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雷晓晨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到底该做些什么?-易觉感统

雷晓晨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到底该做些什么?-易觉感统

雷晓晨
想要获取更多新鲜有趣的育儿知识,快快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关注吧。

感觉统合理论来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艾尔斯博士(J.Ayres);即人体通过不同感觉通路接触而来的感觉讯息在脑内进行理解、联想、分析和统一后,大脑再将这些讯息进行组织处理及诠释然后做出适应性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觉统合。
?
感觉统合治疗在自闭症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与其他教学法相辅相成,只有恰当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帮助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是学习的基础,我们在衣食住行乃至学习中每一样动作都会运用到感知觉得处理上来。如:穿衣服,拿筷子吃饭,走路、做体操、写字、绘画、学习等等这些都需要良好的感觉统合基础才能做到。
自闭症儿童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儿童会出现各类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其实艾尔斯博士(J.Ayres)在研究感觉统合理论时更为关注患儿失调的三个层次;而非视、听、触、味、嗅、本体前庭等类别。这三个层次分别是:感觉接收及调节、姿势控制辨识力、动作计划组织力。由于牵扯到患儿的执行功能和中央聚合能力的发展,在此重点介绍动作计划组织力的理论和训练方法(中央聚合)。

感觉运动是孩子日后所有能力发展的基础。但从临床观察来看,很多自闭症孩子在视觉、听觉、触觉和前庭平衡觉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具体表现为:视听觉敏感或迟钝(如喜欢躲避目光接触,却过分关注闪烁的灯光,喜欢尖叫或特别讨厌汽车引擎的声音等);防御性触觉(不喜欢被人触摸),或对疼痛的感觉比较迟钝;前庭障碍(害怕被人翻滚、喜欢旋转);本体觉模糊(对人体缺少清晰的认识,或不擅长控制自己的行为、动作,行动比较粗鲁)等。这些感觉运动方面的障碍显著限制了自闭症孩子从外界获取有益的信息刺激,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发展自身潜在的认知和社会能力。因而,在现代早期干预体系中,感知觉运动方面的训练一直是推动自闭症孩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感觉统合训练是目前被广泛运用于自闭症孩子治疗的一种干预方式。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指出,由于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大脑具有很强的发展性和可塑性,运用滑板、大笼球、秋千、大陀螺和平衡木等游戏设施为孩子提供前庭、本体觉和皮肤接触等感觉运动刺激,能促进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组合和统一,最终可以促进大脑功能的改善,提高孩子的认知加工水平、行为和反应能力,为复杂的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发生、发展创造前提条件。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自闭症孩子。根据以往报道,感觉统合训练对增进自闭症孩子的身体意识、感知觉发展、运动能力和增加语言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以自闭症孩子现有的感觉运动发展状况为依

据,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感觉统合训练内容,将有助于开发自闭症孩子的潜力,促进他们的充分、全面发展。简而言之,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自闭症孩子触觉系统的正常化,帮助稳定情绪。在训练活动中,通过抚摸或轻敲身体,挠痒痒,用毯子把孩子抱起来,或者玩大笼球、沙、米或木屑等,用各种刷子、毛笔、羽毛、毛巾或布轻轻触碰孩子的身体,能增强他们的触觉识别能力,使之适应各种触觉接触,进而有助于使他们的触觉防御反应趋于正常。由触觉所带来的舒适感自然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安全的环境,能帮助缓解他们的压力,及安抚他们的情绪。
2.促进自闭症孩子言语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现有研究已经证实,练习大量的蹦跳活动能增强气息的流畅性,且边跳边说可以提高声带的发音力量,因而有专家认为多做跳的运动有助于自闭症孩子的言语发展。感觉统合训练中的蹦床、跳箱练习、各种跳跃游戏也可发挥同样的功效。同时,感觉统合训练特别强调孩子在快乐中运动,所以活动中以训练者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为重点,这为自闭症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习交往。不仅如此,一些活动需要孩子与训练者和同伙协作完成,这为自闭症儿童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创造了实践的空间。

3.加强自闭症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他们对身体的认识。感觉统合训练中涉及的大运动游戏,如滑板、秋千旋转、平衡态、跳箱等,可以调动身体各部位肌肉收缩,维持适当的肌紧张,保持身体控制,有效提高自闭症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首先,感觉统合失调后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当然在训练前必须要有专业的感觉统合治疗评估(安安教育有完善的各类评估和感觉统合治疗评估,具体可参阅安安自闭症教育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只有评估后才能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编订治疗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实施,并据实施情况适时调整计划,这样才更有具备科学性、方向性、和准确性,并非盲目的训练。
?
感觉统合治疗:动作计划是指产生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动作执行方案,计划亦包括对动作能力做出评审。组织力即运用自身及借助物体结合其他做一些动作或活动,动作计划的发展对幼儿动作的表现与品质有直接的影响,部分发展迟缓儿童和自闭症儿童会同时出现感觉统合失调或障碍的情况,“感觉统合治疗”能促进他们的触觉、本体觉(即维持平衡的感觉)、前庭平衡觉(即能察觉方向和平衡的改变)、听觉及视觉等感觉系统的调节、引发适应性的反应,从而改善姿势控制、动作、手眼协调、视觉认识、专注及组织能力,使他们更有效的参与日常的学习、自理及游戏活动。

动作计划包含三点内容:动作时间、动作结构及预期计划。我们从十几年的教学中总结三点分别举例说明:动作时间即计划完成动作的时间,例如:跨过4个障碍物的时间。动作结构是指组成目标动作的身体各部分动作的计划:例如:跑步、停步以及跨栏动作的组合。预期计划是指预先估计在动作中所面临的情况以及应付方法的计划,例如:选择骑车代替跑步来提升速度。
?
也可以在生活中探究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动作计划组织力!
比如,可给儿童做一些最基础简单的游戏看他完成情况,如:踢球撞击水瓶,扔积木块入箱,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顺便观察而儿童是运用什么的方式、多少的力度,可结合以上所述动作计划三点内容进行辨别。然后再给他做一些组合性的活动,把一至两个不同的器材组合起来,看儿童使用情况;最后再给儿童两个不同器材,让其自由搭配使用,通过观察儿童对不同器材的使用进一步确认动作计划组织力。当然在儿童做活动时会有开始的失败到后来的加强及累计经验,他们会找到自信。(其实有很多儿童反而会有自己新颖玩法)。
同理我们会从儿童不同表现,可运用怎样的动作计划组织教学来举例。针对多动坐不住,手眼协调能力差的儿童,我们可让他坐在独脚椅上脚踩平衡台扔沙包砸水瓶,在做此活动过程不但加强小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注意力、身体平衡能力又能加强儿童动作计划组织力,同时又能帮助改善多动现状。同样也可使用水瓶滚动撞击保龄球或叠高的积木或是用积木砸倒水瓶等,一个普通的水瓶会有不同的用途亦会有不同的训练目的。针对触觉失调的儿童,建议:母子侧滚翻、浴巾蛋卷游戏、在做的过程中家长除注意安全外也要观察儿童时如何运用肢体动作完成的;前庭平衡觉过敏儿童(以害怕荡秋千举例),可推大龙球撞击秋千,从晃动的秋千上拿下积木或沙包、成人荡让儿童看或帮助摇晃等,同样在做时要观察儿童如何利于动作计划组织力完成。

?
我们还可以将动作计划组织力结合社交沟通进行教学训练,如:一个盛有食物的透明盒子(前提是儿童喜欢吃的食物),我们可事先告知儿童这是吃的食物然后吃给他看或是给其也品尝一下,然后将盒子拧紧,让儿童自行打开盒子拿食物,儿童打不开盖子则需要提醒使用语言寻求帮助,如:“帮我打开”,当儿童能打开后可将食物放置高处,儿童拿不到食物时则可说:“我要吃﹍帮我拿下来”成人可不予帮助让其想办法拿到食物盒子,(成人提前在儿童身边放一把小椅子),若是儿童无反应时可稍作提示,指向小椅子,最后看儿童能否利用小椅子成功拿到食物盒。对于没有语言的儿童可以使用非语言即动作,如:想要什么就要指向什么,在儿童拿取高处食物盒过程不单有社交沟通还有动作计划组织力。
动作计划能力是属于较高级的后天能力。随着年龄及能力的成熟,儿童的表现行为会渐渐由“从错误中学习”的方式,转而采用动作计划策略方式,借此增加成功的机会。例如:幼儿学习跨过障碍时,会先尝试在障碍前抬高脚,过程中可能会碰到障碍物,幼儿从经验中学习跨过不同高度的障碍所需要的动作。这些不同的动作经验会成为记忆。当幼儿以后遇到类似跨障碍比赛时他们会转而采用动作计划的方式。他们会利用过往的经验,分析在比赛中障碍的高度,计划有效的跨过这些障碍所需要的动作。
?
其实感觉统合治疗在家庭生活中很多家中日用东西都可以灵活使用;家长并非要花昂贵的金钱买一些大型器材置家中,那样会占很多空间,从而影响了儿童活动的空间,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计划、组织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可利用起来。
最后在教自闭症儿童时我们首先要做到从儿童兴趣点出发,不要一味的想着如何制服儿童让他们按我们设计的逻辑发展,而是要遵从“自闭症文化”从怎样以愉快的学习方式使儿童快乐的学习更多以得到改善。

教导自闭症儿就像马拉松比赛,并非一夕一朝能够成功,也并非经过训练立竿见影,但是在坚持后,有一天他会了,你会高兴和感动的流泪,儿童之所以学会是因我们前面的持之以诚及反复练习,当积累到一定量就会发生质的转变。
?
“早发现早治疗”,但是不能盲目随波逐流,要相信专业及科学的教学方法。某个孩子的理想康复不代表所有患儿可以简单复制,切记人类的复杂构造毕竟不是产品可以从单一的实验室复制到批量的生产;并且每一件都是合格的(理想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