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胡飞:对质疑“国展”的九个反问-书法
雷晓晨
释文:寒雨又过余窗,微风亦吹响衣裳,听雨声。子翥拜。 窗外下雨本来是春天反而觉得冷,听雨声,思索。
第七札:
释文:思君特甚耳。无需多言,一句话。
第八札:
释文:静倚窗前,听雨声。复吟诗写心情。突又微风贯耳。 好久没这么一个状态,对窗听雨吟诗。
第九札:
释文:漫拥书卷写君名,永夜又三更,三言两语难尽。好无奈,雨花声。知我意感君情,恨今生此心如水,东也不平,西也不平。--《诉衷情》
自己填了词,表达心意。读来情境历历在目,状态可嘉。
第十札:
释文:细雨窗前意,未复平生志。想绿水溪边,数雨丝点点,听鸟鸣耳。
生活过成了诗,因为有你。
第十一札:
释文:昨夜三更失眠甚久,不得已,只能闷闷和衣拥。子翥拜。
又失眠了,我们家板栗现在睡得可香了。
第十二札:
释文:寝食难安,心内不平。不痛快。近来事多,余且操之。郁闷何日此心可安也,事事不顺,心里悲耳。
没一件事顺心,哈哈,就像现在。这是在说我现在吧,我真了解自己,两年后的今天还有如此感受。或如古人的诗词读来恰如自己的心意一样。
第十三札:
释文:寝之不安,特甚。心境悲凉。余且何如?上下无计。诸君不知此苦痛尔耳。书院一事让余看尽世态。迟迟不就,如何?操之急切,不得已。奈何?胡飞再拜。
玉之书院就在此时开新点了,很多事没做好。
第十四札:
释文:西(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余何苦耳。
由其他想到自己,又想到君。
第十五札:
释文:今日临书,不快(畅),何如?君不白也。献之行书真妙,自晋后不复见之。余则更是不看唐以后笔迹。故吾字并无宋人余味,多晋唐遗骨。还若晋唐风流,比之当世还算可观。此余之慰藉处耳。丙申五月六日,胡飞拜。
有点自恋,临帖写了点感想。
第十六札:
释文:五月八日,子翥白。觉得心累,满是疮痕。半年以来头昏不复得从前激动,为何?吾所求之错耶?胡飞。
没激情很可怕,被一些不好的事情左右。
第十七札:
释文:愁不愁,离人心上秋。何处惹相思。
君因事而别,相思意。
第十八札:
释文:花开之际,极想与君共赏。春雨夏虫,花前月下,读书诵经耳。
春夏之际,时光正好,期待。
第十九札:
释文:发现自己好似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感觉好累。有些事情不着如此磨人,想想觉得不舒适,可惜余已不小矣。翥拜。
被生活所累,当你感觉很无助时,无激情时是这样吗?
第二十札:
释文:五月六日,子翥白。心又凉一截。卿何而只说不做?余苦痛非常,似秋天之近,足下亦极不安分也哉。胡飞拜。
很无奈,不安分。怨气。
第二十一札:
释文:六月,余很惊喜,好季节。遇到好人尔。余可要珍惜之,如逢知己又如高山清泉。匆匆。
遇到好人了,是谁一下子记不得。
第二十二札:
释文:苻坚游魂近境,谢太傅谓子敬曰:“可将当轴了其此处。”
录《世说新语》一则。
这个时代,有没有比“国展”更有贡献和意义的书法事情?
胡飞
学书好多年了,有很多感想。好的和不好的,专业的和江湖的,名家和爱好者,读书人与酱油君,创作者和理论者等,一般都出于利益关系才有社会种种现象吧。
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让书法更好的传承,让大众能懂书法,让专业的更专业,一种良性的循环和好的书法环境。在当今,书法得以传承的方式有很多,在书法大家如沙孟海、欧阳中石、沈鹏等老一辈的靠师承关系得以传播的一直都是历代的书法主流,再就是各种培训机构,书法专业、非书法专业的人士和各个书协为单位的群体。在国家的官方教育完全是落寞状态,虽说这几年国家政策如开书法课、翰墨传薪、xx计划、xx工程还有刚出来的国家支持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可以不用办办学许可证等相继出台,但是书法的大环境并不乐观。
说说比较专业的圈子,那就是我们当前都关注的国展。有没有一种方式比国展更能激发大众的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是书法专业?是各高校的书法老师(讲师、教授等)?是各大名家?这些跟国展相比,都是小众。国展不管是某些人的名利场还是作为传播书法的一种方式,积极意义远大于弊端。
经常看书法圈一些动态,我感觉所有的言论无非是两种:一是真心关注当前书法的发展的人,这些人真心在考虑全国书法的发展,不管是专业性还是学术性,都是在思考与探索;二是利益关系,这一点是最大众最广泛的。例如拜师、上展览、报班、办展览、拍卖、书协地位、名气等等都充分说明这一点。
能做到第一点的,坐得住冷板凳的,真心喜欢书法的心,专心做学问的,当今社会能静心做到的很少。能做到第二点的太多了,这是一个现状。人不为名利,那为啥?
暂且不说那些专心做学问的,其实基本与书法没多大关系,因为那些人没几个人去关注。真正关心的都是那些虚荣,谁都离不开。当然这些虚荣和追求名利有很积极的一面,那就是百花齐放,让很多人去努力争取改变。水平不高的积极提高水平,上展获奖,教更多的人。
国展作为一种书法活动,一定是要积极参与的。现在书坛有四种最为奇怪的现象,看清楚了其实也不奇怪。
一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种心态的人很多,为了解释自己水平不差、没上展不是因为自己写得差,也真是屡屡受打击,屡战屡败,那只有攻击了,然后开骂。说书协评审不阳光不公正不公平,上展的都是评委的学生等等,就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从来不否认自己有问题;
第二种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某些以前靠展览已经成名的名家,做不了学术,一天到晚就批评我们的作者,没涵养、没文化、展览体、馆阁体等等,大力批评展览的弊端,评委的素质、作者的修养等,自己却从来不做表率,也没看到有个什么实际的有学术意义和影响的作品; 第三就是学院派,反对展览,反对这种比较走捷径的“浮躁”行为。
第四就是某些“不知天高地厚老子天下第一”的“大学问家”“大书法家”,他们不是不懂书法,也不江湖。水平不高,理论也好不到哪儿去,可是不管是入展获奖作者,相当有水平的青年书家还是已经成名的大家,他都不放在眼里,看不起任何人,观点陈旧思想固执等,甚至觉得自己写得最好。
国展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不管你是处于什么状态,只要你知道它,就参与,这是一个搞书法的状态。投稿了没上就没上,有些人碍于面子说没投,有些人不敢投,有些人想投又鉴于平时老在批评展览所以不好意思投。说个心里话,你搞书法不可能不想上展,你上了展获了奖你才不会去批评评委和国展了。
有的人说,现在的展览形势变了,越来越难了。不管是评审机制、展览形势还是名额等都变得让人畏惧。其实,就2016、2017、2018年的状态来看,上展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上展的并不是老是那些人,刚刚出来的大字展名单有一大半我都不认识,起码有一半是新人。我们湖北的名单中就有一半是新人。以前经常上展的反而没见到。
在还没有中国书协的时候,也是书法最落寞的时候,少数文人民国余生会一点点。进入新时代,当中国书协成立之后,对社会的贡献那是大大的,特别是书法自此有一个权威组织了。在书法专业还没有广泛开起来的时候,你也是在支持全国展的,当代名家有几个不是展览出来的?自从有了书法专业你就记不住自己的母亲,要过河拆桥天天讽刺展览?去攻击去批评?当没有展览,连字帖都买不起时,更谈不上投展让人承认你,展示你时,你的书法在哪儿?如果你不是被这种自己吃不到葡萄的心态所左右你压根都不会说什么。展览是成名最捷径的路,那是一种被认可的平台。一直都有一种声音,就是有很多人觉得投展好像就是低级一样,就不是在学习,听的最多的是把投稿作者的作品都称作为“展览体”。你研究够深入还会这么说吗?反问几个问题:
一,你的不投展,你的实际水平有多高?高于获奖作者?高于古人?二、你对中国书法做了多大贡献使你要天天批评这种全民能参与的活动?
三、你对社会做了多大贡献?
四,你天天叫板要做学问,你的学问做得如何,能作为表率吗?
五、是投展所发掘的高手多还是不投展的高手多?
六、如果国展没人投了书法会怎样?有几个会去有激情搞书法?那些靠书法养活一家人的作者呢?
七,有人说走入展厅看了获奖作品没有内涵和回味的东西,是眼拙还是嫉妒?如果全部否定你是不是研究不够深入?看不到优点?
八,作为学术,可不可以绕开展览,只针对作品说话?
九,有没有比全国展更好的方式发扬传统,活跃书法文化?
然而,书法圈那么多声音,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之争。如果不是为了利益,谁会拼死拼活的练字上展呢? 抛开功利,我们多些对书家的关照,多些支持与鼓励,别三天两头的批评指责。现在能拿笔的就不错了,能写得入展获奖的就相当不容易了,任何行业圈子都会有一些问题,多看看积极的方面,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解决,而不是发牢骚,攻击作者,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要知道千千万万的书者都是不容易的,为了争取一个会员搞得你死我活的,为了靠书法吃饭弄得个穷苦潦倒,别折腾了。做好服务,努力提供条件,让更多的人开心学书法,提高水平良性发展就好。
能成名成大家的,不要人说,什么读书增加修养的会去努力。不是专心学书法的,你逼着他背书写诗也没用。能带着大众写字投展是在传承书法文化,毕竟不是谁都能留在历史上,不是谁都能当书法家,也不是谁都有机会去高校学习书法专业。没有展览书法会更小众,最后玩的就是专业的学生和那些吃得饱饭的名家、书法专业的教授,毕业了都失业吗?展览有很多弊端,但是积极意义更多。它让大众参与起来了,让底层有天赋的人翻身了,让书法得以传承,使造纸、造墨等文房产业兴盛了,更多人认识书法修身养性了,也让一部分人开班授徒卖字等改善了经济,展厅的美也让社会多了一道风景线,你还要批评吗?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可能无法标明作者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
每日分享艺术收藏海量资讯
——书法官方微信平台——
打造书法专业微杂志
欢迎关注、欢迎投稿、欢迎合作
投稿邮箱:494599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