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自掏腰包修13公里土路 当代“愚公”让荒山变样-葫芦岛微关注
雷晓晨 点击上方“葫芦岛微关注” 可以订阅哦!
他从领导岗位退休后,不好好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偏爱“折腾”,回农村老家修路、绿化。20余年来,他让260公顷荒山披上了绿装,13公里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花光所有积蓄,甚至举债他也在所不惜。当代“愚公”的故事,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闲不着的人
刘中华今年83岁,目前住在南票区缸窑岭镇松闫村。这个小村庄是个典型的山村,三面被山包围,东北侧有一条进山的路,蜿蜒曲折。
刘中华记忆力惊人,无论说出哪个字,他都知道这个字在字典里的哪一页。除了这项技能外,刘中华身上有诸多优点,其中,义务修路、绿化更让他的举动熠熠闪光。
刘中华是个闲不着的人,眼里始终有活儿。除了休息外,他总是在劳作。4月10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拿着锹镐、锄头,在田间、山脚处转悠。黝黑的面孔,满头白发,双手布满老茧且缠着胶布,就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模样。
23年前,刘中华从南票区土地局局长岗位退休后回到老家,看到家乡荒山秃岭,泥泞的土路特别难走,村民外出卖菜和卖水果都比别的村便宜,他受到极大震动。
当时刘中华想:是家乡的山水养育了自己,不愁吃穿,退休后还有数千元退休金,人应该知足常乐和感恩,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乡父老。
刘中华把心事对老伴儿迟淑珍说了,后者了解他的倔脾气,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回答说:“咱俩日子好了,身体也还不错,闲在家里还不如干点儿啥,只要你心里舒坦,我就支持。”
荒山变绿岭
经过考察,1998年 ,刘中华承包村子里的两座荒山。据其回忆,当时的山基本没啥植被。他拿出老两口攒下的十多万元和子女凑的10万元,盖房子、修路、绿化等。
在改变旧面貌的时间里,迟淑珍清楚地记得,老伴儿起早贪黑,雨天里土路特别泥泞,粘在鞋上的泥能有三五斤,更别提走路;下雪天坡陡路滑,老两口儿拄根棍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前行。山里,总有两个佝偻的身影在挖土,在挥镐。
几年后,两座总面积260公顷的荒山上栽满了落叶松、杏树、梨树、樱桃树、柏树等。据村民反馈,春日里,这里满眼苍翠,繁花似锦。
十年树木。到2008年的时候,刘中华栽的树大都结了果,他却从未卖过。有一次外地游客来摘樱桃,刘中华发现后帮着一起摘,游客知道是他种的树后,挺不好意思。
刘中华说:“咱家种树不为卖果,不管是谁,只要上山来,喜欢啥吃啥,拿走也行,不用给钱。这东西多咱家根本吃不了,但有一点,就是别破坏树。”
刘中华说,咱不图名不图利,就是觉得把荒山变成绿岭、把土路修成坦途,留给子孙后代,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儿。
修乡村小路
刘中华将荒山变成青山的事儿在当地广为流传,有人知道后,想出高价买下来,刘中华坚决不同意。多年来,他和这些花花草草已处出了感情,“我虽然吃苦受累,但山林绿意葱葱,就好像小孩长大成人。我已离不开这里的青山绿水了,好的生态环境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尽管年纪越来越大,仍要守护好这些资源。”
缸窑岭镇松树底下屯与连山区山神庙乡上塔村仅一山之隔,山神庙大集是附近村屯百姓去的最多的大型集市。为赶大集走近路,村民只能挑担子或赶驴车,走一条连自行车都骑不了的小路。
这条路曾修过5次,但因占地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每次修一段后就搁置,后来被雨水冲坏。刘中华说,这条路就在我家附近,整天看着老百姓在上面走很不方便,心里很憋屈,有生之年,修不好它,死不瞑目。
去年9月,刘中华组织人车等开始修这条路。村民看到八旬老人如此为修路奔走,都很受感动,纷纷表态支持,很多村民家的大树被占都没要求补偿。经过不懈努力,这条长约6公里、宽约6米的道路于去年11月修完。
为青山绿水
修路十多年来,刘中华花光了老两口的工资和积蓄。在不够的情形下,让女儿掏出2万元,让孙子送来1万元,从亲戚那里又借来2万元,全用在修路上。
刘中华手里有一个日记本,上面写着借钱修路的账目。他说,他是个讲信用的人,无论欠谁的钱,期限一到都还上,不会以任何理由耽搁的。
刘中华曾担任过村支书的职务。当时,全村兴修水利,上级拨款11.5万元,最终只花8万元,刘中华将剩余的钱如数返回,“做人要讲良心,更要讲诚信,别贪别占,否则对不起党、对不起老百姓。”
采访时,松闫村现任村支书张俊才说,这些年来,提及刘中华的行为,当地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是当代的“愚公”。在他带领下,老百姓都加入了爱家乡、建家乡的行列中。如今,松闫村青山绿水,民风淳朴。
记者:张宝成
权威网媒 关注民生
服务百姓 共创和谐
葫芦岛新闻网微《关注》
微信号:hldxwwwgz
新闻热线:13898963110
投稿:2251558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