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雷晓晨致发微家长们的一封信-发微Faraway

雷晓晨致发微家长们的一封信-发微Faraway

雷晓晨各位老铁:
情人节和春节接踵而至了,佳节双庆(此句首尾有亮点),发微给您拜年啦!
(虫)子曰:“每逢佳节,必有大事发生”。昨天是情人节,发微毫无心理防备的收到了这样一份表白:
儿童与自然
随着城市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活的却越来越机械。不论大人与小孩但凡有点时间,大多爱赖在沙发上摆弄手机,偶尔抬眼望下窗外,看到那可怜的一抹绿色,也不免兴趣缺缺,然后不免在孩子面前卖弄,“想当年,爸爸小时候到处都是野地啊,我是成天往野地跑,我去捉蜻蜓,钓青蛙,钓鱼,捉蛐蛐,斗蛐蛐,捉蝴蝶等等等等,哪像你们现在的孩子就知道我在家看手机”。然后在孩子充满好奇与希翼的目光中,我又继续低下头去摆弄自己的手机。却未曾把孩子看我继续玩手机后的那一抹失望收入眼中,也许是故意视而不见的也未可知。
我想上面一段的描写不仅仅是我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其他大多数家庭也大抵如此的吧!直到我遇到了一群“南大的孩子们——发微”这一切才慢慢的发生了转变。曾经那个叱咤于野地的孩子又慢慢回到了我的心田,他望着那已经被电子产品以及各种钢筋水泥所充斥的心田不免唏嘘不已,于是那个叱咤于野地的孩子在发微的影响下又开始默默的重新建设自己的心田,让绿色重新充满心田,让虫鸣鸟叫重新充满心田,让自己的心田重新多点自然。慢慢的我变了,我似乎又能找到儿时的乐趣了。儿子也慢慢的变了,变得不在对野外表现出恐惧,不在对昆虫表现出惧怕,开始关注自然中的各种虫子与野草,甚至于家中逐渐出现了一些小小家庭成员——各种昆虫。于是乎手机慢慢淡出了孩子的日常娱乐,在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儿时的身影,我不免感叹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
我真心希望其他家长能重新审视一下该如何引导孩子,也许你认为与自然接触有什么好学的,带着孩子多旅游不就行了吗!其实不是这样,儿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去引导的,不然孩子会对自然不那么亲近,试问这样长大的孩子会为我们的将来的城市带来什么?我认为童年就该与自然为伍,只有与自然为伍的孩子他的内心中才会充满对大自然无限的爱!而这种大爱一定会让孩子懂得如何去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所以我不得不在这新春与情人节到来之际郑重的感谢下发微的各位老师,在与发微接触的这一年多来,我和孩子身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找到了曾经的童趣,孩子找到了未来的第一个人生小目标,真心希望孩子能永远保持住这份对自然母亲深深的爱恋。祝愿发微团队能越做越好,永葆童心!

相信我不说
也看得出来
这份走心的表白
是一个走心的家长写的
作为一名“试水教师”,最大的满足莫过于得到孩子和家长的肯定。
谢谢孟爸爸的表白,这是发微收到的最好的情人节礼物+新年礼物。

于自然博物馆
从发微成立伊始,就有很多商界前辈给我们判了死刑,而起步的这一年也确实遇到了很多挑战甚至磨难。发微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而且越挫越勇,真的要感谢我们这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日新月异的成长,以及对我们毫不掩饰的喜爱,都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价值的实现;更想感谢一直支持我们,陪伴我们一起摸索更好教育方式的家长们,因为你们这些开明的老铁,才让我们有了放胆尝试,不断创新的勇气,你们每一次的肯定、鼓励、意见、建议都让我们更加坚定发微“多点自然”的信念。
这一年下来,我们一直在摸索,怎么能把成长路上最珍贵的东西更好的传递给孩子们。
有时我们定位自己是科学知识的普及者,想让更多的人不因“无知”而产生莫名的恐慌或受到伤害,比如对昆虫莫名的恐惧,迷信酵素有神奇疗效等,坚持了一年的科普之后,我们发现,比起科普平台,这个社会更缺少的其实是“不懂就问”的习惯;
有时我们定位自己为小科学家的培养者,从孩子着手,从小教给他们专业知识,根据他们的兴趣培养一个领域的小专家,比如昆虫、植物、天文、物理、恐龙……但却也发现当传输知识成为目的时,灌输式教育就容易占据上风,让孩子从生活中从未知、未见、未遇到过的内容中理解掌握抽象的道理,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趣味性;
有时我们定位自己为亲近自然的领路人,带孩子们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比如去湿地看万鸟翔集,去沙漠去寻找昆虫,去蓟县、去内蒙、去泰国……但也逐渐意识到亲近自然并不需要兴师动众的仪式感,对自然观察的敏锐度也不能靠低频率的长假出行培养,其实自然始终在身边,一颗好奇的心足矣。如果要更好,那就再加上一个对自然更好奇而且懂得多的人;
有时我们定位自己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守护者,通过营造自由的氛围,鼓励孩子们发问,用更多的时间引导孩子们思考,但同时也发现孩子们被束缚的太过严重,问得多,过脑的少;随大流的多,刨根究底的少。他们很少意识到得到所谓答案并不是终点,内心的疑问彻底解开才算一个问题的结束,所以当有的小朋友针对一个主题逐步问到老师都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老师的心里是满满的欣喜的,因为这正是我们想要守护的啊!
有时我们定位自己是新教育模式的探路者,期望打造一片世外桃源,让孩子在这里可以尽情成长,发挥个性,不被束缚,和他们一起嬉闹,一起探索,却也发现当我们定位为人师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因为时间限制而出现师者的威严,会谋划着如何能充分利用时间将知识填满整个课堂或活动,而不是如何让孩子可以尽情吸收,得到成长。
这一年,我们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找定位,也不断地发现着问题,寻找着解决方案。我们在培养着学生,也在不断进行着自我提升。逐步地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价值真的在于教给孩子什么知识,培养他们成为什么样的小专家吗?反观我们自己,让我们与众不同的,真的是很小很早就学了很多知识吗?答案显而易见——不是。真正让我们受益的,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性格、品质,是学习、娱乐、温情、自由、闯祸、挨批、被表扬等诸多体验所唤醒的内心的力量,而也就是这些力量,一路支撑着我们走出自己的人生。

那么自然科学的教育真的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吗?不是。“发微为体,育人为本”,自然科学教育不过是一个途径而已,发微真正要追求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体验,激发孩子们内心多种多样的力量。
有的讲师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有人说“授知不如启智”,后来我们说“多点自然”。其实,抽象成这样,也不过只是想说:我们不想左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想让孩子做自己。就像游戏“旅行青蛙”一样,我们负责给他打包好出行必须品,他去哪里,做什么,由他决定,我们不管,也管不了。只不过发微给孩子们准备的必需品,是自律,坚韧,勇敢,友善,乐观,独立,质疑,敬畏……所以我们丝毫不担心发微的孩子会“杀人、放火、嗑药、抢劫……”

人是具有社会性物种,但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意识,我们需要找到的是二者的平衡,而不是扼杀一方,走向极端。这个平衡,我们每个人都在摸索,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无人可以为师,又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参照。
那么,在“让孩子做自己“的初心下,发微是什么?
是自然的热爱者,是知识的享受者,是美好的追求者,是未知的探索者,是自我的寻找者,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是盏明灯,是个参考,是份体验,是唤醒孩子内心力量的一个刺激源。
新的一年,愿所有的孩子与家长,都能多点自然,找到独立意识和社会性的平衡点。
祝狗年,身体旺旺,能力旺旺,运道旺旺,精神旺旺,发微给您拜年啦!过年好!
发微工作室全体成员
发微(自封)吉祥物——虫子代笔
2018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