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雷晓晨胡大炮“中国整体基本超越美国”之说何来?-目光背后

雷晓晨胡大炮“中国整体基本超越美国”之说何来?-目光背后

雷晓晨
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有一个敢言的“任大炮”,他说房价涨,房价就会真地涨。专家队伍里也有一个以国情专家自居的“胡大炮”,他说,中国超过美国了,中国就真成世界第一了?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先生近日对我国国情的判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在网上流传的一张有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显眼字样和LOGO的PPT报告中,他说,中国的六大实力发展进入全面赶超、主体超越美国时期。
其中,中国在经济实力(2013年)、科技实力(2015年)、综合国力(2012年)上已完成对美国的超越。到2016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15倍、1.31倍和1.36倍,居世界第一。
在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中国也加速赶超。国防实力明显提高,进入世界第二阵营;国际影响力居世界第二位;文化软实力相对美国差距明显缩小。
这还指的是2016年甚至更早时候的中美力量对比。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的判断),增长6.9%后,中国的实力应该更加强大。
中国综合国力超越美国,这是中华民族何等大事。怀揣着强烈的爱国心,赶紧去查找得出这一结论的科学依据。结果却是:
01
科技部、工信部接连打脸
2016年胡鞍钢在人民论坛刊发的一文中介绍说,采用八大类国家战略性资源、14个量化指标计算结果得出:2010年中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为16.07%,已经超过美国占世界总量比重(15.52%);到2015年中国的比重已提高至19.68%,提高了3.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72个百分点,已经相当于美国占世界总量比重(14.22%)的1.38倍(注:这里说中国综合国力是美国的1.38倍,比上文说的1.36倍更利害)。
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先后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2010年)、最大货物进出口国家(2013年)和最大经济体(2014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不仅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欧盟。
在科研方面,我国科技实力(由研发经费支出投入、国内居民发明专利申请数、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三个指标加权平均构成)占世界总量比重从2010年的15.78%上升至2015年的24.17%,实际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比重(为19.66%)。
事后,他还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我国研发投入呈现高增长,占世界的比重迅速提高,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资国,接近美国研发投入。与此相反,美国的研发投入正在下降,而且特朗普政府可能要进一步削减科技投入,这也会加快中国的追赶。从产出来看,我国国内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已经持续多年超过美国,进入了技术创新成果收获的黄金时期,以发明专利申请数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资本流量的与以有效发明专利数为代表的存量呈现爆发性“双增长”。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中国在过去几年上了一个大台阶,已经超过美国。
中国真利害。刚刚摆脱论文抄袭、造假丑闻的困扰,就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国。真是这样吗?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似乎无法支撑胡鞍钢的观点。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介绍说,2017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比2012年增长70%,居世界第二;国际科技论文被引量首次超过德国、英国,跃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万钢说,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三跑(跟跑、齐跑、领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
何谓“跟跑”,就是跟在人家后边追赶。看看那么多“第二”、“第三”甚至第“17”,何来第一?
根据万钢的发言可以作出判断,我国科研实力虽然大幅迈进,但远未达到超越美国的地步。
除了科研,中国在全球能拿得出手的,恐怕当属“中国制造”了。“中国制造”至少直接决定了胡鞍钢引以为豪的两项: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和最大货物进出口国家。
但官方对“中国制造”的看法,同样与胡鞍钢有着很大差别。对“中国制造”工信部部长苗玗此前明确表示:
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
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
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
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
请注意:中国不仅不是世界第一,连第二梯队都没进入。而且,欧盟、日本还不断排挤你。
苗玗说,世界各国都在争相介入新一轮国际分工争夺战中,随着比较优势逐步转化,全球制造业版图将被重塑。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美国在制造业基础及最前沿科技创新方面仍将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梯队中,德国、日本等国家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一些后发国家有望通过技术、资本和人才积累,通过产业升级进入这一梯队。第三梯队中,大量的新兴经济体通过要素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也将逐步纳入到全球制造业体系。
苗圩说,中国现在处于第三梯队,目前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面对技术和产业变革及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我国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当然机遇大于挑战,经过若干阶段的努力,提升位次完全有可能,希望到新中国成立100年(2049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苗圩希望到2049年,中国可以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而胡鞍钢正好把这个时间表提前了30年。
02
如无欧洲支持中国难以成事
实力,即是一个增量概念,又是一个存量概念。增量,只是代表今后实力对比的发展趋势。但真正抗衡时,比较的是存量而不是增量。
一个3岁的小孩,在过去的一年里,增长1厘米后,身高达到1.1米,身高涨幅达到1%。一个30岁的成年人,在过去的一年里,身高没有任何变化,依然维持在1.81米,身高涨幅为0。
暂且不论这个3岁孩子成年后,能否长到或者超过1.81米。以今日而论,你能说3岁小孩的实力,超过了30岁的成年人?真正要比较实力,也要等待15年,小孩长大成人之后再说。
再举一例,一个穷小子去年外出打工赚了1万,今年打工赚了2万,增速高达100%。他的邻居去年做生意赚了100万,今年还是赚了100万,增速为0。你能说,穷小子比邻居更有经济实力?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之后,我们仍然要用“中国制造2025”去对接“德国工业4.0”。原因很简单,我们还不强。
这还说的是中国相对占优势的工业、制造业,如果把金融也考虑在内,中国变强之前要走的路会更长。
在所谓大国竞争中,不断淡出中国公众视野的老欧洲,其金融实力仍然很强。无论IMF份额改革,还是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中国都遭到了老欧洲的抵制。
时至今日,亚投行仍然要拉英国等欧洲国家进入;在香港这个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基础之上,仍然要在伦敦建立离岸人民币中心,要在法兰克福等地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
没有欧洲的支持,中国想成事很难。伦敦坐拥全世界最大的外汇市场,最大的OTC利率衍生品交易中心,甚至主宰着全球外汇和衍生品交易。没有伦敦的支持、参与,不敢想象人民币会像美元那样成为全球货币。
期间,中国还要时刻提防,人民币的定价权会被英国掌握,就像LIBOR利率(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左右美元定价那样。
从制造业到金融业,中国仍受老欧洲、美国甚至日本的牵制。真不知胡大炮的信心由何而来。(完)
原创不易,阅后如果认可文中内容,不妨点个赞,以示鼓励!
我们将视为继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