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晨

比克利为何椅子可被视为设计世界的缩影?-IDEAT理想家

为何椅子可被视为设计世界的缩影?-IDEAT理想家

椅子,在人造器物的世界中占据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产品,还是与社会学、行为学、美学、心理学密切相关的符号象征。椅子从哪来?椅子的材质与造型?椅子的排放有什么讲究?随着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椅子已然成为一种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椅子的发展也反映了人类观念与技术的不断进步。


2018米兰展Vitra带来“Typecasting”展览


伦敦艺术家Martino Gamper曾发起100天内重新布置100把椅子的行动,仅在一间屋子里以一种新的思维刺激设计。
许多人不禁会问,为何设计师都痴迷于设计椅子呢?纵观工业设计史,出自大师之手的经典座椅,可以说是美学企图、观念意识与工业技术的集合。椅子作为人类世界中最不受空间条件限制的物品之一,在不同时代所承载的审美价值、观念意识、材质组合所赋予的视觉语汇,让其成为了设计世界的缩影。
今天万玮乔,我们就来聊聊椅子的前世今生,以及大师经典座椅和背后的趣闻。

椅子的前世今生之阶层属性
追溯到座椅诞生的初期,那时候椅子暗含着身份与地位,用以区分不同的社会群体。
在共和时期的罗马,一个家庭就餐时是遵循着下面这样的等级:父亲斜躺在长床上等着仆人伺候,母亲坐在父亲旁的一把椅子上,儿童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上,仆人坐的也是凳子,而且是另外的一张桌子旁。这一就餐模式显示出在男女、长幼、主仆之间明确的身份差别。在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每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不能逾越。君与臣、主与客、父与子的椅子,在材质、规格、高度、位置、朝向上都有讲究,用以宣告身份,暗示坐在椅子上的人该扮演何种角色。

直到现代社会,陈启杰中国人宴请宾客仍有“坐东”的概念名佳花园三区,而英文中表达“主席”,“元首”意义的单词“Chairman”也同样与椅子有关。坐在某种椅子上,常常暗示着某种身份被认可与接纳,某些椅子还彰显着强烈的“排他性”特权。如古代社会的“龙椅”,特定的视觉语汇只能用于特定的阶层。

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者们不再宣扬舒适,而是宣扬道德和美学的优越性。建筑师当中像Marcel Breuer,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Le Corbusier,Charles Eames开始尝试大量使用工业材料和工业生产过程去生产家具,设计椅子仿佛成了建筑师“副业”。作为椅子设计师们,这些建筑师们更加看重椅子的雕塑性而不是椅子身上可识别的传统。他们对于19世纪模仿风潮的反应,远比艺术与工艺运动或者新艺术运动都更为激烈。他们特别地拒绝使用19世纪有关舒适和舒适幻觉的标志性符号——卷曲性的装饰造型。
现代主义者们也试验着诸多新的加工手段——比如,粘压出来的层叠,以及钢的生产——还有诸如钢和塑料之类的新材料。欧洲理论家们想要拥抱工业加工的现实性,同时在工业过程中注入知性和比例之谐调。他们以为,新原则的发现将生成新的理性设计——由此,他们就可以突出原创性。毫不奇怪,人们对于标准化的期待被理解成为“不断开始的新的序列生产”。20世纪家具设计师们开始更加关注崭新性,而不是形式或者功能的改进。

被称为“椅子中的椅子”,预示着批量生产的开始,要算Thonet 14号椅。在1859年,由迈克· 索耐特(Michael Thonet)设计,他是位奥地利木匠,潜心研究弯木工艺,最终Thonet 14号椅哈票网,由6块蒸汽挤压曲木、10枚螺丝和2个垫圈组成,价格低廉且制作快捷,体型轻盈又经久耐用随想回旋曲,加上易于组装和运输等优势使其速成为19世纪最为成功的工业产品之一。Thonet通过技术革新,使椅子同时具备了手工制作的美感和大规模机器生产的便利性,堪称现代家具设计鼻祖。Le Corbusier等大师都是14号椅子的忠实粉丝。

Mackintosh是格拉斯哥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设计具有平面设计特征,特别是他的几何形态和有机形态的混合采用,简单而又具有装饰意味,改变了只有曲线才是优美的“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原则。

高背椅是Mackintosh最著名的设计。采用机械化的形式、接近现代风格的简单几何形态和黑白色设计,为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一种积极的可能性。


提到建筑大师代表作一定会想到柯布西耶躺椅(Chaise Longue chair LC4)。于1929年由柯布西耶设计。柯布西耶躺椅结合了Le Corbusier、Pierre Jeanneret、Charlotte Perriand三个著名设计师的设计观念,设计灵感来源于原始的弓形不锈钢的弯曲形,而且椅子一共有脚架和椅身上下两部分组成,可以随时调整坐躺的角度。柯布西耶椅是是优雅生活的象征,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最重要的收藏品之一。

以及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巴塞罗那椅,在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上陈有汉,为了欢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而设计,同著名的德国馆相协调,至今仍是经典大作。

提到轻便、舒适的代表,要算蝴蝶椅了吴妍书,它又叫BKF椅,BKF分别代表三位设计师Antonio Bonet,Juan Kurchan,Jorge Ferrari。它最初是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设计出来的,最初版的钢架比较粗,二战中因为钢材短缺停产了好一阵儿。

在1943年的时候,MOMA馆长花了50美元买了两把BKF椅,一把给MOMA收藏了,另一把被馆长送给他父亲正在装修的新房。而这房子可不是普通房子,而是建筑师赖特著名的流水别墅!


关于椅子的名人趣事也着实很多。1960年美国总统大选年,当时有着背疾之苦的肯尼迪正要与尼克松展开一场电视辩论。当时的主办单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特别挑选了舒适度极高的Hans Wegner设计的PP501(当时它还不叫The Chair)。而直呼这把椅子The Chair,由于肯尼迪总统坐过名声大噪而来并得名比克利。

The Chair至今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奥巴马与前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会晤中,二人所坐的椅子。作为椅子创作者丹麦的设计巨匠和伟大木匠,Hans Wegner一生设计过300多款椅子。

关于椅子的情感属性
除了实用目的与身份象征,椅子还具备强烈的情感属性。现代仍在使用的词汇有冷板凳(窘迫尴尬)连翘败毒片,老虎凳(恐怖惩罚)等……这些都是能与“坐”联想到的表情与符号。不同的座椅,在被赋予不同的材质、色彩、肌理后,便产生了不同的情绪特质。

1969年由Gaetano Pesce设计的UP系列沙发,为了便于运输,Up系列座椅都可以被压缩为整个体积的十分之一,一旦把真空包装的封口打开许俊浩,它就会在你的眼皮底下膨胀成一个很大很舒服的单人沙发,软软的很想让人靠近。

他将这种突破了传统制造技术与组装方式的作品称为“变形家具”。以细腻的质感和软垫家具的舒适度打动人,同时还保留了一种波普艺术的现代感。妖娆的达利也甚是喜爱。

Verner Panton是丹麦著名工业设计师,被誉为设计界的安徒生。1960年,他为世界带来了第一款用塑料一次模压成型的S形单体悬臂椅,“潘东椅”形状上以单一曲线构成,没有其他的额外骨架,优雅的线条赋予椅子本身柔性支撑,因为其极致优雅柔美的外形,也有人把潘东椅叫做“美人椅”。

“Panton想要唤醒我们全部的感觉,从近乎幽闭恐怖的体验一直到充满色情的想象。”1970年的Nova杂志刊登了这张时尚、性感的潘东椅,标题则是“如何在你的老公面前跳脱衣舞”

设计师Ron Arad于1986年为Vitra设计的那把Well-Tempered Chair,由几大块铬钢金属板制做而成,由其锋利金属薄片构成椅面,而散发着冷峻的气质。一把本无生命的椅子,在被设计师赋予了视觉语言的同时,也同时被赋予了性格和情绪。

椅子也同时能够化身为对某人的一种情感,比如,某位家庭成员每次坐在同一把椅子上,甚至他的衣服也常常一层层的搭在椅背上,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了一把能够唤起关于某人特定记忆与情感的椅子,甚至成为关于某人的象征与符号。不禁想到Hans Wegner设计的The Valet Chair挂衣椅。

文化符号的内在意义
椅子的设计也彰显着强烈的民族文化意涵。不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春卷皮怎么做,演化出了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视觉语言。

中国的明式椅,是独具东方美学风格的家具,除了彰显了中国人对美的认知,也暗合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与哲学,是民族性的文化符号。然而19世纪后半叶,封建王朝的落后,并未让这些传统家具得到与现代工业美学相结合的契机,反而是来自于异民族的设计师,发现了明式椅之美,并开始将不同民族的文化语汇的相互结合,制作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优质生活用品。

北欧向来有着良好的手工艺传统和独特的美学风格,二战后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风格曾在国际上掀起一阵风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物资缺乏的年代,设计师Jens Risom无意间发现了军方降落伞中的棉质编织袋非常适合家具设计,于是他将白桦树木架构与棉织带相结合,创造了这把拥有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自然特质的Risom Lounge Chair。

另一位当代善用视觉语汇传达强烈个人风格的荷兰设计师Marcel Wanders,也曾使用过颇具中国味的平面语汇。其自创品牌Moooi设计的The Boutique Sofa则使用了中国传统青花瓷的图案,令一套21世纪的家具,看起来既超现代,又不失传统之美。

当代生活与观念属性
面对设计史上一把把风格迥异的名椅,常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然而这些椅子之所以能够驻足于历史而不被形形色色的物品淹没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不是基于实用的舒适,而是设计师在其背后表达的观念与哲思。


以擅长使用合成材料和多层木料知名于20世纪的美国建筑师兼家具设计的夫妻档Eames共同设计Eames Chair,这张椅子反映了对人体曲线与有机流畅线条的探索,其外形轮廓与Henry Moore创作的雕塑作品《斜躺的女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Eames研究出的木料和聚酯材料的新技法,使得柔软、弯曲的造型成为可能。Molded Plywood 椅子,形态的优雅除了靠两块三维曲面胶合板的显现,还靠着它的结构支撑一种类似悬浮的轻巧。

很重要的一个结构特征就是减震垫,即靠背或椅面与支撑结构间的连接是间接的陈知非,这种连接方式在几乎所有的Eames椅子中都有出现。

卡路赛利椅的诞生缘于设计师库卡波罗的一次醉酒。那个灵感四溢的晚上,他兴奋地跌进雪堆,当挣扎着起来看到自己留在雪堆中的身形时,这把椅子的雏形就在他的脑海中实现了。作为MOMA和V&A博物馆的永久藏品,它又被称为“世界上最舒服的椅子”。

另一位善于从身体曲线中捕捉灵感并探索家具等相关用品现代造型语汇的设计师为Fabio Novembre。曾根据男女坐姿的身体曲线设计了名为“him&her”的对椅,这位曾在美国就读导演专业的意大利设计师,并不避讳在作品中透露关于人性的真实情感与欲望。他的作品运用了树脂家具制造一体成型工艺,由内而外散发着令人浮想联翩的神秘与性感,似乎与80年前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那张梅勒斯唇形沙发有着微妙的呼应。

总体而言,椅子以形式超越了实际功用,背后蕴含了关于阶级、情感、文化、观念的象征意涵。毕竟我们的一生有很长时间都在静静地坐着中度过,伴随着想像和思考,让身心得以卸下疲惫。在漫长的时空跨度中曌怎么读 ,生活中拥有一把有情感共鸣、舒适和带有文化属性的椅子变得格外重要。
来自当代的经典之作「上下」“大天地”碳纤维椅,带着文化意蕴和材质突破走入生活。


「上下」“大天地”一组五件红色退晕碳纤维椅

明代是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巅峰,文人会把他们的思想融合在家具的制造上,理学讲求简洁实用、心学讲求清新典雅,特别是王阳明的“致其良知,便是格物”思想,构成了明朝家具的灵魂。


《頭等大事》byTango
“官帽椅”则是公认的明朝家具典范之作。其名字一方面是来源于与古代官帽颇为相似的外观,另一方面,当时也的确只有官宦之家用得起这样的高档家具。「上下」“大天地”碳纤维椅灵感来源于“官帽椅”,却用当代的眼光给予诠释,同样表征着地位和品味。


然而笨重的“官帽椅”却通过全新材料的演绎,质量比金属铝还小,强度却高于钢铁的碳纤维材质,坐面只有7毫米,仅重2.7公斤,整体线条纤细柔美。


佳士得2014拍品“大天地”红菠萝漆碳纤维对椅

“大天地”碳纤维椅却将体量、线条、功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明式椅的“精神”都仍在其中,但同时又充满未来科技感,低调之中存在着强大的气韵。碳纤维材料一定程度上的防水特性,使这款“大天地”碳纤维椅兼顾室内外的使用功能。在室外,它可以和谐地与大自然共处。一旦登堂入室,它又能完全融入你的生活。为兼顾舒适性,椅面覆盖的是绵软的西班牙进口头层牛皮。
以对生活的热爱为基础,
尊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全新的生活从选择自己一把心仪的座椅开始吧!
?
编辑→Tyra、Nikki
参考:《椅子:重思文化、身体与设计》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柔性设计:新时代的力量宣言 Vol.2
欢迎搭乘“柔情”号设计专列 Vol.1
Join Us
一键关注,获取更多智慧生活灵感!