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之游戏类型-沈阳小海龟特殊儿童训练中心
雷晓晨
游戏是儿童内心世界的折射,是通往儿童意识和无意识的一条大路。在自闭症儿童缺乏使用语言工具以表达内心感受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较好的把握自闭症儿童的心智水平和情感状况。因此如果想帮助自闭症儿童,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儿童游戏。
儿童游戏世界丰富多彩,为了表述和研究的需要,人们采用不用的参照系对游戏进行分类,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以认知性、社会性和功能性为区分标准的三种分类。
1、认知性
从认知的角度理解儿童的游戏,每一类游戏对认知发展水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相对应,按认知性把儿童游戏分为三类: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游戏。第一类练习游戏,在儿童0-2岁时占主导地位,该游戏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徒手游戏或重复的操作物体,在反复的成功的摆弄和练习中,儿童获得愉快的体验,为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做准备;第二类是象征性游戏,它是2-7岁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把一种东西当做另一种东西来使用,即“以物代物”,或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即“以人代人”;第三类是规则游戏,这种游戏适合于7-11岁的儿童,规则游戏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常常带有竞争性质,游戏中冲动性行为减少,体现社会性和教育性的行为增加,比如儿童之间的下棋、体育比赛、戏剧表演等。
2、社会性
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把游戏分为以下五种形式:第一类“旁观游戏”,即儿童观看同伴游戏,偶尔会与同伴交谈,但行为上并不介入;第二类“单独游戏”,儿童独自一人游戏;第三类“平行游戏”,即儿童在同伴游戏时做自己的游戏,各玩各的、同步进行,即使在同一时刻下,他们也没有进行互动性游戏,但所使用的玩具与附近的同伴相同或相近;第四类“联合游戏”,即和同伴一起玩,但没有形成共同的目标,相互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每个儿童都是根据自己的愿望来游戏;第五类“合作游戏”,儿童形成并围绕共同的主题,采取分工合作、有组织的方式进行游戏。
3、功能性
根据游戏活动中占优势的心理成分的不同,将儿童游戏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机能性游戏,着重于儿童身体机能的发展,其中主要包括于手足运动和口耳运动,前者如跳舞、跳绳等,后者如唱歌、讲故事等;第二类是体验性游戏,儿童在游戏中虚拟和体验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事情,通过想象和操作来进行,如过家家、玩电子游戏等;第三类是艺术性游戏,主要指可以使儿童的艺术能力得到发展的游戏,如看动画、演戏、演木偶剧等;第四类是创造性游戏,儿童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创造,例如工艺品制作、剪纸、搭积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