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晒书为爱“听古今”被骂“不要脸”-我的夜读抄

为爱“听古今”被骂“不要脸”-我的夜读抄

小时候,每当孩子们淘气的时候,母亲总会说:“去,听大妈讲古今去。”于是,大妈身边很快就围了一帮小孩子。讲到最后,大妈必归结到这一句:“古今长,古今短,爱听古今的娃娃不要脸正味记。”于是,小人儿们又在哈哈大笑中一哄而散。

老田的大婶子。就是那个给一大家孩子讲古今的老人。
如今墓木已拱,坟头荒草凄凄。
长大了,慢慢的才知道,“古今”这一乡间俗语,是很古老的一个词了。在韩文公韩愈的诗里,就有“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的话。后来,在清人徐仲可的笔记里,看到一则记载:
“儿童叟妪皆有历史观念,于何征之,征之于吾家。”
他说,光绪年间王若子,他家住在萧山超能家庭。他的儿子新六刚刚七岁,每自塾中归来,家里的佣人赵馀庆就给他讲戏剧里演的故事,如《三国志》《水浒传》等,新六听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后来搬到上海,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喜欢听姓杨和姓王的老婆婆说话,他们所说的也是戏剧中的事。“杨京兆人,谓之曰讲古今。” 京兆,就是现在的西安。那时我的家乡,正属京兆,而“古今”一词,也正合于我们的乡谈。

再到后来,看到北京人刘继庄在《广阳杂记》里说:
“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戏者,此性天中之诗与乐也;未有不看小说听说书者,此性天中之书与春秋也。”
这才终于明白,听古今,并不算什么不要脸的事,而是古已有之的人的天性。老人们如此说,那正是讲故事的手段,起着“且听下回分解”、调动孩子兴趣的目的。
从以上记述可以看出,乡谈之所谓“古今”,即今之书面语“历史”。古亦今,今亦古。古可以鉴今,今亦可证古。听古今,可益人性情,启人心智,使人灵窍,使人清醒。晒书
“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黄庭坚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把古今的益处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夺鼎1617。

古人以史书比镜,或冠以资治。但它更像医案,在这本总账上,记着国民的疾病与健康、征候与结果。人们看了未必找得出方剂,可以去病除根,但至少总可以自肃自戒,警惕不要再犯同样的病。再好一点,从这里看出些卫生保健的方法来也说不定。

史又像是路标,它立在民族无限的行程的路旁,一方面记录经过的里数,一方面指给我们:这里是连续的转弯,需要减速并谨慎驾驶;那里是平坦的大道,但也不能太快,防止平路有倾险。杨柳松它更似一座孽镜台,能给我们照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谁创下千秋基业,惠及子孙后代;谁犯下深重罪孽,殃及后代子孙。总之,历史是天下最残酷的学问小红帽简谱,它能揭去我们眼上的鳞,将千百年前的黑影投在现实上面,使人对于死鬼之力不住地感到威吓宁宇盒饭。

“国有史,如家有账。”一介公民,对于家里过去的事情,好歹总须了解个大概,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明白自己经历几世几代,经过了哪些盛衰荣辱。所不同者,正史好像人家祖先的神像,画得特别庄严点药娘吧,从这上面可以看出子孙的面影。古今则更有意思,那是行乐图小照之流,更充足的保存真相,往往令观者拍案叫绝,叹遗传之神妙。通历史的人如太乙真人目能见鬼,无论自称为什么,他都能知道这是谁的化身,在古卷上找得到他的原形。
史学家王夫之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汉源湖。”
外国的史学家也说,历史的用处,是在警告我们不要再如此。这些话,都说得很对遵化一中,也说得很好。我们读历史,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就像照镜子一样,看看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从而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古人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我们平常也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是同一个意思。
顾炎武在《日知录》里感慨:“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天生林艺,而自命为文人者矣。”在他看来,文人的“华而不实”与“无足观”,都是“不通古今”的结果。在这位学问家眼里,这样的人是算不上文人的。
不管怎么说,在儿时的记忆里,听古今总是一件愉快的事。袁中道在给大姐五十写的寿序里,深情回忆姐弟三人围坐在祖母身边,一起听大哥袁伯修讲古今的情形:

每寒夜,祖母燃柴,呼四人坐。伯修喜谈说古今事,姊喜听,惟恐语止,煮茶款待他们。伯修复说鬼神奇怪事,并缘饰添加以相恐吓。姊与予皆胆薄,灯火明灭,风吹纸窗,真如有物至,大骇啼而走。伯修拊掌大笑为乐,如此以为常。正以此故,“姊于经史百家及稗官小说,少时多所记忆”。

听古今、说古今,亦可见古今人情相去不远波子哥。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我的夜读抄∣一个不很时髦的公众号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编辑|無雙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