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雷晓晨自然养生的最高境界——规律生活-爱上自然保养

雷晓晨自然养生的最高境界——规律生活-爱上自然保养

雷晓晨
什么是养生,现代医家张其成先生有一句话可以概括,他说:“养生就是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养生的最早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人不断实践,不断发挥,才有顺应四时之养生、五脏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动静结合养生等等。今天在这里我们共同讨论的话题是自然养生、规律生活,即古人所说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古今中外,健康长寿者的养生之道千差万别,但有规律的生活,却是共同的。世界卫生组织把原来的四大健康基石补充修改为:“规律生活,心理平衡,适当运动,合理膳食,科学饮水,戒烟限酒”六大基石,规律生活为什么会被列为健康基石之首呢?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一个“预定时刻表”即“生物钟”在支配着生命正常运转的节律。人的一生有100多个生物钟构成了生物钟之网,在严肃、准确、连续的工作着。如果人的生物钟的运转与大自然的节律合拍,就能实现“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目的,这就叫生物钟养生。国际上称生物钟养生为最佳养生法,是自然养生的最高境界。
一、生物钟养生的特点与效果
生物钟养生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居于领导地位,其他健康基石都要在它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是由以下特点决定的。
1、节律性:生物钟的运转是生命的节奏,巴甫洛夫说:“在生命的奥秘中,没有比节奏更伟大的了”。
2、综合性:400多种抗衰老延寿学说的共同特点都是“单因子”观,而生物钟养生则采取综合措施长期进行养生。
3、内因性:古今中外的人们采取延寿方法都是从外因着手的,远不能过百岁大关。而生物钟养生则是从人体内部的运动规律着手,使人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还可达到大健康——健、寿、智、乐、美、德六字人生最佳境界。
4、可调性:当生物钟出现微偏或磨损时,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生物钟恢复正常运转。
5、自觉性:就是自觉地、彻底地运用生物钟原理顺应保养、维修生物钟。所以生物钟养生是寿命建设中最有效的自我投资,比任何药物、补品都来得有效、长久。既不用花钱,又不用花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养生,“积蓄”健康。长期进行生物钟养生,便会在有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大脑的动力定型,形成规律生活。到了某一时刻,大脑便会自动的指挥体内的生理功能作规律性的变化,这时,人体的生理代谢最平衡,并且耗能最少、最节约能量。身体各组织器官都同度规律化、自动化。心理、生理都处于和谐状态,在生活中对外界就有了预见性和适应性。所以规律生活既是生存的基本要求,又是健康长寿的基础,前提和有效保证。
二、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
规律生活要求把每天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按生物钟的运转规律达到几个定时,逐日如此便成为习惯。它是人类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核心内容,所以有些养生学家提出:“不在习惯中永生,便在习惯中衰亡”,“好习惯是健康的银行,坏习惯是健康的监狱”。现把逐日养生的“定时”项目列出供参考:
1、定时觉醒与起床:早晨5点30分至6点30分(按季节调整)生物钟处于上升时期,肾上腺分泌功能强,激素形成旺盛,此时觉醒说明睡眠已充足。睡眠比吃饭更重要,而定时觉醒比睡眠还重要。所以有“养生睡觉先”,“睡眠胜似医疗”等说法。睡眠充足是益智、强体、抵御疾病的最基本手段。为了完成生物钟由睡到醒的转换,醒后还要“赖床五分钟”舒畅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然后还可进行揉腹、叩齿、咽津、提肛等活动,让人体节律平稳完成由卧到立起的过渡。起床后,主动饮水,可起到内洗涤作用,促进大肠蠕动;定时排便,可最有效的排毒,防止便秘;定时晨练,可在室内活动,如梳头、搓脸、转睛、挺腹、按摩等,早晨运动不宜剧烈。
2、定时饮水与三餐:水是生命之源,可活命、强体,用量最好每天不少于1600—2000毫升以上,据生物钟学说研究,一天中最佳喝水时间有四个:早晨起床后喝300毫升;上午10时左右与下午3—4时左右各喝500—700毫升;睡觉前1—2小时左右喝300毫升,可降低血粘度,但喝水要因人因时而异。定时定量进餐,会使消化腺按时自动分泌,保持食欲与消化能力。一般来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早餐7点为宜,以牛奶、豆浆、鸡蛋、面包、蔬菜、水果,可保证体内和大脑营养素的供给,降低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午餐以12点为宜,此时消化腺分泌加强,可以吃饱;晚餐以18点为宜,要少吃。要讲究食品卫生,养成慢食、节食、杂食、淡食、鲜食、软食、稀食等饮食习惯,每天吃20多种以上食物,不要偏食,以素为主,适当荤食。七八成饱为度,食后20分钟再散步活动,促进消化,加速血液循环。
3、定时用脑与午睡:生命质量的高低,在于头脑健康程度。脑子越用越灵,每个人的用脑最佳时间不同,要根据经验自己找。一般人有四个学习记忆GaoChao,即早晨起床后,上午8—10点、下午6—8点、睡前1小时、能顺应大脑节律,学习是大脑细胞的体操,重视劳逸结合的脑营养可达到用脑、护脑、健脑的“三重效应”,从而有利于健康长寿。午睡是生物钟内在的固有要求,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其好处是:使人体处于很高的合成代谢状态,可帮助消化和排毒,使人的精力更充沛,也可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可使夜间睡眠“正点”,以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
4、经常运动与定时静养:俗云:“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要遵循“运动三原则”:即养成习惯、适量适度、脑体并动。每天至少进行3—4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步行被称为“百练之祖”、“运动之王”。静养除了练形,更要注意练心,包括JingZuo、静立、各种静功。做到心神专一,心静则产生安静性健康波,对人体有利。
要按时休息,春、秋、冬以晚上9点为宜,夏天可10点,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三、生活无序对健康不利
生活不规律,经常使生物钟“错点”,是病弱、早衰的根源。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宣称:“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生活方式病”。据专家估计,目前因此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在发达国家已占总死亡人数的70—80%,在发展中国家也占40—50%,生活方式病的实质便是生活的习惯病。
以上规律生活的定时,基本保证了生物钟的运转。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说:“有意识地培养有利于健康的好习惯,下决心戒除不健康的坏习惯,这是最好、最有效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