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办?301骨科医生教你正确姿势-康知了康复指南
雷晓晨作者:北京301医院 骨科 黄鹏大夫
为什么需要锻炼腿?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后,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医生也嘱咐患者,术后如果没有明显的疼痛,可以先在床上进行勾脚背及直腿抬高的锻炼。对于这项“医嘱”,不少患者感到十分疑惑,明明做的是腰部手术,为什么术后要锻炼腿呢?
进行直腿抬高锻炼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二是防止神经根粘连。
对于第一个目的,患者很容易理解,毕竟患者在床上躺太久,下肢不运动,血液循环不畅,十分容易出现肿胀。因此,做直腿抬高练习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肢体肿胀。
而对于第二个目的,我们则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神经根粘连。所谓神经根粘连,顾名思义,是指神经根与椎间盘及周围组织“粘在一起”。事实上,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时会出血,所以术后组织需要粘连才能愈合,这是一种正常的修复过程,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在此过程中,原本不该粘在一起的组织和神经粘上了,则是一件“坏事”。发生神经根粘连后,患者的活动会受到限制,有些动作就做不了了,还会出现疼痛。因此,为了防止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神经根粘连,就需要让神经根“动”起来。做直腿抬高练习、腿部活动时,神经根也跟着滑动,就起到了预防神经根粘连的作用。
(直腿抬高锻炼)
动作要领
患者仰卧,将患侧腿伸直抬高,然后双手抱住这条腿的大腿根儿,进一步把腿抬高到最大限度,维持3~5秒,然后还原。
注意事项
在训练过程中避免憋气,尽量保持正常呼吸;
运动中确保下背部平放在支持面上。
一般手术后的第二天即可开始直腿抬高训练,每天练习3~4组,每组直腿抬高30~50次。直腿抬高训练一般要持续2~3周,尤其是在术后早期的1~2周内非常重要。
腰突手术后 要做小燕飞和五点支撑练习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进行腰背肌锻炼,能够提高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脊柱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
一般在术后两周内不能做,两周以后就可以开始了。锻炼方法包括:小燕飞、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等。这么多的腰背肌锻炼方法,患者都需要做吗?有没有先后顺序?
小燕飞具体的锻炼方法为:俯卧?吸气?头、颈、胸及双腿同时抬高,两臂向后伸,仅腰部贴着床,使身体呈反弓形?呼气?还原。
一般而言,小燕飞这种锻炼方法比较温和,即使整个动作没有做到位,对腰部的肌肉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完两周以后,可以首选小燕飞进行腰背肌锻炼。
背桥,五点支撑
仰卧在床上,不要枕枕头?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和肩(一个点)、双肘部(两个点)和双脚(两个点)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放松腰部肌肉,放下臀部休息3~5秒。以上是一次练习的全过程。
背桥,三点支撑
在上动作的基础上,双手抱于胸前,同样缓慢的抬高背部和臀部。此姿势保持3到5秒,再缓慢放下。重复5~10次。
至于五点支撑法,由于比三点支撑法做起来要简单,所以在做小燕飞时就可以练起来了。而三点支撑法,由于需要非常用劲儿,姿势要求比较高,一般不建议练习。
无论是小燕飞还是五点支撑法,每次锻炼的具体次数,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每组练10次左右,以轻微出汗,且锻炼后没有任何不适为标准。最重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要有锻炼的意识,贵在坚持!因为长期坚持腰背肌锻炼,能够有效延缓腰椎退变,让患者受益匪浅。
腰突术后康复训练 练得狠不如练得久
许多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往往会制定一个计划表,每天都有需要完成的运动量。当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等异常现象时,有的患者会逐渐放弃锻炼,有些患者强忍住继续练习。其实,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利于术后身体的康复。事实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地坚持练习比什么都重要。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有的康复锻炼以做起来不难受为标准,然后循序渐进开展练习。如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说明身体在跟患者“抗议”——今天运动过量了。运动过量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简单来说,计划第一天走50步,第二天走60步,两天可以走110步;
然而,如果第一天运动过量,走了70步,导致出现疼痛,第二天就停止了训练,这样两天实际上只锻炼了70步,没有完成预定计划。
因此,循序渐进比一蹴而就更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晴雨表,不可能每天都是晴天,都有非常好的状态。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也是如此。身体状态就如心脏跳动一样,有起有伏。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当碰到身体状态的“低谷期”时,可能就会出现疼痛。如果这种疼痛在休息后能缓解,说明只是身体闹了一个小别扭,这时患者不必过于慌张而匆忙就医。事实上,患者需要关注的是,身体状态在波动的过程中,是否如股市中的牛市一样,整体呈上升趋势。如果患者的状态每个月都比上个月好,说明大趋势是光明的,这样的波折可以接受。而要让整体趋势上升,无疑坚持康复训练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如果康复训练中出现的疼痛可以缓解,就不是放弃练习的理由。术后的康复锻炼切不可操之过急,运动量以不引起不适为宜,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范围,贵在坚持!
PS:不少年轻患者认为自己年轻,误认为通过康复训练,会比老年患者恢复得快。事实上,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退行性病变,老年人干了一辈子的活儿,最后因为腰椎老化而得了腰脱;而年轻人如果因为生活习惯不好,早早就出现这种“老年病”,说明腰椎的损坏已经追上了岁月的步伐,恢复情况不一定比老年人强多少。另外,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康复训练主要看患者的自身情况,没有必要和人比较。
游泳、倒走能帮助康复吗?
游泳、倒着走都是常见的运动方式,除了用于日常锻炼外,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这些运动还有助于术后康复。
其中,游泳受到医生与患者的广泛推崇,在术后三个月,伤口愈合后即可开始练习。因为水有浮力,不会把体重的压力全部压到腰部。腰突患者游泳,尤其进行蛙泳时,在出水换气的过程中就锻炼了腰背肌。不会游泳的患者也不必发愁,泡在泳池中,慢走、散步甚至慢跑等也能锻炼腰背肌。因为姿势只是锦上添花,重要的还是靠水来减轻腰部的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游泳时的水温不宜过低,要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除了游泳,倒走练习也有助于术后的康复。因为正常行走只锻炼了腰部的一部分肌群,倒着走则可锻炼另外一部分肌群。这样正常行走与倒着走交替进行,能够调动的腰背肌肉更多。一般而言,每天累计倒着走5~10分钟即可,因为倒走只是一个补充练习,而且倒走容易摔倒,因此,不宜倒走过长时间。
腰椎间盘突出,能不能跑步?
腰突1号
得了腰椎键盘突出,想跑步锻炼,于是去咨询了两个医生,一个说可以,一个说不可以。我该听谁的?
我也是腰椎间盘突出,一直没敢跑步。今天早上天气特好,就跑了半个小时,屁股、腰疼一天了,脚也不敢高抬,愁人呢!腰突2号
腰突3号
咋说呢,我就有多年腰突,严重时右腿麻木,跑步以后反而不疼了。原来冬季不跑,待到开春腰疼得直不起来,一跑步就好了,不疼了。去年跑了3个半马、1个全马,现在腰没事,几天不跑,腰还不得劲。不过,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仅供参考。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能不能跑步,是病友们比较纠结的一个问题。有的医生说可以,有的医生说不可以,到底该听谁的?其实,这些医生可能都没错,只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而已。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
首先,答案是如果是你喜欢的,能。但是要记住我的九字方针“要活动、省着用、不逞能”。
腰椎间盘突出是预后挺好的病,不用太过于忧虑。当症状不重的时候,科学适当的跑步可以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对于防止再突出和退变是利好的因素。
不过,要注意几点:
1
急性期别捉急跑步,先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神经受到物理压迫+化学刺激,,疼痛麻木,这个阶段的跑步刺激,神经根的微动摩擦会加重水肿,加重症状,所以在急性发作期不建议跑步,要好好休息。2
拒绝太过弯腰、压腿的动作
跑步前的准备运动,不建议过于弯腰、压腿的动作。3
要先练习走,再跑
嗯,没错,要循序渐进。4
不要盲目追求速度和距离
要先积累跑量(跑量就是我们每个月或者每天跑的公里数),然后再逐渐增加距离。
也就是说在开始跑步时,先不增加跑量,让上下肢的肌肉先适应,使关节稳定性和肌肉更强,在此基础上适应了之后再增加跑量。比如每天先跑5公里,跑一个月,适应了之后再跑6公里,7公里,如此递增。
需要注意的是,距离也不能无限延长,跑得舒服就比较合适,不建议盲目一味增加距离和速度。5
跑鞋要选鞋底厚、软的
跑步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跑步时应选择底子厚一点,软一点的鞋子,以便有效地缓解脚着地时的冲击力,减缓对腰椎间盘的震荡。6
跑步中,腰部不舒服,别逞强
“忍字诀”可不能用在这个时候。觉得不舒服要赶紧停下来。7
手术后也是可以跑步滴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什么时候可以跑步? 要分微创和开放手术来讲。一般来讲,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后3个月开始循序渐进练习跑步合适。开放固定融合手术后,半年开始逐渐练习为宜。具体问主治医生。
多久能够弯腰???
弯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动作,但弯腰时脊柱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为了更好的保护脊柱,建议术后3个月内积极佩戴腰围,不要弯腰;术后3~6个月内,虽然解除了腰围,也尽可能不弯腰;等到手术6个月后,才考虑逐渐开始弯腰拿东西。
那么,在不能弯腰的这段时间内,患者的日常生活该如何进行?以下蹲为例,如果患者需要深蹲,可以依靠髋关节的活动来实现。也就是说,下蹲时患者的上身始终是伸直的。
弯腰姿势(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患者在洗菜做饭时,可以将操作台垫高,例如,将盆倒扣过来,上面铺上面板,然后在面板上进行摘菜、洗菜等动作。患者每天的洗脸刷牙等日常行为也可参照上述方法。至于垫起的高度,以患者不需要弯腰为宜。当然,在解除腰围后,完全不弯腰是难以实现的,但在术后6个月内,尽可能不弯腰,如果弯腰,度数最好也不要超过30度。
等到腰椎间盘突出手术6个月以后,可以逐渐开始弯腰负重,那么,患者能够承受的重量是多少呢?一般而言,术后六个月开始弯腰时,拿的物品要不超过10斤,也就是说,患者弯腰拿一本书、一支笔、拎个菜篮子都是允许的,但弯腰搬一箱水、一袋大米等则不合适。
此外,负重10斤重物时,最好不要单手拎,而是需要左右手各拎5斤,以此分担重量,否则左右重量不平衡对腰部也有一定损害。
与此同时,由于手术后弯腰不能负重过多,术前从事搬运等重体力劳动的患者,术后需要考虑换工作。就像一幢房子的房梁,当整条房梁都出现问题时,无论怎么修复,仍然不能恢复如初,这时如果生活习惯不改,整修后的房梁终有一天会承受不起。同样,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虽然做完手术后拍片显示很正常,但毕竟不是“原装的”。手术后的椎间盘虽然也是胶状结构,贴合紧密,但如果患者继续从事搬运等重体力劳动,每天挤压椎间盘,长此以往,贴合的椎间盘就会再次突出。
工作、开车这些事 腰突术后什么时候才能做?
1.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如果不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工作,一般在术后六周就可佩戴腰围开始工作、学习。但即便恢复正常生活,也应注意尽量不要久站、久坐。因为站着或坐着一段时间之后,人体会不自觉地弓着背,侧着向前,长此以往,人体的力线会改变,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风险。至于持续站或坐的时间,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2.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三个月以后,根据恢复情况,可以考虑开车、练瑜伽。其中练瑜伽时,向前弯腰、勾脚、抱膝等动作仍然不建议做。当然,仰卧起坐等需要弯腰的动作,也不能做。
3.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建议不要长时间穿高跟鞋。因为人体的腰部主要两个作用:发力与平衡。换言之,正常走路时,腰部不仅有保持平衡的作用,同时也要使劲儿。如果平躺时椎间盘的作用力为1,那么,正常走路时,椎间盘的作用力将超过1;而穿高跟鞋走路时,椎间盘的作用力将超过2。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女性患者,建议尽量少穿高跟鞋,如果一定要穿,建议等到手术三个月以后。
4.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以功能锻炼为主,没有必要进行其他辅助治疗。牵引,是患者经常听到的一种保守治疗方式,但如果患者已经通过手术解除了腰椎的压迫,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这类辅助治疗了。
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禁止抽烟,不仅患者本人不能抽,连二手烟也尽量不要吸。一方面,抽烟会使血管收缩,影响血液供应,进而影响到术后患者的恢复状况;另一方面,椎间盘中起到“弹簧”作用的髓核,里面包含很多水分。抽烟会加速水分流失,使髓核失去弹性,此时,没有水分保护的髓核很容易被“排挤”出去,即再次出现腰椎间盘突出。
疼和麻为啥“此起彼伏”?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对疼痛和麻木这两种感觉并不陌生。细心的患者会发现,疼与麻总是纠缠在一起,时而疼痛时而麻木。那么,疼和麻是怎么产生的?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疼与麻都是神经引起的症状,是由两种特定的感觉神经决定的。这两种感觉神经中,一根神经纤维有髓鞘,相对粗一点;另一根神经纤维没有髓鞘,相对细一点。当椎间盘突出后,突出的部分先压到细神经,细神经受到刺激后就产生疼痛。得病时间长了以后,粗神经逐渐也受到压迫,这时就会产生麻木感。如果这时仍然不处理,等到神经受压严重时,可能再做手术也挽回不了神经功能了。目前人类对于神经尚未研究透彻,神经的运作规律大家都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对于神经只能“哄着”,不能随意触碰。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术后疼痛和麻木都会出现,而在神经修复的过程中,疼和麻都遵循这两个规律:“疼快麻慢”以及“疼轻麻重”。
所谓疼快麻慢,顾名思义,即疼痛缓解快而麻木缓解慢。腰椎间盘突出术前,患者的疼痛产生快,麻木产生慢。等到手术解除压迫后,细神经由于没有髓鞘包围,很快就能让神经纤维传递的痛觉缓解;而粗神经由于有髓鞘包围,相当于有一层膜保护,将膜压坏时才产生麻木,因此,神经传递的麻木感觉恢复起来也相对比较慢。
至于“疼轻麻重”,顾名思义,即术后疼痛感减轻,麻木感加重。之所以会出现“疼轻麻重”是因为,在术前疼痛和麻木有可能同时存在,但疼痛感比较敏锐,麻木感往往被掩盖。而手术后,疼痛去除快,麻木去除慢,很多患者往往在术后才感觉到麻木。而这种在术后新出现的麻木,可能并不是手术原因,而是神经恢复的规律导致的。
有肿胀感、下坠感怎么办?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除了感到疼痛、麻木外,下肢肿胀也是十分常见的。除此之外,手术中植入钢板的患者,术后可能会感到腰部异常的沉重下坠。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如果手术后下肢出现肿胀,说明患者术后的运动量不够。从心脏出发的动脉血,到达下肢后,从静脉血管回流至心脏。回流的过程中,需要靠肌肉运动产生收缩压,才能将血液泵回到心脏。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有些患者一味地卧床休息,忽略了下肢运动,这时缺少动力的血液就无法返回心脏,只能淤积在下肢静脉中。血液淤积后,血管内压力增高,体液就会往外渗,出现肿胀。
出现下肢肿胀时,患者无须过度惊慌。对于正常人来说,长时间久坐也会出现肿胀,起来走走就会消肿。同样,如果患者出现下肢肿胀,就是提示需要多运动了。
至于手术中植入内固定物的患者,术后腰部出现异常沉重的下坠感,很多患者以为是内固定材料与人体不相容导致的,其实不是。目前手术所采用的内固定材料都是十分契合人体的,这种下坠感可能与疤痕修复有关。
术后的软组织修复,外皮生长需要10~14天,里面的组织生长也需要10多天。里面的组织愈合时会产生疤痕,这种疤痕会刺激神经,进而可能出现下坠感。
提及内固定物,很多患者都会疑惑,这种内固定物是否需要取出?一般而言,除了骨折,其他骨科手术的内固定物一般都不建议取出来。一方面这种内固定物与软骨的相融性非常好,对于身体并没有伤害;另一方面,患者在放置内固定时已经经历了一场手术,而取出时还需要再次经历一场手术。对于一个无害的物质,这样大动干戈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