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雷晓晨自由奔放率性书简牍帛书-翼风堂

雷晓晨自由奔放率性书简牍帛书-翼风堂

雷晓晨
纸张发明以前,甲骨主要用作殷商时期占卜祭祀书刻文字的材料,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祭祀或记功的主要材料,秦朝多用石刻文字,但日常书写往往都用竹木简牍、帛书。可以说简牍、帛书是先民们日常书写的主要材料。
从现在出土的文献实物来看,隶书产生于战国晚期,其成熟期则在汉代。西汉隶书多为竹木简牍和帛书,东汉隶书多为石刻,竹木简牍、帛书大多出土于二十世纪,碑刻则历代皆有出土,所以碑刻远较简牍帛书为甚。然而,从风格来看,西汉的简牍帛书已经十分成熟的隶书。

简的形制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普通的简。这种简长约23厘米,宽1厘米,厚约2—3毫米,是书写一般性文书的。
2、尺—简。长约25厘米,是用来书写皇帝诏书的。1959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玉杖十简》,是西汉宣帝的诏书,就是很好的实证。
3、二尺四寸长的简。长约55厘米,是用来书写圣人语录的。1957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礼仪》,共3本9篇,简长约55厘米。
4、三尺长的简。长约69厘米,是用来书写法律文书的。居延出土的汉简有律令可以为证。


单片称简,连编成册(策)。相对简而言,牍就要简单多了,就是用木板做成的写字用板。《说文解字》解释:“牍,木板也,从片。”牍有两种形制:一是普遍形,其外形是方形或长方形的木板,但长度不大于一秦汉尺,故又称尺牍。二是特殊形,将木板削刮成若干个面,叫“觚”,用于记事、起草或练字。
帛,即丝织物。《说文解字》云:“帛,缯也。”缯是丝织品的总称。古人在帛上写字由来已久。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来看,形制分为半幅和全幅两种尺寸规格。半幅纵长约为24厘米,用来书写一般性读物;全幅约48厘米,用来书写重要经典。用帛写字,有携带方便和容量较大的特点。


近百年来,随着大宗的简牍帛书的出土,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简帛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我们仅从书法的角度来讲,目前出土的简牍帛书大量的是秦汉时期前后,大约五到六个世纪。这些简牍帛书完整的描述了篆、隶、草的演变过程,真实地记录下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形式,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
古代简牍文字的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包括官方的各种文书档案、私人信件、各种书籍抄件、历谱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是极其珍贵的书法墨迹。不管是政府衙门还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使用简牍帛书,从西汉开始风行社会,书写者甚众,有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一般官吏、职业写手、普通平民等,文字形态变化较大,有的若篆若草,浑然一体;有的雁尾奇古,形意俱足;有的简率随意,风韵飘逸。篆、隶、草各体皆孕育其中,真是百花争艳,异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作为应用工具和文字,由于社会生活的日趋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追求简易速成,用笔草率急就自由奔放,书写变化而不拘束,无造作之感,生动地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日常书写世界。

西汉早期简帛书基本沿着战国及秦代简牍书的风格发展,保留在古隶中的篆书意味日渐减少,而隶书的逆入平出,雁尾等日益明显,这一时期如临沂银雀山一号墓、长沙马王堆的竹简和帛书、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等等。这些墨迹既有古隶风味又启示着其书法的发展方向。
隶书在西汉时期逐渐脱尽篆意,演化而为成熟规范的汉隶,同时又在自我解体,出现了隶属的草写样式——草隶。出土的《居延竹简》就是一个代表,这批汉简从西汉武帝到东汉晚期,已较为规范的隶书,也有草书意味的字,波挑的笔画形态很突劣,东汉时期的简牍中草书形态明显多于西汉,草法也更加成熟。

简单地说,汉代简牍帛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率意轻松。率意主要表现为大量使用的侧锋,提按随意性强,笔画之间随意穿插甚至交错,竖向笔画拉张,而横向笔画尽力伸展。由于受到汉简宽度的影响,横向笔画的处理往往以空中收尾结束,笔意已经伸展到了字外,简窄而意长。由于宽度限制,书写者安排字形时,往往把左边偏旁缩小,右边偏大撑满剩余空间,字形呈左收右放的特点。同样由于汉简是独立的,书写者不用考虑行与行的关系,只需将每一竖行书写完整即可。章法上就注重单行效果,以竖行为单位,每简相对独立完整,偶尔有较宽的木牍写成两、三行。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随着纸张的逐渐使用,到魏晋时期纸张基本代替简帛,异彩纷呈的简牍帛书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