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自闭症是天才?是傻子?实地采访成都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后,我...-成都生活君
雷晓晨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但我仍相信,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文 | 生活君
在成都这座1600万人口的城市里,生活着一个被大家忽略掉的群体,他们过着我们全然不知的生活,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
人们赋予了这个群体诗意化的称呼——“星星的孩子”,因为觉得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然而,自闭症真的浪漫诗意吗?自闭症群体的真实世界是怎样的?他们的家庭又面临着什么?
带着种种疑问和不解,我走进了一家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
01 |其实我们经常误会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主要临床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目前,中国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病者已超过200万,这意味着每100位儿童中就有1个自闭症患者,并且目前无法治愈,大部分需要终身监护。
这个数字,庞大得让人难以置信,而对于这些孩子的父母而言,这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大多数人对于自闭症的了解,都停留在电影《雨人》里,主角那超群的记忆力、心算速度,或者之前刷屏的“一元公益”中的那些绘画天才。
曾经也有自闭症患者的家长有过这样的误解,满怀期望地把画笔交给孩子,最后却发现他们更享受在角落里拿着画笔乱晃。
现实就是如此:天才太少,95%的自闭症患者都不具备所谓的天分,他们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他们可能随地大小便,甚至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
家长要逼自己去接受这个现实,并不容易。
真正接触过这群孩子之后我才发现,我们对自闭症的了解远远不够。
自闭症绝对不是什么浪漫的病,更不是很多人所想的“安静内向、性格孤僻、不爱说话”…
02| 他们不傻,只是把心门关上了
自闭症患者,根据他们的自身能力,分成高功能自闭症患者、中等功能自闭症患者、低功能自闭症患者。
10%-15%的患者属于中功能水平,高达80%的自闭儿童属于低功能自闭症,就像《海洋天堂》里文章扮演的那个语言和行为都有严重障碍的男孩,根本无法准确地理解他人、和他人交流,还会有严重的情绪爆发。
他们无法独立生活,活动范围很小,需要看管,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有的会要求每天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走同样的路线,有一丁点变动就会焦躁不安,大哭大闹。
“那他们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伤害到别人吗?”我几乎是出于本能地问出了这句话,带着点担心,还有一点羞愧。
康复中心的老师说,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很温和,他们一般不会出现自伤或攻击性行为,只有在没有接受良好的干预,无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时,才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但如果正确干预,通过行为矫正,这些自伤或攻击性行为基本都可以消除。
大多数患者主动语言很少,有的几乎不说话,但其实他们不是不爱说话,而是他们语言表达功能障碍,他们想说“我要,我喜欢,我冷...”但他们开不了口。
他们不是“怪物”,不是“傻子”,他们只是天生就存在障碍。
03| 他们是小恶魔,也是小天使
自闭症是无法被治愈的。
目前,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训练,被认为是治疗自闭症最为有效的方式,2-6岁是自闭症干预的最佳时间段,发现和干预得越早,效果越好。
在这个康复中心,每个老师每天都在反复地教这些孩子一些最简单的事情,模仿一个动作、听从简单指令、说一句话、认一个字,普通孩子一教就会的事情,他们需要反反复复一个月甚至几个月。
感统课上,孩子们站在圆圈里跟着老师做操,源源在一旁大幅度地左右晃动着身体,完全不配合老师的要求,眼神游离,我以为他是被我的相机吸引了,但我向他招手,他却不为所动。
课堂上,每个孩子都会出各种各样的状况,有的突然躺在地上,怎么叫都不起来,老师让迈右脚,他却固执地抬起左脚,有的专注玩球,谁都拉不住。
舞蹈课上,只是简单地手拉手围成圈,都需要老师一对一反复纠正。
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画笔,像林林这样能够把见过的电视机、钟表按照一模一样的比例、数字字母画下来的孩子,少之又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有一个孩子喜欢排娃娃,把每一个娃娃都排得整整齐齐,只要有人移动了位置,他就会马上去摆正。
有的喜欢转圈圈,有的能熟记天气预报,能一字不落地背出广告词,有的喜欢赢...他们每个人都那么特别。
但我看着他们的时候,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他们四肢健全,他们会跑会跳,会哭会笑,他们和普通孩子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是啊,我多希望是这样。
我在这里没待多久,脑袋就开始嗡嗡作响,坐立难安,但对于照顾他们的老师和家长而言,这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止境地循环往复,这其中有多少绝望与无助,我真的没办法去描述。
我逃进了个训室,老师让鹏鹏过来抱一下我,我以为他会无动于衷,但是他没有任何犹豫地来到了我怀里,拿书给我,和我握手,甚至亲了我一下。
就在那一刻,我的心被融化了,我也终于能够理解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家人和老师,不管多苦多难,都没有放弃他们。
打开音乐教室门的一瞬间,慧慧就转过头来对我笑,老师说她喜欢拍照,她还比着花朵的样子让我多拍了几张,最后我说我要离开了,她可能是感觉到了,就变得有点失落,但最后送我的时候,还是用很阳光的笑容看着我。
他们的世界,很单纯,可他们笑得越是灿烂,我的心就越痛。
04| 他们的未来还很长
目前,大多自闭症患者的家庭仍处在“自救”阶段,背负着沉重的精神、经济及体力多重压力踽踽前行 ,如果需要租房或者辞职照顾孩子,经济压力会更大。
康复中心只是一个阶段,特教老师只能陪伴他们走过人生中很短暂的旅程,他们最终会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能支撑或其他原因而终止康复,回归家庭。
或者因为进步很大回归到普通幼儿园、小学,而离开康复中心之后,还是需要得到特殊教育持续的支持。
甚至对于很多农村家庭而言,每个月几千的康复费用,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他们负担不起,只能用最残忍地方式“救”他们。
四川遂宁的小税佳,家庭特别困难,因患有自闭症,父亲、奶奶都管不住,只能长期像狗一样拴住他,平时饿了吃河沙、吃石子,或者好心人施舍,这样一个本该在学校上学的孩子却像动物一样没有自由和尊严。
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太多太多,他们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暗无天日般地艰难成长着,他们所度过的每一天,都是煎熬和折磨,然而经受折磨的又岂止他们…
05| 绝望改变不了任何事情,活下去才可以
孩子被确诊自闭症,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什么?
90.2%的妈妈会放弃工作,16.9%的家庭因此离婚,41.2%的家长会陷入悲观...
对每一个有自闭症患者的家庭而言,除去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还有每天关注孩子(精确到每一个行为动作)的点滴进步,以及对未来无休止的焦虑。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16:30,门口聚集着来接孩子的家长。
有提前出来的孩子,奶奶带着点忐忑和期许追问今天学了些什么,孩子却目光呆滞什么也说不出。
我问佳佳的奶奶“你带他出去的时候,遇到最痛心的事情是什么?”
佳佳有自闭症和多动症,动起来,抓都抓不住,晚上只睡2、3个小时,醒了就又哭又笑,奶奶说:“因为照顾他,感觉自己都要少活十几年。”
她说佳佳见到好看的人会不自觉地去碰他,如果被阻止,他就会发火,通常情况下别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满,但是她会拿出残疾证来解释,一般都不会再为难他,带他坐公交车每次都有人主动让座。
有一次带他出去,他又去碰一个男生,对方骂骂咧咧咄咄逼人,任由她如何解释都没用,甚至说出了那句刺痛她的话“他就是个神经病!”她的眼泪瞬间就流下来了。
你可以不理解不接受,但恶言中伤,谁都没办法轻松释然,而此时问出这个问题的我,无疑是在撕扯她的伤口。
“因为他,我早就把脸皮踹到包里了...”能怎么办呢,毫无办法。
多多的妈妈让他给我们打招呼,叫了好几次,他却一直背对着我们专注地玩着玩具,我问她“累吗?”其实答案再明显不过。
她一个人带着多多,每天往返两三个小时来康复中心,回家做完饭收拾完就已经晚上八九点了,每天都需要寸步不离地守着他,但现在,孩子的爸爸又面临着下岗,这个家庭看不到未来,也不敢看。
总有一天,父母会老,会离开,自闭症孩子终究需要独自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那个时候他们该怎么办?几乎每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想过带着孩子一起去死。
我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除了眼眶湿润,什么都做不了,那种无助感,过了好久都没有缓过来。
06 |他们要的是尊重,而不是同情
康复中心也有招募志愿者,但是我不建议大家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一时兴起跑去当临时志愿者,闯入这些自闭症孩子的生活。
康复中心需要的是:真正有爱心、耐心、细心,并且能够长期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
对于许多自闭症患者而言,他们对外界的各类细节极其敏感。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行为怪异的孩子,请不要围观或用诧异的眼光看他,你的眼光将如利剑刺伤孩子家长敏感的内心。
如果在公共场合,有孩子无意间冒犯了你,请投以宽容的微笑,你的接纳和尊重,也许不会换来他们的回应,但这也许就是他们回归社会的希望。
最后,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灿烂过一生。
|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文中的名字均为化名
特别鸣谢:成都慧星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
志愿者招募注意事项,请参考官网:
你曾遇到过自闭症孩子吗?
如果你在公共场所遇到这样的孩子
你会怎么做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