务中心
学校地址:朔城区政府对面城墙内路东
联系电话:0349-6664801
王老师:1803499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